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杨柳雪人连续苦战六年,挖成了三条引水沟,筑起了二十条灌溉渠,土地变成了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实现了棉粮双高产、双贡献,被周恩来总理

大众日报 2019-08-16 09:43 大字

本报记者在采访村里的老会计杨玉秋(左)。1970年03月10日《大众日报》3版向杨柳雪大队学习的报道。■周末人物不忘初心

□本报记者卢昱本报通讯员李荣新邢伟锋

50年前,在渤海平原,黄河北岸,有一面红旗高高飘扬,这就是被誉为“棉区大寨”的滨县杨集公社杨柳雪大队。

50多年过去了,沧海桑田,当年的杨柳雪大队已更名为滨州市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酷暑时节,记者到访杨柳雪村,重温老典型,见证新时代村庄焕发的勃勃生机。

在知了声声不歇的急切中,这个红瓦白墙、绿树红花掩映下的鲁北平原村庄有着别样的慢生活——

整洁的街道两旁月季吐芳,成排的海棠树绿影婆娑,洁白的墙壁上大型壁画重现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柳雪人采棉收粮、筑渠挖沟、引黄治碱等生产、生活场景;村内学习毛主席著作讲习所、红色藏品收藏馆、村史馆、新时代红色教育实践基地与连心湖西侧的“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仿古建筑群交相辉映;老人在自家门口树荫下闲谈,孩子们在一旁嬉戏打闹……

“就图个社会主义”

回忆当年艰苦岁月,今年77岁、有着49年党龄的杨柳雪村老党员杨玉秋非常自豪。1961年,打一手好算盘的杨玉秋,初中刚毕业就回村里干起会计,之后先后干过大队长、民兵连长、党支部书记。“共产党员就要讲奉献,一代接着一代干。”“党支部怎么号召,我们党员就怎么干。”现在,村里每月5日定期召开民主议政会,杨玉秋都积极参加,与其他党员一起对村里的用工、开支、项目建设等问题进行研究。

当年,杨柳雪大队的乡亲们笃定一个信念:一不为名,二不为利,就图个社会主义。1963年,杨柳雪大队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五十六斤。因为他们的棉花种得好、产量高,上级在1964年交给他们一项繁育良种的任务,并交代说:“高密九三三”棉花,产量虽高,但质量差,国家用处少;“徐州一八一八”棉花,虽然产量低,但质量高,国家用处大。

上级按每亩六斤“一八一八”种子配发给杨柳雪大队,可问题接踵而来,改种的产量要降低,集体收入一定会减少。这个算盘应该怎么打法?时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杨文奎,领着党员们和社员代表进行一番争论,一致认为,算账要算方向账、政治账,不能算自己的小账。“种棉花是为了国家的需要,不是为了钱。我们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党交给的任务一定要完成。最后决定,全部种‘一八一八’,一粒不能掺假,一棵不能混杂。”杨玉秋回忆道。

之后,全队男女老少齐动手,每墩下四粒种子,七天点种了150多亩,播种了70多亩,完成了棉花种植任务。可天公不作美,正当棉花即将露头时,一场大雨把棉花拍了。大队党支部决定动员社员扒了土救棉花。

此时,一股股质疑迎面袭来:“放着‘九三三’不种,这不是找不利索吗?”“这个扒法还不得扒到明年腊月!”“嘿!这可真是一扒一扒(一八一八)啊!”

当时的大队党支部委员、大队长杨秉义斩钉截铁地说:“不能让人看笑场、钻空子。咱们扒也要扒出个棉花全苗来。”就这样,党员、干部带领群众,日夜奋战,果真扒出了个棉花全苗,一亩也没有毁掉,保证了国家繁育良种计划的实现。

1964年3月27日,在《大众日报》二版上,有一则题为《滨县杨柳雪大队大力增产棉花去年亩产皮棉一百五十六斤》的消息,当时这样报道杨柳雪取得的成绩:“棉花生产集中的滨县杨柳雪大队的社员,立足本队,面向全国,积极响应国家多种棉花、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号召,去年种了一百八十一亩棉花(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二),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五十六斤。同时,粮食亩产也达到四百五十一斤。提前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黄河以北地区的棉、粮单产指标,为渤海平原产棉区树立了一个榜样。”

“为了棉粮双高产,

脱皮碎骨也心甘”

1966年,杨柳雪大队又经历了一场公与私的考验。这年春天,国家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杨柳雪大队虽向国家贡献棉花,可是年年靠国家供应粮食,不符合“备战、备荒、为人民”的精神。因此,不靠国家供应粮食,做到棉粮双贡献的倡议在大队里流传开来。可有人不情愿地说:“咱向国家卖棉花,国家供咱吃粮食,合情合理。”

“打起仗来咋办呢?遇到灾荒咋办呢?”党员们立刻把这种意见顶了回去。

又有人说:“要做到棉粮双贡献好办,那就多种粮、少种棉!”大队党支部明确指出:“棉田不能少,还要双贡献!”

又有人说怪话:“又要好,又要巧,这不是向槐树要枣吃吗?”这时,执着能干、老实木讷的“老愚公”杨会恩说:“咱这棉花可是上了国家计划的。和织布一样,少一根线就织不成一匹好布呵!”

这一席话解开了众人的心结,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有的说:“我们种田不能光想到自己,心里要经常想到全国人民吃饭穿衣这件事。”有的说:“对,咱不能坐在炕头上,光看到自己的鼻子尖。”有的说:“少种棉花多种粮食,那是懒汉的办法,不是硬骨头精神。”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学习老愚公,拿出大寨向虎头山要粮的拼搏劲头,向四分半粮田要高产,做到棉粮双贡献。

可要想实现高产,有好几道坎要过。当时,杨柳雪大队的地,高处像座山,低处蛤蟆湾,既怕涝,又怕旱,夹杂着“二八碱”,必须先治服旱、涝。旧社会时,杨柳雪村就因为地理条件差,导致村里乞丐多、长工多、光棍多,被人戏称为“杨瓷罐家”。而到了新社会,杨柳雪人已富有战斗经验:早在1963年冬天,一场筑渠挖沟牵引黄河水的战斗就打响了。

当时,数九寒天,千里冰封。老支书杨文奎身先士卒,带领社员冒着严寒上了工地。他们按照统一的规划,破土动工了。社员们抡起镐头往下劈,可镐头下去,只能砸出个小窝窝。几十个人干了一整天,只拿下了几方土。看到这种情景,有人摇头了。杨文奎说:“愚公一家能搬山,咱杨柳雪人就不能挖几条沟?只要有决心,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党员的干劲鼓舞着乡亲们。厚厚的冻土,铁镐劈不动,他们找来了钢钎;积雪覆盖了工地,他们扫去积雪照样干。有人腿累肿了,手冻裂了,坚持不下火线。乡亲们说:“杨柳雪无冬天,地冻三尺照样干;为了棉粮双高产,脱皮碎骨也心甘。”

1964年,国家非常重视农业生产,杨柳雪人战天斗地的奋斗精神更足了。他们坚持农闲大干,农忙小干,见缝插针。经过连续六年的苦战,挖成了三条引水沟,筑起了二十条灌溉渠,削去了土疙瘩,填平了蛤蟆湾,整平了土地。

“前后六年,共挖土六万多立方米。黄河水终于被引来了。加上年年刮碱土,土地碱害大大减轻了。全队的土地变成了遇旱能灌、遇涝能排的稳产高产田。那时候,只要天气允许,俺大队早晨五点、下午三点在十字路口敲钟,招呼大家伙儿干活。”杨玉秋说。

“进了杨家门,

没有闲着的人”

当时,杨柳雪大队棉田面积大,粮田面积少,棉粮争田的矛盾一直存在。为解决这个矛盾,1965年,大队组织社员进行棉麦套种试验,但失败了。被誉为“土专家”的大队党支部委员杨秉坤和他的科学试验小组,细致地总结了教训,于第二年将棉麦套种试验成功了。到1969年,棉麦套种的三十亩地,亩产棉花一百四十多斤,亩产小麦一百九十多斤。社员们高兴地说:“科学种田不简单,棉花高产,小麦白捡。”

引黄治碱之外,杨柳雪的高产秘诀还在于农业技术的应用。如大队“土专家”杨秉坤从1951年就跟着县里的农业技术员学习,并成为公社的一名专职农作物植保员。他率先为杨柳雪大队引进了美国“斯字棉”并进行试种,率先用喷粉器给棉花喷药。1958年,杨秉坤还被滨县保送至泰安农学院进修一年。杨秉坤等人对待庄稼的名句是:“种庄稼就得像抚养小孩一样,知冷知热,知饥知饱,不能稀里糊涂。”

“有一次,杨秉坤发现一棵歪脖子棉花结桃多,他深入分析、研究,发现棉花开花现蕾期,斩断部分棉根,就能减轻棉花疯长落蕾。他由此找到一些棉花增产的规律,总结出一套‘促—控—促’的棉田管理措施,也就是初期多施肥、松土,适当浇水,促使棉苗早发;中期深锄、修棉,控制棉花疯长;后期再追肥浇水,促使秋桃早熟,保证丰收。”杨玉秋说。

“那时为解决肥料不足的问题,杨秉坤带头把自己家的三间老北屋扒倒,把墙土和炕洞土坯当做土杂肥,上到小麦和玉米地里,全家却无处居住。能做到棉粮双高产、双贡献,是我们依靠集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杨玉秋说。

在杨柳雪的奋斗史中,有一抹姹紫嫣红令人铭记。当年生产中比较突出的杨秀珍、杨秋荣、杨秋华、杨翠萍、张玉枝,被称为“五姊妹”。“当时虽然很辛苦,干活很累,但很高兴,那时候大队里人心齐,像个大家庭。连记者来了都跟着干活,有句话叫‘进了杨家门,没有闲着的人’。”今年68岁的杨秋华说。

1968年春,五姊妹一同跟村里要了三亩地。她们平时在大队里干活,休息时五姊妹就到试验田去干活。秋冬天的晚上,她们就夜里起来拾粪,有的背着筐,有的抬着担,有的拿着锨锄粪。

“那时候虽然干活那么多,但一点也不累,我们拾粪回来,他们男人们挖沟去了,我们再去挑水,一点也不闲着。那时躺下睡一觉,就能休息过来。”杨秋华说。

当时,五姊妹年纪小,也不懂太多的技术,靠着“用心”,逐步摸索,在第二年就把产量提上去了。“真的不输给大老爷们儿,大队经常举行比赛,喷药治虫、拾棉花、打棉花柴,经常是俺们胜出。试验田产量评比,俺们也以亩产150多斤皮棉的高产而胜出。”杨翠萍回忆道。

“那时候社员都积极。村虽然小,但人心齐,可能跟老书记领着大家多学习有关。”杨秋华说。“那时候大家互助、团结,感情非常深。”杨翠萍也回忆说。

继续奋斗,

扛着“红旗”往前冲

改革开放以后,杨柳雪人依旧扛着红旗往前冲。1981年,村里较早地推行承包经营责任制。一年实行下来,全村皮棉亩产达到90公斤,粮食亩产600公斤,人均收入超过230元。

改革的大潮,使杨柳雪人的时间观念、价值观念、商品经济观念都在发生着变化。到1995年前后,棉区“红旗”上写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八个大字。村民的商品意识一下被催发出来,他们在种好粮棉的情况下,大力调整种植业和产业结构。

村里先开辟了20亩鱼塘、30多亩葡萄园和40亩苹果园,以及20亩菜地,并推行粮、棉、果、菜间作套种。同时,村里先后办起骨粉厂,与景芝酒厂联营办了一个小酒厂,还搞了一个股份制钢砂厂。全村70%的农民从事养殖、运输和加工业,形成了农、牧、渔、工、副等多业并进的经营格局。

1999年时,杨柳雪村植棉面积仅5亩,且是10户村民分散种植的。杨柳雪人不仅改变了过去一地棉、一片白的单一种植模式,更可喜的是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

而今,杨柳雪人的思路更为开阔。“我们村流转了周围村庄的土地,现在种植了200多亩棉花,成立了一个棉花合作社。下一步,我们准备在村里建设一个棉花主题的博物馆,把棉花的历史、品种、传说故事都展示出来,并依托滨州纺织产业这个强项,把一二三产业融合起来,打造一个园区。”今年45岁的杨柳雪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新介绍道。

去年7月1日,在村民自发捐款筹建的“怀周祠”基础上,杨柳雪村又进一步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启用了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搭建起红色基因传承的新平台。前来学习的人一批又一批。很多游客表示,这些丰富、崭新而富有历史感的场馆、资料给他们很大冲击,是接受党性教育、品味乡愁与回忆童年的极好选择。

目前,杨柳雪村依托红色教育基地,发展红色旅游业和相关产业,在乡村振兴上狠下功夫。村里与寿光三元朱村合作,建设集蔬果采摘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村民建起大棚,搞起水果采摘等休闲农业。

“现在乡亲们的凝聚力越来越强。村里只要有事,不管再忙,都会回来。”杨红新说。

“我们将结合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早日把村庄建成红色文化旅游村。”杨红新说,“当前,俺们准备通过红色文化延伸产业链,村集体流转部分民居开发建设红色餐厅、红色民宿等;利用村内闲置农房,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积极发展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民宿精品小村,争取让老少爷们儿过上更好的日子。”

新闻推荐

“行走的脊梁”

□本报记者尹莉莉通讯员王晓龙在泥里扛起电缆,大家伙一起喊着号子,肩挑背扛,缓缓移动……因农业台区地...

寿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寿光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