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旬老兵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面对5100人的烈士名单落泪“战争幸存者没有骄傲的资本”

济南时报 2018-09-23 14:11 大字

22日,邹世勇参观济南战役纪念馆。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郭尧 摄

22日,济南战役纪念馆迎来一位特殊访客。90岁的邹世勇驻足在一面写有“济南第一团”的旗帜前久久不愿离开——70年前,他是“济南第一团”的战士,随部队攻入永固门又打进内城,即使右腿被子弹打伤也依旧轻伤不下火线。烈士名单让他陷入追忆:“牺牲了5100多名战友啊,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没有骄傲的资本。”

战友埋骨于此,忆起恍如昨日

邹世勇离休后住在北京,每两三年他都要来一次济南。作为山东人,家乡的这座城市对他意义良多。他曾在这里作战攻城、流血负伤,还有不少牺牲的战友埋骨于此。解放阁和济南战役纪念馆是他每次到济南都会参观的地方,里面的展品一次次将他带回到70年前激烈战斗的8个昼夜。作为当年9纵25师73团1营通讯班班长,他跟随部队一步步攻入济南,在战场上将一条条作战消息传到各个连队。

22日,邹世勇在家人和老战友的陪同下来到济南战役纪念馆。90岁的老人精神矍铄,交流起来思路清晰,清瘦的身材走起路来仍透露着几十年军旅生涯的痕迹。展厅里一张黑白图片上是一面城墙坍塌的一角,几名战士正奋不顾身地向上冲。“这就是当年我们团3营在解放阁附近的城墙上打开的突破口。”邹世勇看着图片说。

“济南第一团”“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两面红色的旗帜让邹世勇驻足。“济南第一团”正是他当年所在的73团因率先攻入济南获得的荣誉称号,“打进济南府,活捉王耀武”的旗帜则是当年许世友将军在战役前送到他们团的,“他是要我们打出名堂来。”纪念馆的最后一个展厅里写满了战役期间牺牲烈士的名字,邹世勇沉默了,发红的眼眶里变得湿润,嘴角不禁抿起。“牺牲了5100多名战友啊,作为战争的幸存者没有骄傲的资本。”老人擦去眼泪说。

通讯途中中枪,拖着伤腿送信

“当年,我们从东边攻打济南,1营的任务是打外城。”邹世勇回忆说,当时他们攻打外城的永固门,营部在城门外的霸王桥,但是他们营长总是在主攻点现场指挥。他作为营部通讯班班长也始终跟随左右,方便随时传达通讯。“攻打外城也很激烈,我们出动了坦克,那是第一次坦克和步兵协同作战,最后终于攻破了永固门,部队冲进去之后,国民党的部队就往后退,我们跟着追。”

巩固外城战场后,邹世勇接命令到2连驻地三皇庙传递消息。他沿着马路前进时,突然发现路边一处暗堡还没有被打掉。“当时着急去送消息,就想着从旁边冲过去,没想到子弹打到我腿上了。”邹世勇指一指右腿膝盖外侧说,“那颗子弹打到我腿的时候突然炸了,虽然皮肉被炸伤,但是并没有骨折。”负伤后,他仍没有耽搁,拖着伤腿坚持将消息送到了2连。

到达2连后,战友得知情况,马上前去将暗堡打掉。“轻伤不下火线。”尽管腿部被子弹炸得皮开肉绽,但邹世勇没有退出战斗到后方养伤,简单包扎之后继续投入了战斗,而他的腿伤直到渡江战役时才痊愈。那次负伤只是他军旅生涯中不计其数伤病中的一次。至今,邹世勇的肩胛骨里还留着一个子弹头,背上有4片碎炮弹皮。“每次过安检都要给人家解释。”

城墙激战半小时,撕开突破口

73团3营的任务是攻打内城,他们在城墙东南角发起攻势。面对固若金汤的城墙,战士们架起云梯发起了冲击。“敌人居高临下,我们伤亡很重,3营的战友们好不容易把梯子树在城墙上,但是梯子不够高,他们想出办法,把枪上的刺刀钉进城墙里,踩着枪才翻上的城头。”邹世勇回忆说。

当时济南的城墙很宽,“能并排走两辆车”,登上城墙的战士只有7人。面对敌人的反扑,他们牢牢占据城墙上的位置不断攻击。他们的牵制,为城墙外的战友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他们守了半个小时,不断阻击敌人的反扑,后续部队在这期间在解放阁旁边的城墙上炸了一个缺口,就是纪念馆里那张图片的样子。”利用这个突破口,部队很快冲进内城,加快了济南战役的结束进程。

“进城的时候护城河上的桥已经被炸断了,我们只能涉水过河,河面上漂着很多战友的尸体。伤亡太大了,3营整个营的伤亡得有一大半。”想起护城河里残酷的场景,邹世勇哽咽着摆摆手,不愿再多说。

已经“打进济南府”,王耀武却化妆逃出了城。“我们马上通知到了各地方,最后他在寿光被民兵抓住,当时还在装病,最后还是送到了我们团,‘活捉王耀武\’也算完成了。”

卖掉大白菜买文具,从军不忘学文化

当兵前,邹世勇“基本上是个文盲”。因为家里穷,他交不上学费。向往读书认字的他就常常躲在村子学校的窗外“旁听”,看着老师在黑板上教字,他就学着在地面上写。“课上的学生都看我,老师就发现了。他叫我进去之后让在黑板上写出学会的字,我把会的全写出来了也没多少。”见邹世勇好学,老师下课后特意跟他到家里告诉他父亲,不收学费,让他免费上学。

虽然免去了学费,邹世勇的父亲还是卖了两担大白菜。“给我买了一块石板,10支石笔,一支毛笔,一块砚台,一点墨。”几十年过去了,邹世勇还清楚地记得那笔开销。因为是家中长子,春夏秋三季邹世勇都要为家里干农活,只有冬天才能去上学。读了两个冬天的书,他便入伍参军了。

到了部队,邹世勇仍然找机会学习。学到新字,都会贴在营房里反复记忆学习。通过自学慢慢积累,邹世勇的“文化水平”越来越高,从朝鲜战场回来后便一直在部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离休后,他又在一家杂志社“打工”15年。 (记者卢震)

●人物资料

邹世勇,1928年出生,山东龙口人。1946年底入伍,参加过济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朝鲜战争等。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在各级部队从事政治宣传工作。1964年,进入总政治部政治工作研究处工作,直至离休。现居北京。

新闻推荐

渝鲁农产品产销对接推介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薛静)9月20日下午,渝鲁农产品产销对接推介会在鲁台会展中心举行。推介会由重庆市商务委和山东省商务厅...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