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陶牛迎新春
青州的许兆剑是“玩泥巴”的高手,他利用本地沙土将青州砂陶技艺予以发扬和传承。1月27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35岁的许兆剑用时两个月创作出砂陶作品《卧牛望春》,寓意牛年意气风发扬帆起航。
□文/图潍报全媒体记者郭超
制作工序繁琐,历时两个月才完成
1月27日,在青州市偶园非遗传习坊——忆艺坊内,一袭中国风打扮的许兆剑正用笔尖轻触刚刚制成的砂陶作品《卧牛望春》。与其他砂陶作品的暗沉色彩不同,这件作品散发着淡淡的金属色调,不禁让人眼前一亮。牛身高、身长各20厘米左右,头部向左扭转望向远方,似乎做好了随时腾跃而起的准备。
为了将中国人民砥砺奋进的精神通过“卧牛”表现出来,他数次到当地史料馆查阅文献资料,一遍遍观摩、测量数据、修改,仅构思环节就花费了不少心思。陷入瓶颈时,是儿时见到的老青州市火车站标志性雕塑“卧牛”,为他注入了灵感。
选泥、筛泥、搅浆、醒泥、陈腐、修细节、整体调整……谈起《卧牛望春》的制作过程,许兆剑表示,这件用青州沙土制作的砂陶作品,仅工序就需要七八道,历时两个月才完成制作。
今年35岁的许兆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国画专业,自幼受画家父亲许振悦的影响,爱好国画。国画与玩泥看似不相及,但在许兆剑看来,这两种技艺是相通的,同属于造型艺术。而真正让许兆剑下定决心走这条路,源于参观早期青州市香山汉墓出土的大量陶艺文物,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打开了许兆剑的眼界,他决定在这方面有所突破,并成为青州砂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利用副业收入支撑,“烧钱”上百万元
许兆剑介绍,青州沙土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泥质细腻,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还能在烧制过程中将氧化铁还原出来。而他在制作过程中,坚持使用传统工艺,不添加任何化学成分。
回忆起制陶初期的情景,许兆剑仍历历在目。制陶工序不仅环环相扣,而且与温度、湿度、水质等自然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为了达到理想效果,许兆剑在试验初期,烧了砸、砸了烧,眼看着砸烂的砂陶试验品堆积成山,成本却在不断增加,他不得不兼职干起了艺术培训工作。
“不得不说,这项艺术有其不确定性,我也记不清砸了多少了,赚点钱就想投进去。”许兆剑说,5年来,他至少已经“烧”进去了一百多万元,而他也终于做出了理想的砂陶,茶具、炊具、餐具等艺术品也开始走进市民的生活。
“真不希望好不容易研究成功的青州砂陶技艺再次失传,我希望它能一代代传承下去。”许兆剑对记者说,青州砂陶是一项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非遗项目。他希望在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过程中与时俱进,更要与市场密切接轨,同时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了解和传承这项技艺。
新闻推荐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潍坊青州的小伙小周(化姓)在这一年里经历了挑战,也收获了成长,他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为自己的20...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