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意深沉 暂解乡愁 ——读房永江先生散文集《弥水情深》

潍坊晚报 2022-03-24 10:24 大字

□秦学民

读罢房永江先生的散文集《弥水情深》,掩卷而思,一位热爱家乡、忠于职守的乡镇文化站长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仿佛看见一股爱的清流,在整本书里,在作者的心灵,在乡村的田野上,逶迤,潺湲。

《弥水情深》的字里行间,的确流荡着作者的绵绵爱意。

房永江爱家乡的山水明媚。香山,听说过吗?不过,此香山非彼香山,这可不是红叶妆秋的北京香山,这是作者家乡青州市谭坊镇一座海拔189米、方圆2.5平方公里的小山。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写了香山的美、富、帅,香山美妙的传说,赞叹她独具的魅力,自信其相形于北京香山而不见绌。

对于自己的母亲河——弥河,作者尤为钟情,一共写下《弥水畅想》《夏日弥河湿地游》《历史名人与弥河》《沂山水韵》4篇。当他终于实现了儿时夙愿,来到弥河源头——沂山天齐湾时,“一份窃喜难以言表,一股暖流在心中激荡,就让我化作这山中的一滴清泉吧,融入这水,伴她远行,邀明月与共,在家乡的村头停歇。”作者的感性与真挚,在此跃然呈现。

他爱家乡的物产丰饶。《弥河银瓜》中写道:“吃弥河银瓜,须双手紧握,拇指用力,轻轻一捏,‘嘭’的一声,便成两开,带着水汽的香便四溢开来……”凡是吃过弥河银瓜的,读到这里,恐怕都会口舌生津,会心一笑。生动的笔触,基于真切的体验,源于深情的爱。

他爱家乡的先贤遗迹。他写“曾辞温饱”的王曾,写“癖在山水”的赵秉忠。史上,潍坊属地考取文武状元者计有11名,王曾、赵秉忠都是出自青州郑母。王曾又是“连中三元”,山东唯一;赵秉忠的状元卷在上世纪80年代被发现,是举世珍宝。这些,着实令乡人自豪。作者身为同乡,不仅欣于分享这份荣耀,且不忘运思成文,彰往哲德业,继先贤遗风,其心可珍。

他爱家乡的亲朋师友。他在《母亲的坛坛罐罐》中写道:“我对母亲的追忆,是那一件件琐碎的生活小事,散发着母爱的温馨,像涓涓细流滋润着我的心田,哺育了我的成长。”的确如此,我们都爱自己的母亲,但是回想起来,却没有多少大事可言,母爱之情都寄于日常琐碎之中。我们就是这样在曾经年少的时光里,于细微间,于无声处,安享母亲的恩泽。

他追怀自己读高小时的班主任武老师。武老师的“甜瓜论”充满哲趣,他舍得给生病的学生买两个热烧饼吃,在那个年代难能可贵。在《我的老师》中:“是他打开了我心灵的窗户,让我扬起远航的风帆。”作者写此文时,武老师已经作古。我也当过老师,深感当一回老师,能够赢得学生如此看待,此生足矣。

他爱家乡的日新月异。“十里花街,百亩市场,千户经营,万亩基地”,青州现已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给家乡人民带来了深厚的福祉。作者为“东方花都”深情地“唱”出《万紫千红总是春》。

一座以青州市花“仙客来”为蓝本的雕塑,在作者的眼里,“如皇冠、似烈焰,新雅飘逸,高挂云端,娇艳欲滴,红透蓝天”。这岂止是赞美一座雕塑,这是对勤劳智慧的家乡人的赞美,是对家乡美好未来的无限憧憬。

我和房永江先生的家乡都在弥河东岸,虽分属临朐、青州,但却相距不远,方言习俗基本相同。因此,读房先生的书感到格外亲切。只是早早离开家乡,常年在外生活,对家乡以及周边的地理环境、人情物事,或略知一二,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印象比较粗疏模糊,就像一幅山水画,只是勾勒了线条,却无皴擦点染。读了《弥水情深》,我对家乡的了解更具体了,印象更清晰了。

除了爱的表达之外,《弥水情深》的语言艺术也值得称道。比如《五月情思》中:“麦收,对于庄稼人,是一年当中的大事,很像一个将要临产的孕妇,既幸福、又不安。幸福——是因为收获带来的喜悦,不安——是对潜在风险的担忧。”《六月听雨》中:“大旱年头的雨,是最有派头的。有时候风声鹤唳,阴云密布、电闪雷鸣,就是‘干打雷不下雨’;有时候造足了下雨的阵势,结果噼里啪啦下不了几个雨点子,就鸣锣收兵了。”这些描述譬喻贴切,置词精当,妙趣横生,没有长期的笔墨历练,没有细致的观察体验,没有浓郁的乡村情怀,是难以为之的。

2022年正月初七,上班的第一天,我便收到了《弥水情深》一书,读之颇有幸会之感,宛若回乡一游,暂解乡愁。

◤房永江著散文集《弥水情深》。

新闻推荐

用“好品”叫响“潍坊造”

青州花卉□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刘伟/文王晓光/图好客山东人,好品山东造。近日山东省公布了首批“好品...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