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头祭英烈 ■赵金雷

西北信息报 2022-04-15 17:39 大字

很多年前,曾经读过一本抗战日记,作者冯毅之,抗战时期任山东八路军四支队新一营营长,益都、淄川、博山、临朐、四县办事处主任。日记的主要内容,记述了1942年马鞍山保卫战中,他一家六口壮烈殉国的经过,许多年过去了,在这次战斗中很多遇难英烈的名字,依然保留在我的记忆中。

坐落于淄川区的马鞍山离我家乡不远,只有几十公里的路程。清明时节,春光明媚,从淄河源头沿岸而下,我踏上了马鞍山寻访之旅。在太河水库上游,站在淄河岸边,远远望见群山之中有一座两端突起陡峭,中间低洼的山峰,形似马鞍,知道这就是马鞍山了。

马鞍山位于淄川区淄河镇口头村的淄河东岸,1958年之前隶属于博山县七区,因为抗战时期一场震惊中外的保卫战役,马鞍山和许多革命先烈的英名一起载入了史册。如今,这里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著名的红色旅游景区,游客在山下乘坐摆渡车,沿着宽阔的山路,可以到达马鞍山中部,从这里到达主峰的山路更加陡峭险峻,刚刚修好的索道缆车可以直达山顶。我们沿着当年革命先烈曾经走过的道路,一路攀登,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来到了主峰之下。眼前是一排像天梯一样的台阶,也是到达主峰的唯一道路,这条坡度70度的道路,只能容一人通过,一边是可以手抓的铁链,一边是万丈悬崖,如果形容这里的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许是唯一的词语了。当年残酷的战争岁月,革命队伍中的伤病员和家属选择来这里生活,也许正是因为这易守难攻的有利地形。

登临马鞍山主峰,远望群山叠嶂,近看淄河蜿蜒,鲜花盛开的山野村庄,碧波荡漾的太河水库,一切尽收眼底。只是眼前的景象令人晕眩,因为山峰四周都是万丈绝壁,让人望而生畏。山上依然完好保存着当年战斗的掩体和指挥所,生活用的水井和石碾,就是在这面积狭小的山峰上,七十多年前,抗日军民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抗战史上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1942年,抗日战争到了最艰苦的时期,冯毅之时任八路军四支队新一营营长,经常带领部队转战淄河一带,给日伪势力以沉重打击,他家所在的长秋村,自然成了敌人报复和袭击的目标,冯家的房屋被多次焚烧,抢掠一空,他的家人只好日居山沟,夜宿草莽,生活异常艰辛。

我们赵氏家族续修家谱的时候,我曾意外得到了一份家族资料,正好和1942年冯毅之的父亲冯旭臣一家人的生活相关。

淄川区海上房村,生活着我们赵氏家族的后人,赵炳文、赵炳武、赵炳耀是第二十一世传人,赵炳文是清朝末年青州府的塾师,从青州回家路过长秋村时,认识了冯旭臣,从此成了好朋友。抗日战争爆发之后,冯旭臣支持三个儿子参加了八路军,自己和女儿也加入了抗日组织,他们举家抗日,自然成了日伪军的眼中钉,为了躲避日寇的追杀,1942年春节之后,冯旭臣带着儿媳、女儿和三个孙女,一家六口人住进了海上房村赵氏三兄弟家,一住就是大半年。赵氏三兄弟热情接待,管吃管住,冒着生命危险负责他们一家人的安全,赵家后人重情重义,忠厚善良的优良家风可见一斑。

1942年11月6日,冯旭臣老人提出要搬到口头马鞍山八路军驻地生活,赵家兄弟安排各自的儿子赵福增、赵田增、赵钰增牵着骡子驮着孩子,沿东岭、老虎洞溜、小口头一路山路,步行三十多华里,把他们安全送到了马鞍山。

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三天之后,就爆发了震惊中外的马鞍山保卫战。

马鞍山上生活着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二团副团长王凤麟以及二十多名伤病员。因为汉奸告密,说马鞍山上有八路军的大量军事物资,兵工厂,和重要领导人,1942年11月9日,一千多名日寇包围了马鞍山,惨烈的保卫战拉开了序幕。

上午,两架飞机在马鞍山上轮番轰炸,十几门迫击炮机枪向主峰齐射。副团长王凤麟是锯掉一条腿的重伤员,他身残志坚,沉着应战,机智指挥,打败了敌人一次次进攻,一天的时间,也没有攻下山头。晚上,敌人把机枪大炮运到了离马鞍山最近的孟良台和后峪岭上,封锁了所有下山的道路。

第二天,敌人增加了进攻的火力,敌机疯狂轰炸,摧毁了山上所有的防御工事,八路军所有能活动的伤病员和家属,都参加了战斗。冯旭臣老人冒着弹雨,从东峰到西峰,送水送弹,鼓舞斗志,冯文秀在猛烈的炮火中,唱歌,喊话,激励斗志,传递情报,救护伤员。傍晚,敌人占领了两峰之间的凹部位置,两个山头被分割包围,但英勇的战士们固守山峰,誓死不投降。

子弹打光了,就用石头、刺刀、枪托和敌人拼命,战士们倒下了,老人、妇女和孩子也举起了石头,炮火中他们打退了日寇一次次进攻。冯旭臣老人在和女儿搬石头时,不幸中弹牺牲,受伤的冯文秀面对涌向山顶的日军,高喊着“为我们报仇”,纵身跳下悬崖,牺牲时,时年24岁。12岁的孙女冯新年被炮弹炸死,儿媳孙玉兰背着4岁的芦桥,怀抱周岁的平洋,拽着绳子从悬崖上下山时,不幸坠崖身亡,副团长王凤麟身负重伤,浑身是血,他打光了所有的子弹,把阻击枪拆掉扔下山,把手枪里的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

马鞍山保卫战中,冯旭臣一家六口和八路军守山勇士共有二十七人壮烈殉国!

残暴的日本鬼子付出了伤亡200多人的代价,换来的是一座空空的山头,前来督战的32师团参谋长山田大佐也被王凤麟击毙,恼羞成怒的日军一刀劈死了告密的汉奸冯云三泄愤。

马鞍山上的战斗情景并非虚构,有两名八路军战士刘厥兰和王得善在跳崖时,意外被悬崖上的树枝拦住,日寇撤退之后死里逃生,成了这次战斗的幸存者和见证者。他们向冯毅之叙述了最凄惨的一幕:大女儿是被炮弹炸死的,你爱人在抓住布条顺着悬崖下山时,二女儿在娘背上,小女儿在怀里,她们不幸坠下深谷后,二女儿芦桥还没有死,夜里一直能听到她在喊冷,喊渴,直到渐渐没有了声息……被困悬崖的王得善听到这一切却无法救护,只有心如刀绞……

最值得敬畏的是抗日英雄冯旭臣,他曾有过殷实富足的家庭,衣食无忧的田园收入,可当日寇侵略战火烧到家乡的时候,有着强烈爱国思想的老英雄,立刻加入抗日救国的队伍。他不仅自己担任益都抗日民主政府参议长,还支持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参加抗日武装,马鞍山保卫战,他带领一家六口宁死不屈,壮烈殉国,他们的壮举威震敌胆,彰显出了中华民族伟大不屈的精神。1946年5月,鲁中区行署向冯家敬赠了“一门忠烈”的门匾,这块匾,是中国人民抗日斗争艰苦历程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宁可站着死,绝不跪着生”不屈精神的历史见证,如今,这块匾依然完好的保存在淄博历史展览馆中。

抗战八年,冯毅之一家牺牲了七人,在血与火的战斗中,他满怀刻骨铭心的悲痛和仇恨,用血泪写下了大量的诗文:

“我的好孩子/瞑目吧/爸爸要紧握枪和笔/笔写下这血海深仇/枪要让敌人头波血流!”

“父亲苍颜白发/妹妹妙龄青春/妻子忠诚温存/孩子活泼天真/我们决不做俘虏/粉身碎骨/碧血淋淋!”

这些泣血的文字,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愤和心酸,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我们,无法体会战争的不幸和残酷,想想革命先烈一幕幕壮烈牺牲的情景,我们对今天的幸福生活还会有什么不满足呢?

走下马鞍山主峰,沿着陡峭的山路,我们来到了马鞍山战斗纪念馆,一座巨型石碑,矗立在纪念馆东侧的山头上,仰望石碑上“气壮山河”四个大字,不禁让人肃然起敬!1945年7月7日,时值之抗日战争八周年之际,为纪念马鞍山战斗中牺牲的先烈,博山县政府修建了这座六棱形石碑,博山县长毛梓材题写的碑文,讲述了马鞍山战斗的经过:

奇男儿,守空山,频将敌伪截断,飞机大炮山可撼,壮士英风不变!审知军械势悬殊,浴血运石仍抗战,拼头颅,使敌伪惊服,这气节,教人民敬念,山或崩,石或烂,烈士精神终古焕!

目睹马鞍山上一处处抗战遗址,想想当年战斗的惨烈,我压抑着心中的悲愤!几十年过去了,战争的硝烟已在历史的时空中飘散,如今可以告慰英灵的是,我们的祖国已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再也不会接受外来的侵略和凌辱!无数后人踏着先烈的足迹来敬拜他们,是因为他们留下的爱国精神,已成为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永远值得后辈铭记在心,代代传承!

新闻推荐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青州支行与山东省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序号债务人山东威力天地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本金16,999,964.79欠息13,105,529.75其他费用137,790.00担保人企业自有厂房...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