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润心田 书香遍城乡

潍坊日报 2020-07-31 09:05 大字

潍坊市开展多彩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生活

□本报记者刘晓杰文/图

行走在城乡,记者真切感受到了百姓文化生活“今非昔比”——人们的眼界更加开阔,用文化改变生活;生活内容更丰富,幸福感更强。这一切正积聚成一种改变的力量,让我们脚下的土地充满希望。在文化广场欣赏一场精彩演出、在书店温暖灯光下感受浓浓书香、在文化站接受国学洗礼、在影院看一场零点首映……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为城乡居民的生活注入了活力。

文化站里欢笑多

“国学老师一番话,为我打开了文学世界的另一扇窗,我更加喜欢国学了。”家住青州市王府街道12岁的李泽宇表示,街道文化站组织的国学讲座引经据典、形象生动,既增长了国学知识,又开拓了思路。

“儿子、媳妇都出去打工了,小孙子在街道文化站玩得开心,还能学习国学知识。”66岁的杨春兰带着7岁的孙子在街道文化站的南湖书院诵国学,读经典。街道文化站“做好事”“做善事”,得到群众点赞。

走进青州市王府街道迎宾大道,一座徽派风格的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王府街道和新华书店合作的南湖书院。书院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设置在文化站一楼,融合了书籍阅读、生活美学、文化创意、国学大讲堂、互动式体验等多元化空间,让阅读方式变得与众不同。

文化广场上,整齐的宣传栏,文化站内,明亮的灯光、各式各样的宣传标语,营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舞蹈排练厅、电子阅览室、书画创作室、儒学讲堂、文艺活动室等功能设施设备齐全,已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精神文化家园,服务周边十里八乡百姓。

“现在正值暑假,很多家长都把孩子送来,他们在这里读书看报,还可以学习书法、绘画、古筝、舞蹈等多种才艺。”街道文化站工作人员介绍。

春雨润物细无声。就这样,在工作人员努力下,王府街道文化站成为了孩子们收获快乐、健康成长的园地和温暖的文化之家。

公益课堂进乡村

“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我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剪纸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下去。”日前,高密市文化馆的剪纸老师李淑娟到该市冯家庄村宝德书院,给孩子们现场教授剪纸技艺。

“父母在外面打工,孩子暑假里被圈在家里。他们除了玩就是看电视,但看电视时间长了对孩子眼睛不好,但又没别的好去处,出去还担心安全问题。”冯家庄村村民李秀美告诉记者,现在孙子孙女可以到村里的宝德书院学习,不仅能学到知识,家长上班也安心了。”

假期里,高密市宝德书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热闹了起来:孩子们在这里诵读经典、阅读图书、练习书法,还有国学知识的公益大课堂。书院创始人单美华负责孩子们的绘画教学,丈夫李济远负责国学和音乐教学,并创编校本童蒙教程——宝德童蒙录。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宝德书院一项项有趣的活动,不仅拓展了孩子们的视野,也把新时代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广袤的乡村。

“我们的目标就是想成为一粒种子,把美德、特长、才能的种子种到乡村孩子们心中,让更多的农村孩子有个读书学习的好去处,有所学有所获。”单美华表示。

送戏下乡暖人心

“很多年都没看到吕剧演出了,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演出,我们非常开心。”日前,省吕剧院到临朐县冶源街道送戏下乡首场演出在街道文化活动广场举办。

广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优美的唱腔、欢快的伴奏,吸引着周边村民聚集到这里,津津有味看大戏。

“《姊妹易嫁》作为吕剧经典剧目,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演员们唱腔优美、旋律动听,用简练的戏曲语言刻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了吕剧的特色。”64岁的吕剧爱好者刘汉泰在台下听得如痴如醉。“真希望以后能天天看到这么精彩的节目。”

在临时搭建的舞台上,吕剧演员们声情并茂的表演,使台下的观众时而欢声笑语,时而掌声阵阵。吕剧团的精彩演出让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尽享“视听”盛宴,同时也为戏典爱好者与艺术家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

新闻推荐

太平人寿走进养老院献爱心

7月4日,太平人寿潍坊寿光营销服务部、青州支公司区经理岳鹏飞、牛志刚一行20余人,到青州市孙仁马村敬老院慰问特困老...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