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方式促进文旅融合
近年来,潍坊市把促进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探索景区发展的有力抓手,全力构建文化旅游共建共享新局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全域旅游发展的特定背景下,进行科学规划与生产性开发,将非遗资源有效地转化为旅游资源,有选择、有适度、有成效地推向市场,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依托各地特色文化探索文旅产业发展
青州古城是国家5A级景区,城建历史两千二百多年,依托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非遗资源,建设了集非遗展演展示、互动体验、创意研发、交易交流、传承保护为一体的非遗文化聚集区,活态传播区域文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目的地。
青州市在古城内建设了非遗一条街,50家创意产品展示店、青州非遗传习坊等多个非遗综合性专题博物馆、展示厅。同时,以“政府买单群众受益”的方式成立了青州非遗艺术团,将具有表演性质的体育竞技、民间传说、说唱、曲艺等颇具本地民间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在古城古街上进行常态化表演,全年演出700场次以上。吸引游客从2018年的750万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813万人次,2018年以来每年带动经济效益超过15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新热点。如今,踢花毽、唱鼓书、扑蝴蝶、撂棒槌……非遗展演用这种常态化的方式,走进广大市民当中,成为了青州古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风景秀丽,文化和旅游资源极为丰富,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延续的同时,开创了“资源融合内涵植入主客共享”的非遗赋能全域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了文旅融合“青州样板”。不但推进了全域旅游的纵深发展,更使非遗保护工作进入了科学、规范、系统和协调发展的轨道。
昌邑市齐西古村对村内的3条古道、6条胡同、52座古建筑进行保护性修缮,新建了十多个特色非遗文化展示馆。古村景区注重进行文化的深度挖掘,让居民在享受环境变化的同时,充分感受齐西古村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现在全面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量近10万人次。
在“凤城”高密,姜庄镇作为被收入首批国家非遗名录的扑灰年画、泥塑的发源地,投资2亿元建成了集民间艺术制作展览、观光体验、产销服务于一体的产业基地民俗民艺村,在有效保护传承非遗项目的同时,带动了姜庄镇文旅产业的繁荣。
打造非遗聚集区“十笏园路径”大获成功
十笏园非遗空间是潍坊市建设的第一个市级非遗聚集区,是集项目展示展演、民众休闲娱乐、产品交流交易、文化创意研发、非遗传习研学等多功能于一体,具有持久和鲜活生命力的非遗传习传播综合体、文化旅游消费目的地。
自2019年8月开馆以来,十笏园非遗空间已开展各类非遗研学、传习五十余场,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的近万名学子前来体验参观学习,并通过非遗嘉年华、重大节日及周末等开展免费体验、讲座等活动,累计参与游客、市民、学生等二十余万人次,带动消费120万元。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在十笏园非遗空间的的带动下,十笏园文化街区充分挖掘潍坊本土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坚持“四向”理念,搭建“五大平台”,构建“7+格局”,建设“十大中心”的“45710”模式,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十笏园路径”。
近年来,潍坊十笏园文化街区在“45710”路径的引领下,每年举办书画展览、体验活动一百二十余场,旅游人数达六百余万人次,带动街区文保单位收入实现年均60%的增长。目前已吸纳集聚孵化五百余家文旅产业商户,带动就业3万人以上,年均拉动街区商户文化旅游产业交易额5亿元以上,成为带动潍坊乃至全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潍坊十笏园非遗空间的成功建设,对提升潍坊乃至全省的非遗保护传承、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接下来,潍坊市将继续秉承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非遗融入旅游发展、非遗融入现代文创产业、非遗融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做好非遗街区与产业、非遗文化与旅游、非遗商品与互联网等的结合融合发展,在传承保护、创新发展中不断提升。
潍水文化公益体验塑造文化旅游热点
为了深度推进文旅融合发展,自2017年起,潍坊市启动了“千里漫行话潍坊”潍水文化公益性体验活动。该活动以保护区内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依托,体验团成员由媒体、设计、音乐、美术、摄影、商业管理等领域专业人员组成,以非遗+研学、非遗+文创、非遗+民俗体验、非遗+乡村振兴等模式,在尊重当地原有生态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基础上,探索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其中,非遗+研学主打体验传统文化,开拓“行走的课堂”,让孩子走出教室去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非遗项目。路线以民间文学体验、传统美术制作、传统工艺体验、传统民俗体验、传统音乐欣赏、传统体育体验为主;非遗+民俗体验则是积极引导体验团成员体验传统和分享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在活动中体验团成员推出了多个保护区“网红非遗”“打卡地”,充分发掘了传统衣、食、住、行的“传统新时尚”。
非遗+文创则是为了传播“背后的文化信息”,让文化遗产在当下的语境中重新散发出生命力,并成为民众的一种生活方式;非遗+乡村振兴则是为了重点遴选出具有市场潜力和易于创新的项目进行重点帮扶,目前已经对区域内的草柳编、蓝印花布、木版年画、手绘年画、剪纸、泥塑、刺绣等十几个项目进行了设计提升,提高了所在地农民的收入。
该活动面向全体市民,全程均为公益性。根据活动需求对入选体验路线的项目保护单位、传承人进行前期培训,引导全民共同参与,共享潍水旅游资源。截止到目前,该活动以保护区内的非遗项目为基础,融合潍坊市内的旅游资源,打造出了15-20条以自驾游、亲子游、文化休闲游为主题的路线,4条以多彩民艺、秀美山村、寻古探幽、渔盐耕读为主题的潍水文化之旅千里民俗风情游路线,共体验文化项目一百余个,总行程八千余公里,发表作品两百余篇,网络参与人数近百万,市民成为体验、分享文化价值的主体。整个活动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非遗保护成果为全民共享,成为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平台,文旅融合发展开启了惠民新篇章。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希丽)民生好事解民忧,民生实事暖民心。今年以来,青州市王府街道统筹推进,多点发力开展背街小巷改造...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