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变 新农村美好样板何村

西安日报 2018-09-13 05:01 大字

产业兴旺:观念转变改革惠民

近几年,何村名声在外,被誉为“中国大棚第一村”。

“全村现有日光温室大棚3180栋,大棚人均1.3栋,户均5.6栋,农村经济人120名,技术骨干220名。2002年被陕西省农业厅认定‘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17年何村人均收入达到21710元,实现了户户有棚、人人有棚,家家有轿车,成为高陵区十万亩设施农业核心地带。”何村党支部书记史安民告诉记者,何村的大棚菜市场认可度高,除了错时上市的原因外,看准“绿色”经济是重要因素。

“90年代,看到邻村建起了大棚,开始种菜。我们几个村干部也寻思着去山东寿光瞧瞧,一下火车,被震撼了!”史安民回忆道:“寿光大棚搞得红红火火,大冬天啥菜都不缺。当时人家的西瓜4分钱一斤,黄瓜西红柿3分钱一斤,咱关中的西瓜4毛钱一斤。这是多大的差别,又是多大的商机!咱西安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人口众多,过去,冬季蔬菜供应主要依靠‘南菜北运\’,海南、广西的蔬菜千里迢迢运到西安,运输成本增加不少,一到冬季菜价就会上涨。如果咱们有自己的大棚蔬菜,就不愁冬天吃不上新鲜便宜菜,也不愁咱的村民不脱贫致富!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带着咱的村民种大棚蔬菜,率先在关中发展大棚蔬菜。”

“能成功吗?”“种出来卖给谁?”“建棚的钱从哪来?”面对村民们的质疑,村委会一遍遍召开党员大会、社员大会。“白天建大棚,晚上开大会。”史安民说:“当时我们提出了三个‘一点\’,建棚的钱自己积蓄凑一点,亲戚朋友借一点,信用社贷款贷一点。1992年第一批我们只建了42栋大棚。转年到了收获的季节,4分地产出了将近5000元经济效益,一下子在全村造成了轰动效应。到1994年,全村就建起了100多栋大棚。”

经过多年发展,昔日渭北地区的种粮村实现了大棚整村覆盖。“绿色设施蔬菜成为了村里的支撑产业,种菜、卖菜、装菜、建冷库、搞运输、跑销售……现代农业的完整产业链在何村已经形成,在种植上统一布局,在销售上形成经纪人团队,在科技上注重栽植技术的培训与创新,做到这些,改革的红利就能惠及每一位村民,改革开放40年,对农民来说,就是转变观念,这观念就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史安民说。

生活富裕:旧居换新居舒坦富足

“俺家老屋都是砖混结构,盖房时用砂浆。以前的木头窗户一关一开都有缝缝,蚊虫都能飞进去,冬天冷夏天热。”社区居民马明因为身患小儿麻痹留下的后遗症,使得老人的左手二级残疾,一直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家庭收入本来就少,再加上两个孩子上学,2014年以前一直是村上的贫困户。“咋也想不到,俺们能搬进200平方米,水、电、气、网络一应俱全的二层洋房。”

“房子啥都配的有,吃喝拉撒你都不用出去,跟城里一样,各方面都舒服。铝合金门窗,苍蝇蚊子都进不来。”老马说,之所以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是用拆除的老旧宅基地同村上等额置换的。2010年,何村利用国家相关土地政策,把6个分散的自然村合并,将过去2000多人的分散居所,按照“十有两配套”的标准建设新社区。村上还给村民们颁发了不动产权证书,让农民的住房由死资产变成了活资本。

“有了产权证,就是吃了个定心丸。想干点啥,都能贷款。”马明说,由于身体不便,过去家里的两亩地一直种粮,并依靠小型加工设备帮村里人加工点面粉、磨个苞谷,有些微薄收入,日子也过得紧巴。现如今,在村里的帮助下,家里将两亩地改成了大棚,完成了传统农业向设施农业转型。

有了日光大棚,马明老两口平日便在自家大棚里忙活。“春季随便种点啥,豆角、西红柿、黄瓜,拉到村里的经纪人那里,不愁销路;冬季怕累了种点芹菜,一年几万元的收入足够我们老两口开支。”在马明老人看来,这日子可比城市生活舒坦、富足得多。

生态宜居:环境提升垃圾成肥料

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是关键。“过去每到换季时节,尤其是夏天,村民们把大棚里摘除的菜叶、菜梗扔在田间地头,扔在道路两边。腐烂之后就会形成异味,气味难闻。”何村大学生村官杨珂告诉记者。近两年,村里和陕西环保集团合作,开始了一场系统化、“科技范儿”的“垃圾处理战”,让这座村庄向生态宜居转变。

记者在何村看到,沿途道路干净整洁,每户村民的家门口都放置着一个绿色的垃圾箱。社区里还能时不时看到开着电动三轮车巡查、清扫的保洁员。在社区广场旁边,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已建成。村民将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装进橘黄色二维码垃圾袋,在投放站扫描后,投放至由智能垃圾分类和可回收垃圾箱组成的专用垃圾箱,机器自动称重后核算出价格。“按垃圾不同类别,向这位村民返还了积分,并提醒其拿着积分可到指定地点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杨珂说。

据统计,何村常住人口2000多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2000公斤。通过“智能垃圾处理站”的两台高科技机器,一台可以经过微生物机械高速发酵堆肥,让可腐烂垃圾,变成有机肥还田“变废为宝”;另一台可以利用低温磁化技术,让不可腐烂的垃圾进行低温热处理,变为陶瓷灰,用于建材基材或植物生产的催化剂。实行分类后,预计可回收200公斤,堆肥1400公斤,垃圾填埋400公斤,可实现约80%的垃圾减量,村里实现了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在何村,社区服务中心、卫生服务中心、新型幼儿园,以及商贸区、休闲区配套齐全,污水处理到位,引入的天然气成为村民厨房做饭和冬季取暖的清洁能源。这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安定了社区居民的心。

新闻推荐

驰援寿光,看青商会人的担当

圣泉集团捐赠现场。本报记者田宇洪水肆虐寿光,大爱八方潮涌。寿光灾情发生之后,济南市工商...

寿光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寿光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