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涝工程挺给力 提高效率抽积水 各地大棚种植户争分夺秒减轻损失,今年情况比去年汛期大有改善

潍坊晚报 2019-08-13 09:25 大字

台风“利奇马”给潍坊市带来强降雨,不少地方的蔬菜大棚出现积水。8月12日,记者走访寿光、昌乐等县市看到,随着台风远去,降雨逐渐减弱,当地菜农们顾不上休息,抓紧排除大棚里的积水,尽快恢复生产作业,力争将损失降到最低。在此次天气中,去年以来新修建的排涝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寿光

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

一天一夜没睡觉,只想尽快把棚内60厘米深的水排完

12日上午,记者来到寿光境内的308国道两侧农田看到,这里基本上都建有大棚,伴着降雨,菜农们穿着雨衣,抓紧时间排放大棚里的积水,水泵的轰鸣声响彻在田间。

在寿光市洛城街道冯家尧河村的大棚区,菜农们守护在自家大棚前,时而看看水泵的运行情况,时而看看大棚里的积水深度。30岁的菜农李学堂在妻子和大伯的帮助下,将水泵固定在大棚前面,迅速展开排水工作。

李学堂种植蔬菜8年了,目前和妻子经营着两个大棚,相距稍微远一些。自从本次降雨开始,他们就没有闲下来,先是带着水泵到积水多的大棚进行了一天的排水。当天上午,又带着水泵到这个大棚排水。

坐在草棚里,李学堂脸上有些憔悴,但眼神中充满希望,盼着早点把水抽完。为了保住大棚,他已经一天一夜没有睡觉,也没顾上吃饭,只有等积水抽完,他才会放心回家。“现在大棚里的积水有60厘米深,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排水。”李学堂说。

纪台镇东埠村

提前准备好管道并新买一台水泵,不像去年那么慌张

中午时分,台风余威还在,降雨变得急促,风力也大了,不过菜农们却没有离开,顾不上吃饭和休息,坚守在大棚旁继续排水。

在通往纪台镇东埠村的一条乡道两侧,都有刚建好的排水沟,里面流淌着从大棚里抽出来的积水。50岁的菜农孙玉军守在大棚里,他的妻子站在排水沟旁,保障抽出来的水顺利排出去。孙玉军夫妻俩经营了三个大棚,目前正是休棚期,里面还没有种植蔬菜。伴随着持续降雨,大棚里已经出现半米深的积水。“早就听说有台风,所以提前准备好了管道,并购买了一台水泵,加上去年买的,一共两台水泵可以抽水。”孙玉军说。

在台风到来前,孙玉军做了准备,而且道路两侧和生产路旁边都挖有排水沟,所以没有像去年那样慌张,目前排水工作有序进行着。“去年洪水发生时,大家都把水排到了生产路上,最后又流回到了大棚里。今年积水抽出去后,顺着排水沟流进附近的河流里。”孙玉军说,去年秋季以来建设的排水沟发挥了很大作用,只要未来几天不下雨,估计两三天时间,就可以把积水排出去。

纪台镇宋家庄村

台风来之前就已经做好准备,全村大棚基本排水完成

在纪台镇宋家庄村,菜农们加快了排水速度。当天上午10时许,村庄住宅区和生产区基本完成排水。村庄内的大街小巷已经看不到积水的迹象,路面非常干净。

记者在村南大棚区看到,该区域有30多个大棚,棚间生产路上铺满了排水的管道,但是管道里的水很少了。村委工作人员介绍,台风来之前,农户们都做好了排水准备,早早购买了水泵和管道,一下雨就开始排水,之前挖好的排水沟也起到了作用,菜农们抽出来的水流到了排水沟里,让大棚减少了浸泡时间。目前,全村大棚基本排水完成。

为大棚排完水后,菜农张春玲来到大棚里,查看刚栽种的菜苗,发现基本上没有受影响。“多亏及时将积水排放了出去,保住了这一大棚苗子,否则又要损失不少。”张春玲笑着说。

寿光南部大棚易涝区

去年修建的排涝工程发挥作用,积水最终流进河道里

记者走访稻田镇、纪台镇等地的大棚蔬菜种植区看到,随处都有刚建设的排水沟,而且连在一起,水最终流进附近的丹河、桂河等河流,对排放大棚积水起到重要作用。

去年,寿光南部大棚易涝区实施了排涝工程,主要建设纵横排水干沟,铺设棚间路排水管道,配套桥涵闸建筑物和移动式强排泵站。农户用水泵先将棚内积水抽到棚间路的排水管道内,积水再通过排水渠或者直接进入横向排水沟内,最终自流进入河道。

记者从12日寿光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11日开始,大棚区开始出现棚外积水和棚内渗水现象,纪台、稻田、洛城等镇街迅速组织群众,启动自备水泵和市里调配的450台排水泵,投入排涝工作。同时,组织市镇村干部妥善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把群众的全部心思引导到积极生产自救上来。

潍坊市市政工程和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

连夜调往寿光27台挖掘机已到位,全力进行抢险作业

为做好台风“利奇马”的救援和恢复工作,潍坊市市政工程和建筑业发展服务中心立即进入战时状态,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应急方案、组建抢险队伍、深入排查隐患。

记者了解到,接到汛情后,发展中心立即行动起来,连夜调往寿光27台挖掘机,目前已全部到位,全力进行抢险作业。从临淄、青州、昌乐、潍城确定了9万立方米石头,12日下午3时已有4车石头到达指定地点,其余130台车陆续在下午6时到达指定地点,10吨钢管已到现场。另外有280名突击队员在待命,并准备好了渣土运输车30辆、挖掘机9辆、装载机35辆、运人运物资车辆30辆,水泵62台,雨衣、雨靴、应急灯、电源线、配电箱、沙石料若干。

昌乐

在排水沟渠“保护”下,大棚虽有雨水渗入但没积水

12日上午,记者在昌乐县宝都街道尧沟片区府前街、董梁路等路段看到,地面上的积水已经基本消退,街办、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垃圾,并拿着铁锨处理一些堆积在旁边的淤泥,现场规范有序。

“昨天上午的时候,我从这里经过,积水都到大腿根了,现在水已经基本排干净了,退得真快!”从此经过的市民董先生对记者说,他还清楚记得,去年台风过后,有好多街道上的积水都没有排干净,而今年很快就消退了,骑车经过畅通无阻。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一些主干道路,不少村庄也避免了被淹的情况。宝都街道尧东村有不少新挖的排水沟渠,大约两米深,渠底宽一米多,顺着村里的大棚一直往北延伸而去,如同一条小型河道。

尧东村党支部书记姚克德表示,无论是309国道上的积水,还是大棚用地道路上的雨水,都可以排到沟渠里,从而解决大棚积水的历史问题。

随后,记者又来到新建成的宝都街道高效设施农业示范园看到,由于园区内有排水沟渠等排涝工程,在它们的“保护”下,大棚虽有雨水渗入,但并没有积水。

尧沟片区农田排涝工程解决大问题,积水消退很快

宝都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秦伟龙告诉记者,8月10日晚7时到现在,在尧沟片区尧寿路铁路桥南,路边有3台移动泵站在运转,将桥南沟渠的水抽到桥北的沟渠。

“整个尧沟片区的排水方向是由南向北,平时的正常排水没有问题,为了应对台风带来的不利影响,街道按照应急预案,启动了4台固定泵站和3台移动泵站,每小时的排水量可达一万多立方米。”秦伟龙说,为加快排水,街道动用挖掘机、铲车等大型机械160余辆,铁路泵站和尧寿路3个移动泵站24小时作业,所有排水沟渠均已畅通。

秦伟龙表示,目前,他们的首要工作是加固大棚,并开展生产自救。与去年不同的是,今年很多路段的积水消退很快。因为从去年9月份开始,宝都街道就着手规划实施尧沟片区农田排涝工程,其中,尧沟片区共挖排水沟渠53公里,疏通猪龙河、尧河河道10公里,河道全部加宽加深。

秦伟龙告诉记者,该工程设计全长约63公里,占整个昌乐县的77%。此外,该工程涉及近千户村民、土地300多亩,共拆除整棚60多个、棚头1800多个,惠及整个片区近4万亩大棚种植区。

“虽然经过去年的大雨,村民们都认识到排水渠的重要性,可是挖沟渠需要拆自家的大棚。为此,街道干部天天靠在现场,挨棚挨户做工作,让群众看到了党员干部为民办事的决心和力度,得到了村民们的支持。”秦伟龙对记者说,施工过程中,街道党员干部也坚持一线包靠促进度,并实行街道、村居两级“沟渠长制”,实现长效管护。目前来看,效果十分明显。

本报记者邓永杰李楠王路欣

新闻推荐

“蔬菜之乡”受灾严重

8月11日,在寿光市稻田镇东里村,蔬菜大棚进水,鸭子在水中游弋。受台风“利奇马”影响,“蔬菜之乡”山东寿光遭遇自1959年...

寿光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寿光,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