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科技学院做好“产学研”结合文章,推动区域优势产业发展 一所大学与地方的深度融合
□本报记者王桂利
本报通讯员孙波赵德彦
张文琪
7月8日,在夏季蔬菜拔园之后,寿光市巨家村张来全对上一种植年度的收入进行盘点:“我去年种的是咱潍坊科技学院培育的‘潍科玉玲珑’番茄新品种,种植效果很好,算下来比往年多收入近4万元。”
张来全所说的“潍科玉玲珑”是2018年潍坊科技学院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的8个蔬菜品种之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该校今年还有7个蔬菜品种正在申报登记。
“寿光因菜而兴,因菜而名,蔬菜产业一直站在全国产业发展的前沿阵地上。”潍坊科技学院校长李昌武说,“这为我们设置农学院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而农学院的设置又必定促进蔬菜产业的发展。”
品种选育是蔬菜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种业研发团队负责人李美芹介绍,目前他们团队拥有博士30人、硕士45人,建设有省市重点实验室或平台,已研发出“玉玲珑”美味番茄、“墨宝”西瓜、“宝玉”甜瓜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蔬菜品种28个。
其他研究方向也是成果斐然:李金堂教授带领团队编制了《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张敬敏博士的团队已经完成对寿光大棚主产区的土壤取样分析工作……一大批专家教授成为科技兴农的引路人。
2018年,在第三方机构组织的全国民办学校测评中,潍坊科技学院的农学专业在所有参与测评的大学中位居第一。
良好的声誉还来源于与产业对接的特色专业群,以及专业群支撑下的人才培养。李昌武说:“建设应用型特色名校,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供给侧和需求侧必须紧密对接,‘产学研’必须紧密结合。”
“我们紧密对接寿光‘十强’产业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育了以园艺、软件工程、车辆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为引领的优势特色专业群。”学院副校长李广伟介绍。同时,学院按照“合作共赢”发展思路,深层次推进校企合作,先后共建了东软学院、华为网络技术学院、领航学院等,“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
在寿光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的最东边,矗立着五个形态各异的大棚,集中展示了王腾、张钦刚、冯棣三个博士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王腾团队专门设计了双轴双被智能型温室,四季可用;张钦刚博士设计的模块化组装式大棚,可大大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节省建棚成本;冯棣团队的滑盖式现代日光温室,能大大提升大棚抗灾能力……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创新提升“寿光模式”,成为学院重点科研方向。
学院及时引进了以博导张友祥教授为核心的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研究团队。“我们重点围绕‘寿光模式’开展研究工作,规划凝练14个重点选题,已有多个研究课题在国家级刊物发表,并以此为寿光拓展4个博士后平台,为乡村振兴、经济改革提供新思路。”张友祥介绍说。
学院坚持以智引智、以才引才、以才引商。针对产业需求和发展趋势,学院引进了李法君博士,专门研究卤水资源高值化、绿色化综合利用;引进了山东省科技专家库专家冯丽娟,已申请专利11项,授权6项……据统计,近年来,学院已为寿光引入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近90名。这些专家、教授带来的技术、项目和研究成果,有力推动着寿光的新旧动能转换。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孙孔嘉通讯员吴秀玲)为了提升教师业务素养,促进个人专业成长,为新学期教育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寿光...
寿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寿光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