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座楼村残疾人有了娱乐休闲点

大众日报 2019-09-06 09:49 大字

□本报记者石如宽

8月30日上午,寿光市台头镇三座楼村刘效先家,庭院中搭起了小舞台,摆好了音响。寿光老艺人表演了西河大鼓部分曲段。善德公益义工演唱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感恩的心》等节目。刘朋友坐在轮椅上观看了所有的演出节目。这一天上午,三座楼村共有60多名残疾人坐着凳子或者轮椅观看了节目。

6年前,刘朋友患了脑溢血,左胳膊失去了知觉,双腿无力,走路需要搀扶。因为行动不便,刘朋友很少走出家门。“在家里闷得慌,妻子推着我出来玩玩,看到很多人和演出,觉得很热闹,我也很开心。”刘朋友说。

三座楼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祥说,村里有残疾证的残疾人士59人,还有10多位虽然残疾但没有残疾证。今年73岁的刘效先是一位盲人,自幼双目失明,没有劳动能力,主要靠低保金、残疾人补贴、养老金等生活。刘效先一直生活在红砖筑就的平房内。这个平房多年烟熏火燎,墙壁发黑,地面坑坑洼洼。除了一张大床、简单的厨具、水缸、脸盆,以及自来水管,别无其他家什。

今年6月,寿光市扶贫办、残联理事会、台头镇党委、三座楼村等单位出资,对刘效先家进行改造。扒掉了土院墙,整平了庭院,修整了老平房,又新建了一间平房,搭起了钢结构透亮的天棚。“哪怕是阴天雨雪,大家也可以来玩。考虑到残疾人多,我们专门建了适合他们的卫生间。”刘瑞祥说。

6月29日,刘效先家的大门,挂上四块新牌子。这四块牌子分别是三座楼村特困群体帮扶中心、三座楼村乡绣研究会、三座楼村乡土文艺人才活动点、寿光市善德公益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

“我家里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大家都来玩,我才高兴。”刘效先说。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刘效先会拉二胡、吹笛子。近期,因为患有哮喘,刘效先还没有为村民演奏。

潍坊曲艺协会的一位演员听说了刘效先的故事后,赠送他一支笛子。

三座楼村有众多演艺人才。79岁的刘东元正准备和几个老伙计去刘效先家表演鼓、锣、铙、钹。“有这个场所,我们可以经常聚聚,大家一起乐呵。”刘东元说。刘瑞祥计划吸引附近村的文艺人才,为村里残疾人演出解闷。

新建的平房里展示的是乡绣。85岁的刘桂东展示了《年年有余》《鸳鸯戏水》《多籽石榴》《平安葫芦》等乡绣作品。“针脚细密,富有寓意,感觉很美。”参观者韩雪林说。

“乡绣制作工序比较复杂。先要在纸板上画出图案,再剪出小样,然后用花色布料包起来绣好,用各种颜色的线锁边,最后点缀上彩色亮片、串珠。”刘桂东告诉记者。

在三座楼村,乡绣代代相传,至少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如今,该村还有10多位像刘桂东这样的乡绣艺人。早年间,乡绣是三座楼村妇女人人都会的基本功。勤劳手巧的女人们,根据劳动和生活的需要,在缝制衣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乡绣这一刺绣形式。

“我们正在申请乡绣为寿光非物质文化遗产,积极向外展示推广乡绣,让精巧的手工制品发挥更高的市场价值。”刘瑞祥说,乡绣销售的一部分收入用来补贴残疾人。

在这里,善德公益义工时常过来打扫卫生、陪老人拉呱。早在两年前,善德公益义工就在三座楼村开展公益活动。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看望帮扶贫困老人。善德公益台头负责人张桂秀带领团队时常为刘效先送去食物、衣服、棉被。

“老人行动不便,我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也是应该的。”张桂秀说。

看到残疾人在这里娱乐,三座楼村卫生室医生刘宝英也时常过来为残疾人测量了血压,询问身体情况,并嘱咐了各种注意事项。“大家集中来了,方便我开展了工作,也为残疾人提供服务。”刘宝英说。

三座楼村特困群体帮扶中心配备了残疾人康复训练室、医疗保健室、娱乐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休息室等。

“我们要把特困群体帮扶中心建成一个开放式的、社会参与、社区和家庭、多部门合作、帮助残障人士全面实现社会康复的社会服务中心。”刘瑞祥说。

据介绍,该中心配备了3名管理服务人员,为本村及周边村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和护理服务。

寿光市政协原主席、关工委主任王茂兴认为,三座楼村特困群体帮扶中心为残疾人建立了一个康复的平台,减轻了残疾人监护人的照料压力,为促进残疾人早日融入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新闻推荐

潍坊市上月开出14张环保罚单

本报讯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了8月份对环境违法案件的行政处罚情况,上月共有12家单位因环境违法被罚款,罚款金额累...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