大河新生里的时代脉动
五一假期,济南小清河生态景观带正式亮相。睦里桃源、康体养生、静享乐活、济泺风情、古济新貌和山水艺术……六大风貌带让“补妆”归来的小清河成为了新的“网红打卡地”,重温了900多年的流金岁月。一渠清水、万千鱼虾,舟楫林立、商贾如云……历史上的小清河因泉而生、泽被齐鲁、连通河海,绵延237公里流经济南、淄博、滨州、东营、潍坊,在寿光羊口注入渤海,是一条多功能的人工运河、“东盐西运”的重要通道。
小河萦九曲,茂木郁千章。上个世纪50年代的山东小学语文课本中这样描述:“小清河,长又长,山东是个好地方。青山绿水好风光,出产稻麦和高粱。”但是,进入上世纪70年代后期,受到沿岸城市工业污染,到上世纪90年代,小清河鱼虾绝迹变成小黑河,到了上个世纪末,由于天气干旱、航道水深不足、农业灌溉争水、货源不足等原因,小清河内河运输逐步萎缩,直至1998年全线断航。至此,流淌近千年的小清河只剩下行洪排污的功能。
面对“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和“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的谆谆告诫,2017年小清河复航工程正式获批,起点为济南市荷花路跨小清河桥下200米处,终点为潍坊港西港区羊口作业区,计划建设航道169.2公里。复航后的这条“黄金水道”带动腹地经济范围可辐射全省近一半地区,沿河地区也将实现海河联运无缝对接,成为新型的经济发展带、亮丽的景观旅游带和宜人的生活休闲带。
如果说小清河是齐鲁大众引以为豪的“母亲河”,那么京杭大运河就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大动脉”。城中烟火千家集,江上帆樯万斛来。在全长3200公里的里程中,大运河山东段全长643公里,由南至北依次经过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五市。其中,“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枣庄段,至今仍延续着400年来的繁忙景象。正是这条“活着的运河”助力中国的大运河项目2014年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切,都离不开对于文化遗产的悉心保护。
放弃了一批棚户区改造的房地产开发项目,以世界级标准复活了一座即将湮灭的千年古城。枣庄市台儿庄古城重建前“舍房产保遗产”的佳话曾传诵一时。变房产为遗产,变景点为经典,遗址的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自然会越来越得到彰显。2010年开门纳客,古城当年便迎来150万游客。2017年接待游客581.8万人次,营业收入3.47亿元,业态综合收入13.8亿元。据统计,台儿庄古城2008年建成后,已累计接待游客3700多万人次。古城如今更是拟定了依托大运河,打造“全域旅游”,建设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设想。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位置。这就是在告诉我们,如果真正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的优势,那么绿水青山也就变成了金山银山。如今,不仅国家层面出台了《长城、大运河、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方案》,山东省也研究制定了《山东省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实施规划》。
水蕴华章,万古生辉。获得悉心保护与治理的大运河,不仅记得住乡愁,更能滋养起文化,也将讲述出新的故事。在大河新生中,可以清晰地听到时代的“脉动”。从小清河到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再出发、开新局,不断为承载着文化基因的“血脉”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从保护到传承,记录着历史文化厚重、壮美、辉煌的运河,在新时代也将焕发出更加动人的光彩。本报评论员王磊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孙希明一年之计在于春。连日来,寿光市田柳镇邢姚一村、二村、三村和四村的近6000名群众,目睹了不负...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