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遗疏仍未忘国

潍坊晚报 2021-12-26 09:18 大字

邢玠73岁时去世,临终遗疏数千言,涉及破党、用人、发帑、罢税等。后人为纪念他,在青州城南的将军山南侧建了一座将军亭。万历皇帝下诏,赐邢玠加少保,赠太子太保,赐御葬于青州城之东南角云门山东麓。

73岁病逝于家中后人建将军亭纪念

万历四十年(1612),73岁的邢玠殁于家。邢玠临终遗疏数千言,涉及破党、用人、发帑、罢税。

邢玠病逝,举国悲恸,万历皇帝下诏,赐邢玠加少保,赠太子太保,赐御葬于城之东南角云门山东麓,即今青州云门山街道的扈家庙村东,祭葬如例。据说,大墓陵园占地200多亩,墓道长百米,有御碑、华表,石人、石马、石羊、石像矗立在两侧,威武壮观,有大学士叶向高为之撰写的墓志铭。

青州城南的将军山南侧有一座将军亭,是后人为纪念邢玠而修建的,亭上题写对联:“晨耕暮读太淑女红铸名令,西抚东征柱国戍边塑藩邦。”寥寥数字,记述了邢玠从家教成长,到转战边塞的人生轨迹。“文革”时期,邢玠的陵墓被毁坏,后来又多次被盗,已经不复曾经的威武肃穆,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然而,人们不会忘记这位英雄,为表彰邢玠抗倭援朝,他当年用过的盔甲和朝鲜折扇以及诗稿原件等,现在分别存放在山东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

近几年,当地政府在将军山附近的森林公园建成了集生态文化休闲于一体的邢玠园。人们在园中漫步,徜徉在青山绿水间,便会看到邢玠的生平简介。

援朝御倭战争前,邢玠的军事实践主要是治兵西北和戡播之役,而在援朝抗倭战争期间,则形成了系统的军事理论与实践。这期间,他就有关调兵遣将、运输粮饷等诸多事宜的建言之策,都及时上奏明廷,且得以批复与准允,有关邢玠的东征奏议被称为《经略御倭奏议》。

《明神宗实录》对其作出评价:玠为人易直,能肩艰钜,卒以功名终。树声海外,殆鲜其俦矣。

邢玠历任40年,大半在边防。益所谓积劳之臣也。播事则议抚,东事则议战,虽功效不同,而其谋略为世所重云。

其父临终教子尽显家国情怀

邢玠一生功业不凡,追溯其父母对他的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青州博物馆现珍藏有邢玠父母墓志《明诰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西冈邢公暨配累封一品太夫人郑氏合葬墓志铭》,是由后来官至工部尚书的青州人钟羽正提供行状,前内阁首辅王锡爵亲自撰文的2900字的鸿篇巨制。志文除去少量光宗耀祖的封建人臣的时代局限性思想外,几乎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从中可以看出,邢镔、郑氏夫妇壮怀激烈,深明大义,以身示范,教子有方,尤以临终教子、临战励子发人深省。这是邢氏家族留给邢玠一生的财富,更是留给青州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墓志记录了邢镔临终教子的宝贵言辞:“因执司马手,慨然曰:‘吾素以义概为闾里先,庶几寸树,以佐公家之用,今已矣。汝他日在事、殉国、捐躯,勿忘吾言。’又言:‘处世惟乐善为最。与人交,宁负亏,勿亏人。’司马泣而书之。”

这是报国情怀的真切流露,更是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这临终教诲,直入肺腑,刻骨铭心,深刻影响了此后邢玠数十年的宦海人生。邢镔临终教子,一介布衣以他有限的知识迸发出如此有高度的见识,其气节胸襟,赫然可见。这是一个典型的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仁人志士,临终教子,灌输给邢玠内心的恰是砥砺奋进的强劲动力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正因如此,邢玠避免了名落孙山、老死场屋或仕途坎坷的命运。可见,邢玠成功人生的根因早已寓于父母施教中。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在父母教诲激励下,少年邢玠“志操不凡,作文闳大”,他始终胸怀天下,以治国安邦为己任,终于将自己锻造成了国家的栋梁之才。

如今,回顾邢玠一生功绩,令人慨叹不已。要说还有些许遗憾,那就是英雄一生都在为国操劳,未得闲暇,而他从小饱读诗书,以文进士晋身,与其他文人一样,喜欢舞文弄墨,若上天再给他一些时间,相信他归乡之后,会在文会儒学、诗词歌赋方面有更多的建树。邢玠戎马生涯的空闲亦作诗若干首,遗憾的是,因为常年南征北战,生活不稳定,留存下来的并不多,其中《谯楼》诗便是在军事要塞写的,诗曰:

层楼高耸逼青空,

独凭危柱四望雄。

乡井有山分远近,

高低无亩不南东。

圣明有道遐迩静,

边激多闲道路通。

塞上只今烽火息,

绿苔长满望夷宫。

新闻推荐

潍坊市司法局荣获全国“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集体”

本报讯(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宋树云)近日,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印发《关于通报表扬组织宣传人民调解工作先进...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