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让“棉区红旗”更鲜艳 杨柳雪村打造红色文化名村

滨州日报 2018-08-13 18:52 大字

滨州日报/滨州网滨城讯(通讯员李荣新魏超马越报道)雪白的棉花竞放,扎包头的棉农们尽情采摘,28马力大型拖拉机将满满的收获从棉田运回;金黄的稻子一望无垠,两位满脸黝黑的村民正赤膊装袋……走进滨城区杨柳雪镇杨柳雪村,二十余幅3D大型壁画栩栩如生,再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杨柳雪村采棉收粮、筑渠挖沟、引黄治碱等生产、生活场景。

如今的杨柳雪村共有71户,202口人,有葡萄、杏等水果种植专业户5户,种植养殖大户2户,专业运输户4户,一半村民到附近纺织企业、工地务工,年人均纯收入1.3万余元。近年来,随着村庄不断加快产业结构调整,255亩耕地已基本流转完成,其中,有90亩流转给寿光三元朱合作社,建设集蔬果采摘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利用大棚种植樱桃、蝴蝶兰等高端果蔬花卉;150亩流转开发建设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农村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老一辈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了全国的一面红旗,为下一代树立了榜样,我们将继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发扬杨柳雪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结合红色党性教育基地建设,早日把村庄建成红色旅游村。”刚上任的杨柳雪村党支部书记杨红新说。目前,杨柳雪村先后被授予“全国文明村”“省级文明村”“市级生态文明村”“区级奔小康红旗党支部”“红旗民兵之家”等荣誉称号20多项。

回忆过去杨柳雪村艰苦岁月里战天斗地的场景,杨柳雪村辉煌发展的见证人、有着48年党龄的76岁老党员杨玉秋非常自豪。几十年过去了,为传承红色基因,纪念周恩来总理和传承杨柳雪棉区红旗精神,滨城区依托杨柳雪村红色文化历史,在2001年6月由杨柳雪村村民自发捐款并筹建完成“怀周祠”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造杨柳雪红色小镇。去年3月份,滨城区聚焦党性教育,重点建设杨柳雪“不忘初心党性教育基地”,并于7月1日正式启用。

“通过整体打造,深挖红色文化底蕴,全方位再现当年战天斗地的艰苦岁月和棉区红旗的辉煌历程,不断发扬杨柳雪精神,带动经济社会破题发展,走出红色文化旅游业态助推乡村振兴之路,打造红色文化名村,加快红色小镇建设步伐。”滨城区委书记张宝亮说。

新闻推荐

重拳打击黑恶势力 如发现这12类行为,市民可多途径举报

◥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通知》,要求至2020年底结束,为期三年。◥2018年2...

寿光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