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传》脱稿随想 孔祥秋

济宁日报 2020-12-26 08:52 大字

当我敲下《李清照词传》最后一个字符,正是黎明。这黎明,是在刚刚到的四月。的确,正是最美人间四月天。那里有太多目不暇接的惊艳,却难以让人的情愫有所归依。百花渐渐退隐,舍去了万紫千红,收于一树一枝一朵,更能在疏朗中专心所爱,用情于那一抹颜色。

相对于狂欢的三月,我更喜欢这四月的静谧,雨将稠密,丁香花渐开。

这四月,戴望舒就爱了雨巷,爱了那撑着油纸伞,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花也是我的喜欢,尤其这初四月那轻愁点点的蕾,那淡淡的紫,染你慵懒的寂寞。而那浅浅的纹裂,似乎少年顽皮时的疤痕,有隐隐的痛,更多是了无尘泥的快意。

丁香,是轻愁,更是清欢。

以前在诗文里读了,以为这只是江南的花蕾,我也就常常望向南方,想那首《雨巷》。

这个四月,我依然望向江南,那里有一个女子的背影,旧的衣裙,是落花的颜色,渐远渐更南,渐南渐更难。

这个四月,我没了往年的那份宁静,无法从李清照晚年的孤苦中抽离。那种想哭的感觉,一直充盈着我的身心,让我这小小的感想也写不成顺畅的段落,时断时续,像雨的情愫。

说实话,李清照是我少年时代的女神,尤其初读她《常记溪亭日暮》,感觉那是多么快乐无边的少女光阴,以后的日子也必是一路花开。而那你侬我侬的爱情,也让我爱了书香茶香。

书和茶,成了爱的圣物,我很崇敬地放在心中。

纳兰容若不是也这般爱着么,他在清朝的光阴里,爱着遥远的大宋。

然而措手不及,满心喜欢品读李清照的时候,才知她和纳兰公子是一样的凉,凉到了人心。她还更多了悲,失家失国的大悲。

纳兰容若的凉,是一场西风,还可以让人闪躲。而她的凉,竟然这么刺骨,穿过千年的光阴,依然让我无可躲藏。

我的小城,西边可望青州,东边相邻莱州,都是李清照当年的城。青州,是她最美的爱情时光,即便莱州,也不过是小小的寂寞。她和她的明诚,依然是书香茶香的暖意。

站在两城之间,总觉她的日子足以美好,伴了诗词,伴了金石,一城一城,写着她命运的册页。这,也是她一生的全部。想把她的幸福看得更透的时候,才知道我错了。

她在南宋北宋的夹壁里挣扎,哪有这么多的美好?是我将她的北方,想成了她的一切。

北方,只是她的半阕清欢,她还有南方,她的半阕悲愁。

李清照的愁,也知道一些的,限于少年时对她想象的美好,我是不想更深刻地读她,就像不想深读纳兰容若和仓央嘉措。把他们最大可能地珍藏在温暖的时段,就算有凉,也只若这四月的凉,是向暖的行走,而不是深秋那无可挽回的寒冷。

可是沾染了他们的文字,真的在劫难逃。不得不望向江南,任我千般不甘,那毕竟是她真真实实的一段岁月。

望向江南,不管在几月,都已经没有了一点悲愁。当下的江南,太美了,是最旖旎的诗情画意所在。

这,不是李清照的江南。我只能用想象,在岁月深深的荒草里,寻觅她的印痕。

或许一朵花的绽开,就是她的一声叹息;或许一棵草的摇曳,就是她的一缕乡愁。更可能一杆枯枝的折断,就是她绝境中的悲恸;一滴秋虫的哀鸣,就是她挣扎里的呼唤;那乌江的声声怒涛,应该就是她家国之志的呐喊了。

欢的江南,让我更懂了愁的李清照,在越来越深的怀念里,对自己生出诸多的恨来。

她少女的活泼,让我恨不成邻;她汴梁初嫁,让我恨不能贺;她向远漂泊,让我恨难相送;她江南的无奈,让我恨不能助;她默默归去,让我恨难凭吊。

我知道她是在苦寒中离开的,瘦衣着霜,抱憾而去。但我依然在这四月里,在这百花渐去的四月里忆念她,愿她归去的路,是一季的宁静,再无霜寒。

可不管她是哪个季节离开的,我相信她会回来。百花渐去的四月,她会随了一年的花潮回来,不再是那菊,是四月青青的荷,清清卓立,在水照影。那水,是她的老家百脉泉。

在万千芬芳中选择了李清照,让我放笔文墨,纵情词章。虽然每每敲击键盘都指尖发抖,总有力不能及的感觉,但终是倾心而爱。我,无悔。

无数个不舍昼夜的追寻,今天可以关上电脑,为自己这份情怀找一处栖息。

此刻,我就像一个旧时光里的背包客,夕阳渐沉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个客栈,看着那高高的栅栏门扇吱吱呀呀地敞开,长途的疲惫和非家却又似家的安详,让我激动不已。一夜无梦的酣睡,真是痛快淋漓。

这是我的第一部李清照词传,但决不是最后一部,我将用我更多的文字,解她的愁。愿她的生生世世,如这绿肥红瘦的四月,不喧闹,不颠簸。这,是我此时的祈祷。

《李清照词传》孔祥秋著太白文艺出版社

粤梅摄影

煮 雪烹茶

新闻推荐

陌陌上冒充美女 骗“男友”五千元 男子李某随机物色目标,甜言蜜语设下桃色陷阱

临朐男子李某一直没有固定工作,手头没钱,动起了在陌陌上冒充美女行骗的歪心思。期间,青州男子张某上钩,在李某的甜言...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