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新革故 止于至善

潍坊日报 2018-12-04 09:08 大字

□本报记者马林峰

通讯员黄小龙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在面临逆境时绝不退却,用坚韧点燃思想火花和无限创造力;身处危难中永不言弃,用信念和豪情演绎精彩,用青春和汗水浇铸辉煌;功成名就时淡泊名利,心系社会,胸中涌现的是智慧和大爱。他就是成长于寒亭区开元街道张氏村,现任潍坊市三建集团董事长的王连溪。

力挽狂澜

引领企业走出困境

上世纪90年代末,潍坊三建负债累累,步履维艰,几乎到了崩溃的边缘。如何拯救这家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集体企业,如何解决几百口人的吃饭问题?通过选举,王连溪临危受命,成为三建公司的“掌舵人”。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2001年8月,公司正式启动以“适应市场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改制工作。让公司由集体所有制企业向股份所有制企业转型,一方面对外学习先进经验,另一方面对内清产核资,搞好评估,通过合理配置股权,建立起董事会、经营管理层和职工产权明晰的结构,确立了“百亿三建、百姓三建、百年三建”的宏伟目标。集团依靠房地产开发打牢公司未来发展的根基,以发展新型建材生产、建材检测、物业管理等拓宽市场经营层面,主副业相承相接,将品牌发展、诚信经营、质量立业注入企业文化当中,使企业在发展中厚积薄发,呈现了勃勃生机和澎湃动力。

目前集团下辖法人实体单位10家,拥有1家省级技术研发中心,2017年集团实现总产值30亿元,纳税8200万元。

创新驱动

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堆积如山的砖头、瓦砾、灰渣、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看似无用,但王连溪却把它们当宝贝。早在2004年,自主研发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理设备”,以建筑垃圾为原材料,生产混凝土实心砖、路面砖、墙体材料等多种新型建材,既节约资源,又保护了环境,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建筑垃圾变废为宝是王连溪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的一着“妙手棋”,目前集团拥有1条大型建筑垃圾破碎处理生产线、2条建筑垃圾再生新型建材生产线、5条再生混凝土生产线,年可消耗大量建筑垃圾,节约大量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集团生产的废塑料再生HDPE双壁波纹管、地暖管、冷热水管等进一步拓宽了集团的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以创新为引领,三建集团在王连溪的带领下,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整合有效资源,逐步建立起以建筑业为基础,以房地产开发、新型建材生产、建材检测、房屋销售、物业管理、园林工程和国际国内旅游等多元化经营为一体的大型建设企业集团,企业阔步发展,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带动作用与日俱增。

饮水思源

实际行动回馈社会

“个人财富的增加体现的只是能力,而对社会的贡献则体现了个人的社会价值,这是一种社会责任。”作为潍坊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王连溪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相连。

今年寿光市遭遇洪涝灾害,集团捐款30万元的同时,还派驻20辆大型挖掘机奔赴寿光帮助群众重建家园,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救助13名失学儿童,为寒亭区慈善总会捐款,为公司一线农民工酷暑送清凉、严寒送温暖……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企业家精神如今已深深融入王连溪的血液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改革开放40年再出发,王连溪正带领潍坊市三建集团以奋发进取的姿态,走在臻于至善的路上。

新闻推荐

寿光111名法律顾问下乡一年后 村级事务理顺了

□刘玮玮报道11月25日,寿光兴源法律服务所工作人员在田柳镇进行法律宣传。□本报记者戴玉亮石如宽...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