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不搽粉墨的真相

潍坊晚报 2019-04-28 15:06 大字

《胶济铁路风物史》琐记

历史存在或然性。王帅写《胶济铁路风物史》,始自惊叹于一张老照片穿越时空透出的醒目亮色。随着对历史陈迹的追寻,原来如此的人、事、物渐渐聚拢。当一切水到渠成,他便有了提笔的力量。历史从德国人李希霍芬的科学考察开始涌出,不搽粉墨。

她们光芒万丈却又万分平凡

王帅,寿光籍媒体人。他与胶济铁路的相遇,有点像随便走走却发现了旅途的乐趣。很难想象,这本伏在案上一字一句写出来的《胶济铁路风物史》,竟缘起于一张“不算重要”的旧照。

2015年,王帅第一次从旧报刊中看到了《胶济铁路试用女职员》的消息。“1930年,这算得上是一件时尚的事。”王帅说。不久,他又找到了胶济铁路第一批女职员的合照。这20位风华正茂的姑娘,以练习员的身份入职胶济铁路。她们被《上海画报》《图画时报》等媒体介绍出去,传布开来。

王帅用现在的职场眼光,打量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姑娘。“她们与今天千千万万的职业女性一样,都各有特点,又再平常不过。于她们而言,这是一次谋生的机会。可是,在当时的中国,胶济铁路招女职员尚属首创,是领时代风气之先的举动。庚午年春节过后,她们带着特有的柔情和滋味一头扎进清一色男性的铁路世界里,并非只是生冷铁路系统的红颜点缀。”

她们开历史先河,足以以“新”自傲。可翻看大部的历史,她们只是“胶济铁路第一批女职员”。个人的故事却从历史的指尖流走,了无痕迹。她们光芒万丈却又万分平凡。

她们与胶济铁路缘分几何?此后每个人又经历了怎样的漫漫人生路?这是一张藏着诸多未知的照片,也仿佛历史催人留心的馈赠。王帅心头一震,收下了这份馈赠。

因为工作的原因,王帅那段时间经常乘火车在城市间穿梭,青岛到济南是其中的一段。或许在某一个瞬间,他也会疑惑自己是否回到了百年前——刺耳的汽笛声中,他沿着胶济线从青岛出发,过胶州、高密、潍县、青州,一路西行。窗外,变化正未可限量。探寻胶济铁路前世的念头便一次比一次热络起来。

为什么写《胶济铁路风物史》?王帅在后记中写道:“大约是从看到1930年胶济铁路第一批女职工的照片开始,我对胶济铁路的故事产生了兴趣;大约是沿着这条线索出发,我了解得越来越多,同时,又发觉自己所知甚少、未知愈重;大约是这种分子与分母的关系,一段时间内有了无数的此消彼长;大约是在起伏消长的日子里,慢慢形成了写这本书的念头,然后是水到渠成的决定、顺水推舟的计划以及杯水车薪的执行。”

从此路不通到柳暗花明

胶济铁路全线通车时,一个人的名字被印在蒸汽机火车的车头。他就是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也是殖民者的幕后智囊。1868年9月20日,李希霍芬乘坐的船在芝罘(今烟台)抛锚。他是《胶济铁路风物史》中,第一个向我们走来的身影。

王帅将散帙史料,乃至不为人注意的小事搜集起来,重新分类、梳理、界定、着墨。他认为,“1869年4月22日,李希霍芬在潍县金家港的考察成为30年后德国租界掌胶澳的欲望之源头。在一定意义上这一天也是胶济铁路草图初现的时间”。

写史不是把读者拽进故纸堆,每一页须不搽粉墨,却有滋有味。王帅娓娓道来,我们从字里行间摸到过往,并从中品味到一位散文高手建构历史的语言魅力。这也是《胶济铁路风物史》让人手不释卷的原因。

胶济铁路的回收,开中国外交手段收回铁路路权的先河,也成为全国保路运动的重要成果之一。1923年1月1日,胶济铁路交接仪式在胶济铁路管理局举行。王帅说,实际上接收是一个过程,要复杂得多。中国需要从日本手中将胶济铁路各部门、各站点财产、器具及一切文书、单契、账册、图表等,逐一点收。真正完成接收就到了1月29日,这是一个常被忽略的时间节点。

“全书27万字,期间经历过数次停滞。写到8万字的时候,第一次不得不停下笔来。”王帅说。接收之后,自第一任局长赵德三始,主政者走马灯式更迭,留下或荒唐或窘急的时代表情。“胶济铁路自1923年接收以来,围绕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所发生的人事更迭,根本上终究是无序。”王帅写胡文通以戴罪之身接替赵蓝田,调任胶济铁路管理局局长。半年后,局长一职又回到赵蓝田手中。王帅掌握了一部分资料,仍然不能知其所以然。他去北京出差,带着书稿在火车上修改。恰逢双十一,周围有人在赶热闹“买买买”。王帅却热闹不起来。史料不充分,如果硬写便陷入了游谈无根的泥沼。他收住了笔,继续寻找走散的历史。

胡文通的人生在时局的驱策下一路急转而下,调离胶济铁路管理局,两年后被张作霖枪决于蚌埠。王帅在书中写道:“他的死亡却真正撕开了内争外斗的面纱。”胶济铁路是军阀觊觎的对象,管理局则是民国政局的一个缩影。停顿了大约一周,王帅根据新获得的史料连接前后,仔细推敲,终于没了什么缺陷。东方既白,窗帘缝隙里透过银色的曙光。

三年书成,期间几度欣然前往却发现此路不通,几度一无挂碍求索终柳暗花明。王帅在朦胧中,会把胶济铁路当成一位老友,可门幕轻启谈闲天儿,也可一壶浊酒说方圆。

关心历史实际上也是观照现实,我们既为历史存照,又要史镜今鉴。王帅说,写《胶济铁路风物史》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远距离自我审视的过程。这是一个意外收获。若都能当镜子照照,挺好。

◎相关链接

《胶济铁路风物史》

《胶济铁路风物史》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对胶济铁路草图初现、胶济铁路的组织系统、胶济铁路消费合作社、经济调查、胶济铁路饭店、青岛铁展会、胶济铁路第一批女职员、少海书画社、海滨诗社、避暑录话、都市与农村、青岛(德华)特别高等专门学堂、四方机厂等做出新的查考,以呈现胶济铁路的多元价值,并以多个主题多维呈现了胶济铁路的历史基因和文化内涵。马慧丽

新闻推荐

国威智能:机器人取代包装工

□本报记者石如宽4月18日早上7点,山东国威智能设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侯象洋接到斯洛伐克WOLTCARTONCORP总...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