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大众日报 2018-06-03 02:19 大字

□新华社记者余孝忠邵琨

席敏

初夏时节,金麦浪涌,果蔬飘香,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号角在齐鲁大地吹响。

作为我国农业大省,山东立足本省优势,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村现代化建设,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农业大省再领

乡村振兴新答卷

在寿光市,一群把大棚蔬菜种植称作“玩棚”的年轻人,引用第7代大棚技术,光照、温湿度、水肥浇灌等指标监控和操作全在手机上完成。“不仅成本节省了20%左右,产量还增加了15%。”寿光市稻田镇崔岭西村党支部书记崔玉禄说。

寿光是蔬菜之乡,20世纪90年代这里以冬暖式大棚种植技术,一举扭转北方城市冬季缺少新鲜蔬菜的局面,现在又以不断革新的技术继续引领蔬菜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创造了农村改革发展的诸多经验,贸工农一体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等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山东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出口总额等8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40年辛勤耕耘,山东具备了乡村振兴的丰厚底蕴。山东省提出,咬定“走在前列”目标定位不动摇不放松,以实际行动打造齐鲁样板,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山东篇章。

“齐鲁风情画”映衬

全国“富春山居图”

山东有海,且海域、陆域面积相当。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山东坚持海陆统筹,针对沿海、平原、山丘区、滩区、湖区的不同面貌,探索乡村振兴的适宜性路径。

行走在齐鲁大地,成片耕地被流转发展现代化农业,物联网技术、智能化控制等技术深刻改变着传统种植模式;随着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等高端装备运用,海上粮仓也不断向深远海延伸。

荣成市人和镇朱口村曾是山东一个普通渔村,如今这里正从“向海要饭”转向海产品深加工,裙带菜养殖及精制加工份额名列全省前茅。

既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也有能人带动和高端技术引进,一批特色产业村和专业村在齐鲁大地不断涌现。

一部手机、一台电脑就能实现叫卖全国。在博兴县锦秋街道办事处湾头村,1700多农户中超过一半开了网店,草柳编一年收入超过3亿元。

从泰山之巅到黄渤海之滨,从田间劳作到耕海牧渔,从单一的种养业到一二三产融合,齐鲁乡村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正在描绘一幅全国“富春山居图”中的“齐鲁风情画”。

“三生三美”

初显乡村新图景

山东日前发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打造生产、生态、生活统筹一体布局,生产美产业强、生态美环境优、生活美家园好“三生三美”的山东乡村新图景。

垃圾成堆、蚊蝇乱飞、缺暖少气……农村的“老大难”在山东正日渐消失。山东今年在全省实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以垃圾污水治理、改厕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着力补齐短板,加快建设美丽乡村。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山东村庄正改换新颜。

狮子刘村过去是滨州一个普通乡村,如今这里鲁西北特色民居风格明显,环境干净整洁,农家乐宾客盈门。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乡村风情融汇,既丰富了城市群众休闲生活,也鼓了本村农民口袋。

乡村振兴需要塑形,更要铸魂。在山东各地,一批田间小调、乡村曲艺和现代文艺节目被请上乡村大戏台,农家书屋摆放科技、历史等书籍,群众不出村就能享受“精神大餐”。

根据规划,到2022年山东全省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将取得重要突破,到2030年山东特色美丽乡村整体塑形,到2035年全省乡村“齐鲁风情画”全面展现,全部村庄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据新华社济南6月1日电)

新闻推荐

修好报废柴油机“活救”厂粉 面

桂华三作为技术能手,见证寿光面粉行业大发展上世纪五十年代,原寿光县东埠乡(今寿光市纪台镇)桂家村的桂华三当上...

寿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寿光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