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藏村镇”的产业振兴密码 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找准产业是关键

齐鲁晚报 2021-09-30 05:44 大字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许建立李静田汝晔整理

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 鲁西平原崛起

“耿店奇迹”

20年来,聊城市茌平区耿店村的“热闹”让周围村庄的人们眼馋,一座座高标准大棚、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100多名“棚二代”返乡创业,还有很多外乡人来村里的大棚打工。

耿店新村党委书记耿遵珠说:“在耿店,有两件事很重要,一是实实在在挣钱,二是高高兴兴上楼。当村干部难,乡村振兴不是敲锣打鼓得来的,是踏踏实实干出来的。”

20年来,耿店村的发展堪称“平原上的奇迹”,也形成了一套可学习、能推广的“耿店模式”。在乡村振兴的路上,产业兴旺、人才聚集的耿店走在了前列。耿店村全面振兴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通过激活内生动力有了比较厚实的集体经济。对于新农村建设,村民主动上楼、乡村治理有效的耿店同样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样本。

山东省革命老区建设促进会在一份调研报告中提到,大量先进村的事实说明,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就看“领头羊”。所以,推进老区脱贫致富、乡村振兴最关键的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耿店村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潍坊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 “金盆底”成了“聚宝盆”

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盐碱滩,丰收曾是当地村民的奢望;这里河网密布、水道纵横,十年九涝的自然环境曾让很多村民离开。但是,现在完全变了。初秋时节,走进潍坊寒亭区海水稻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一场“海水稻革命”正在发生。

稻花正香,丰收在望。2019年以来,海水稻项目的到来,改变了寒亭区禹王湿地内几百年来的农业模式,而且成为全国面积最大的海水稻种植基地,盐碱地也成了丰收田。

西官亭村位于海水稻示范区的核心位置,海水稻项目彻底“救活”了这座洼地村庄。对于西官亭村来说,等了几百年,机会终于来了。海水稻的种植,让“金盆底”真正成了“聚宝盆”。

还是那几条河,还是那一片湿地,但长的仿佛就是“金果子”。那些田间小路和地头,沟沟叉叉的水面,也变得金贵起来。

济南章丘垛庄镇西庵村: 金银花开出致富路

在济南章丘区垛庄镇,有这样一个村庄:全村200多户人姓“部”,是济南乃至山东少有的单一姓氏村庄。这就是西庵村。近年来,西庵村也乘着发展的东风,探索通过金银花种植走出一条致富新路,实现美丽蝶变,而这些变化的带头人就是部明峰,一位奔波于济南市区与章丘乡村的“新农人”,他的上班节奏可谓乡村版的“双城记”。

西庵村的姓氏文化也得到了不少民俗研究者的关注,成为调研报告、论文论著的一部分,让西庵村的文化存在感越来越强,这也为乡村文化振兴奠定了基础。

作为“小村”的西庵,正在想办法加快发展的脚步,跟上镇里“花样垛庄”的节奏。与西庵临近的几个村庄,也招引来了一些乡贤能人,山乡正在“聚变”。西庵不缺绿水青山,不缺山乡文韵,摘下贫困村和组织涣散的帽子后,西庵的未来更美好。

潍坊青州黄楼街道: 每卖10株多肉,6株来自青州

呆萌的姿态、多彩的颜色、形态各异的造型,再加上养护方式较为简单,让多肉这种“治愈系萌物”逐渐成为上班族办公桌上的新宠。不过,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城市男女们办公桌上摆着的多肉,大部分原产地都是来自山东青州。

据统计,青州多肉植物存养量超过8亿株,销量占全国总销量的60%左右。也就是说,全国每卖出10株多肉植物,其中就有6株来自青州。

在黄楼街道,花卉产业已经形成一个完备的链条,各个环节连接十分紧密,生产、销售、科研、流通、服务全部融合在一起,直接带动十多万人就业。

回顾当地多肉产业的发展历史,青州也曾经历了一个爆发式增长的阶段,前期多肉巨大的利润曾给当地种植户带来了巨大红利。这几年,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多肉市场,多肉产业也进入了一个成熟稳定发展期,价格波动小了,虽然利润不像之前那样大,但市场体量更大了,加上电商助力,多肉的销路更宽、销量更大了。

随着多肉市场越来越细分,客户需求越来越精致化,多肉产业精品化、差异化种植,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销售理念在当地已经成为共识,产业体系也初具规模。未来,多肉产业仍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随着年轻血液的不断加入,未来青州多肉产业将有更多的可能性。

临沂市临沭县柳庄: 滨河村落藏着“柳编之都”密码

杞柳,一种柳属灌木,多用于柳编。作为“中国柳编之都”的临沂市临沭县,其成长密码就藏在柳庄,一个沭河东岸的村落,庄亦柳名,人亦柳姓,村民们靠编织柳制品走上了致富之路。杞柳喜沙壤土、河滩地以及近水的沟渠边坡。濒临沭河的柳庄,满足杞柳生长的全部所需。

“编筐编篓,柳毅传,拿到街上就卖钱。”这句世代相传的顺口溜,是柳庄人因柳立村、因柳兴村的历史简述。随着产业发展,源于编制家用器具的传统柳编,已发展成文创产业。上规模、进园区,加工户变成产业工人,是临沭柳编产业新常态。

据临沭县商务局统计,2020年,该县柳编出口企业达372家,全产业链实现产值176亿元,柳编工艺品出口额16.11亿元,同比增长10.1%,占全县出口额的45.8%,占全国柳编出口额的三分之一。这样重磅的数据,背后是当地不遗余力的产业扶持以及临沭柳编人如杞柳般的韧劲。

威海文登区大水泊镇: 20多名教授专家“落户”村庄

大水泊镇,位于向海而生、面海而兴的威海市文登区。

这个拥有4万多人口的胶东小镇,自2017年到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包括“设计村”“漫画村”“康养村”在内的20多个村启动了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建设,建成了集琴棋书画、诗酒花茶、歌舞影媒为一体的文化集群。20多名国内外知名博士、教授、专家汇聚于此,吸引了400多名高层次人才作为“新村民”落户村庄……在改变村容村貌、带动产业发展的同时,他们也为大水泊镇带来了新文化、新思想。

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威海设计谷创始人李久太打造的设计谷建成后,一批国内设计师、设计机构闻讯而来。多相工作室、朴素工作室等4家设计工作室正式入驻,中国建筑设计院副总建筑师曹晓昕、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宋晔皓等20多名顶尖建筑设计师在此安家。

“漫画村”瓦屋庄村也是设计师们打造的颇具特色的农村“社群空间”和“文化名片”之一。漫画相对来说是一种易于被大众接受的艺术形式,通过文化作引领,让更多的新乡贤和创客来到这里,一起来建设大水泊镇。

威海文登区口子李村: 八粒小参种长成百亿大品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威海市文登区口子李村的村民全指望300亩耕地过活,种玉米、小麦都难以达到高产,人均年收入只有二十几块钱。

直到1981年,口子李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水的岳父王继振从烟台医药公司得到的11粒西洋参种子,种子的珍贵性不言而喻,王文水和岳父二人吃住都在参棚旁,坚持了30多个日夜后,有8粒种子发出了鲜绿的小嫩芽。王文水认为,这说明文登的气候和土地可以种出西洋参来。

从8粒种子到百亿产业,王文水用40年的时间,潜心钻研西洋参种植加工技术,带领8000名农民摆脱贫困,口子李村已然从当年的穷山沟村走上了小康之路。如今,口子李村以“参”为业、靠“参”发财,在中国的西洋参市场上,每10颗西洋参就有6颗来自文登,文登西洋参种植规模越来越大,其品牌价值达到116亿元。

滨州无棣县小泊头镇: 小渔网“撒”向大世界

在小泊头镇任庄村,村民手中一条条渔网生产线编织着另一张大网,遍布小泊头镇的大街小巷、村村户户,靠着这张大网,连接了镇上的2万多人,放眼整个小泊头镇,成规模的渔网加工企业有160多家,各类渔网机器4400多台,全镇年产各类渔网产品高达36万吨,小泊头镇也享有“中国渔网第一镇”的称号。

小泊头镇地处禹疏九河之域,缺田少地,“靠河吃河”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当年,老一辈人为了养家糊口经常外出打鱼,用的是河北一带的渔网,后来为了节省成本,村里的人开始跟着白洋淀的人学习织网技艺,自己买线在家织网。

现在,小泊头镇的渔网产业链不断拉长,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装扎,到物流配送、销售出口形成了一条龙的完整产业链条。全镇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妇孺稚童,从事捉边、补网和装扎,都能跟渔网搭上边,小泊头镇也在渔网行业形成了“有水必有网、有网必有泊头网”的名声。去年,凭借小小的渔网,全镇渔网产业织出了70亿元的总产值,小泊头镇年人均增收能有1万元,靠渔网致富也不再是传说。

济宁邹城郭里镇高李村: “状元村”走出70多位硕士博士

济宁邹城郭里镇高李村,这个占地面积750余亩,居住着3100多人的村庄,走出了1位院士、13名博士、60余名硕士、700余名学士以及大中专院校生,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学习,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也改变了村子的命运。

培养孩子,是比攒钱盖房子更重要的事情。这些父母,大多没有学历,但他们知道院士很厉害,知道知识改变命运。

对于这些走出去的“状元”,父母就是第一堂课,身边的榜样就是第二堂课。前者告诉他们当下的生活;后者告诉他们未来的天地。他们并没有比别人更聪明,他们身上比别人更多的是求学欲。在这些孩子身上,形成了一种文化自觉性和自律习惯。

高李村能够走出这么多“状元”不是偶然和巧合。高李村文化底蕴深厚,学校教学更是“硬核”。一个人影响一家,一家影响两家,一代人影响几代人,榜样的力量润物细无声。

人才是高李村的特色和宝藏。读书带给这些农村孩子人生蜕变,个人命运改善了,家庭的命运也在改变,随之高李村也在改变。这些孩子有的用自己的力量反哺乡村,有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这些“状元”带给高李村的是更多的外界信息,更是一种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乌南村: 被草编兜改变的“工资单”

淄博市桓台县起凤镇乌南村草编综合服务中心的档案柜里,有几本A4纸装订的工资单,手写的名字,红色的手印,格外引人注意。

3本工资单,1年时间,300多村民,这不是冷冰冰的数字,小小工资单里可见大民生。

工资单,成为乌南村草编事业的缩影。它记录着乌南村一年来草编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集体收入3万多元到20万元的巨大转变,记录着乌南村编织的水果兜走上国际市场,记录着乌南村村民物质和精神的“双丰收”。

这背后下足了实功夫和硬功夫。它既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小工资单,也是乡村创业致富的大工资单。每一笔数据的变化,算的是一个村子的幸福指数。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细心、用心和真心,乌南村的工资单会越记越厚,日子会越来越红火。

新闻推荐

风雨无阻送信16年翻山越岭19万公里 青州步班邮路投递员孙吉刚坚守山区

今年45岁的孙吉刚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青州市杨集邮政支局的一名邮递员,他用双脚在悬崖峭壁上蹚出了一条步...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