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农村“沉睡资产”活起来
海水稻种植基地。(资料图片)
□潍报全媒体记者石莹
日前,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揭牌暨全省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签约仪式在济南举行,山东农交中心被颁发山东省首张农村产权类交易业务许可证。
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位于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前身是2014年经省政府批准设立的齐鲁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作为全省开展农村产权交易的省级权益类交易平台,山东农交中心初步搭建起省、市、县、镇、村五级协作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体系,在全国率先推出“交易鉴证+抵押登记+政策担保+风险补偿+风险缓释+不良处置”的农村产权交易与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服务模式,该模式已在省内的邹城市和青海省海东市、甘肃省张掖市等地进行了复制推广——农综区先行先试,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探路子、建模板、创经验的发展内涵,由此可见一斑。
在先行先试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为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繁荣提供持续动力,截至目前,山东农交中心市场服务规模突破92亿元,累计开展各类农村产权交易超过65.9亿元。
钱从哪里来:首创农村产权交易与农村金融服务融合模式
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是潍坊作为农业大市的使命担当,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打好这场持久战,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又要真金白银硬投入。长期以来,由于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缺乏统一登记机构、各类农村产权难以纳入银行抵押物范围、抵押物价值评估和处置两难、金融机构对于开展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业务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备受制约。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向农民及农业经营主体放贷的风险大、成本高,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敢轻易冒险。贷款风险大,是因为农业抗风险能力弱、农村地区信用基础薄弱、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抵押担保能力弱;贷款成本高,是因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单笔贷款额度小,金融机构要为此耗费更多的人力和运营费用。
而随着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发展壮大,农村对扩大生产经营、提升农业生产设施等方面融资需求日益增强,面对“三农”融资困局,如何“破题”?
“农交中心的总体思路是: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激励金融机构投放贷款的积极性;开展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增强农村抵押融资能力;发展普惠金融,引导金融机构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三农’领域的效率和水平。”山东农交中心总经理王菲介绍。
基于此,山东农交中心立足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基础,全面提供交易鉴证、抵押登记等配套服务,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交易鉴证+抵押登记+政策担保+风险补偿+风险缓释+不良处置”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机制——“纸上产权”变“真金白银”,农村产权真正成为老百姓手中可交易、可变现、可抵押、可融资的有效资产。
农村“沉睡资产”被激活,打通了资本流向农业农村的关键通道,农交中心开出了一条农村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路子。
以青州市花卉产业为例。随着近年来花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农户新建大棚、原有大棚改造升级、购买农资产品等所带来的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充分发挥潍坊市农村产权抵押登记机构职能,联合山东省农业发展信贷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潍坊管理中心、青州市农村商业银行推出青州花卉产业集群抵押融资产品,由山东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办理大棚所有权抵押登记并出具他项权证,农户以他项权证作为反担保措施由省农担潍坊管理中心进行政策担保并给予省财政贴息,高密市农村商业银行作为受理银行进行贷款投放。截至目前,青州市农商行累计发放花卉大棚贷款410万元,贷款基准利率4.35%-4.85%,省财政贴息3.175%后,农户实际承担的贷款利率仅为1.925%。
原先农户手中“看得见摸不着”的大棚所有权,价值充分显化,解决了农户融资无抵押物的问题,同时打消了金融机构公司风险顾虑,还大幅度降低了农户融资成本,一举多得。
用在刀刃上: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在农业农村方面,金融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要落在培育产业、致富村民上,解决了“钱从哪里来”,还要将钱用在刀刃上。
低成本获得扩大生产经营所需资金,这正是农村产权交易能发挥的作用。不少农业业主由此摆脱了融资困境。丽珠源种植专业合作社主徐林收深有体会:做农业前三年投入大,还基本无收益,让他陷入资金周转难题。今年春天,他用土地流转经营权向当地农村商业银行成功申请贷款1950万元,利率低、放贷快,让他没有耽误采购苗木、更换农机等生产大事,“产权抵押,迅速有效地解决了我们的融资难题!”徐林收说。
同样受益的还有“海水稻小镇”项目,这是集万亩海水稻示范种植基地和海水稻大米及深加工产品的研发、生产、物流和品牌推广为一体的产业基地,农交中心主动靠前服务——积极参与“海水稻小镇”土地流转交易项目工作,始终秉承服务“三农”的社会公益职能,为交易双方开展咨询、挂牌、交易、签约、鉴证等一条龙专业化服务,并严格把控交易环节,确保交易全程公开、公正、规范操作。在充分征求街道、村委意见后,决定以村为单位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再由土地股份合作社统一对外流转。
寒亭区16个村,通过规模化整合和流转,增加了集体有效耕地面积,有效土地增值率接近20%,当地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价格翻番,老百姓实现收入翻倍的同时,平均每年为村集体增收超过50万元——通过市场机制达到资产收益帮扶的典型案例由此诞生。
想方设法减轻借款主体融资负担,切实提升交易的频率和活跃度,农交中心不断完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管理办法、业务操作细则等规则制度,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大棚所有权、农村集体股权、水域滩涂养殖权、农村经营性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住房财产权共6项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业务。通过厘清入市资源,畅通入市渠道,土地增效、农民增收、集体经济实力增强、产业升级的新图景愈发清晰。
延伸服务链条:以平台支撑,用制度保障
打破藩篱创新路的背后,是农交中心坚决贯彻山东金融资产战略部署,聚焦主责主业,盘活农村低效、沉睡资产,开辟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渠道的积极探索。
解决了“三农”融资难题,金融风险如何控制?纵观农交中心的发展模式,根本思路是应用金融科技等手段,以平台支撑,用制度保障。
农交中心研发了统一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信息管理系统,为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制度的落实以及相关业务的开展提供了平台支撑——这种农村产权交易与农村金融相结合的服务模式,成为全国第一个股份制、第一个被赋予抵押登记权、第一个管理农村产权运作基金、第一个实现农村产权交易与农村金融服务融合模式的农交平台。
农交中心严格把控交易环节,确保交易流程公开、公平、公正,出具的“交易鉴证书”权属清晰。在潍坊市委、市政府授权农交中心作为全市统一的农村产权抵押登记机构基础上,不断深化与银行、担保公司等金融机构的合作,强化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
增加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供给,延伸服务链条是完善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举措。农交中心充分发挥平台整合优势,结合农村产权交易需求,引入银行、担保、财会、法律、评估、保险等专业机构,为农村金融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产品,加速服务链条延伸整合,逐步将农交中心打造成为以农村产权交易为基础,以农村金融服务为核心,以多种配套服务为支撑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吸引了更多市场主体参与,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金融机构面向“三农”放贷的“兴趣”和“胆量”也变大了——
截至2020年11月底,累计完成抵押登记业务3871笔,支持贷款金额16.3亿元;累计完成风险资金池业务195笔,支持涉农贷款9.8亿元。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潍坊市积极探索以市场化方式来解决“三农”领域投入大、周期长的问题,“以土生金”,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新动能。
据了解,农交中心是农综区以创新为核心,种好国家“试验田”的创新实践。农综区在落实国家交给建设任务基础上,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农产品检验检疫方面,推行入区货物预检验制度,实现了出口鲜活农产品、大宗低风险食品农产品“即报即放”;检验检疫行政审批管理方面,进一步简化流程,实现企业备案全程电子化;试行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核准”实施“审批改备案”改革,业务办理时间从原来的10个工作日以上缩短至当日办结,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着眼于为全国农业开放发展探路子、建模板、创经验,农综区正把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锻造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主引擎”,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新闻推荐
11月22日,“童心筑梦爱我中华”全市青少年朗诵大赛总决赛在潍坊锦华学校落下帷幕。经过为期两天共计四场的激烈角...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