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椅上的他用知识回报社会

潍坊晚报 2020-07-07 09:00 大字

青州市的张国强因病致贫,办辅导班不仅脱了贫还找到人生价值

青州市谭坊镇谭中村的张国强,1997年被同济大学录取,大一即将结束时却查出重症脑膜炎,后导致高位截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教邻居孩子做题时,他萌生了辅导孩子功课的想法,从2002年到2016年,他一直在家免费给同村孩子辅导功课。后来在政府和家人的支持下,他开办了辅导班,“我虽然行动不便,但能用知识帮助孩子们,做点有用的事,总比闲着强。”7月3日,张国强说,辅导班不仅让他增加了收入脱了贫,也让他有了一份事业。

二十出头便高位截瘫

7月3日下午,随着小学放学,青州市谭坊小学东南侧附近一家培训班的教室里,陆续来了几名小学生,原本安静的教室顿时热闹起来。在孩子们中间,一位坐着轮椅、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意,他就是这间培训班的负责人,孩子们口中的“张老师”。“张老师”叫张国强,是青州市谭坊镇谭中村人,肢体二级残疾,高位截瘫。

上课时间一到,孩子们便围坐在张国强的轮椅四周,认真专注地听他讲课。虽然坐在轮椅上,但一点也不影响张国强在黑板上书写。“周六周日有20多个孩子来这里上课,平时放了学也有孩子过来。白天没有孩子来上课,我就在家看看书,翻翻资料。”张国强说,自从有了孩子们的陪伴,他的日子过得很充实,能为孩子和家长们提供一点帮助,他觉得有意义。

今年42岁的张国强,1997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同济大学经济管理系会计专业,当时在村里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可万万没想到,在大一即将结束时,他突感身体不适,到医院一查被告知得了重症脑膜炎。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难以接受,在医院治疗了18个月,也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迫于生活压力,他万分不舍地从同济大学退学,后转入潍坊第二人民医院治疗。再后来他的病情加重,导致高位截瘫,从此坐上了轮椅。

回想起当年往事,张国强说,那时他才20岁出头,每天躺在医院里,万念俱灰,很长很长一段时间,他的生活笼罩在苦闷、压抑的阴霾下,他对生活的希望也在每天的治疗中被消耗殆尽。渐渐地,原本性格开朗的他变得沉默寡言,每天对着天空发呆。父母看到他的样子,却不知如何帮助他,只能默默地流泪。

在村里免费辅导孩子十几年

后来病情稳定了,他回到家中休养。有时邻居家的孩子遇到不会的题目,就来找他帮忙,一来二去,他好像又在黑暗中找到了人生的一点光亮。2002年秋天,他向母亲提出想给村里的孩子免费辅导作业。母亲王爱英当即表示赞同,并帮他找出了从小学到大学的所有课本,整整齐齐地放到他的桌子上。

“在我们村里,有些孩子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没法辅导孩子的作业;还有些家长很忙,平时没有时间照看孩子。我虽然因为身体原因没有念完大学,但是我起码有学习的基础,辅导小学、初中的孩子应该没有问题。”下定决心之后,张国强就把找来的课本重新复习了一遍,了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备好课,只要有孩子来,他就教。这一坚持就是十多年,“当时我的想法简单,就是觉得有个事情干,总比闲着强。”张国强说。

2014年,张国强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来扶贫办工作人员来家里看望他,工作人员得知他在给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就提议他可以开个辅导班,一来增加收入,二来也正规。听了大家的建议,张国强也逐渐有了注册办培训班的想法,经过一番筹备,2016年,他以自己的名字注册成立了一家文化工作室,为了给孩子们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他向父母提议搬到了妹妹的沿街楼房里,专门整理出两间大房间,买来桌椅板凳等必需品。

听孩子们叫自己老师非常满足

在交谈中,记者了解到,在张国强这里上课的孩子中,有些从小学一直上到高中毕业。“孩子们和我感情都非常深厚,尤其是我在村里辅导的那些孩子,高考前有心理压力,他们会来找我谈心;填报高考志愿也会让我做‘参谋’;研究生毕业之后参加工作,还会打来电话告诉我一声工作单位在哪里。每逢大年初一他们都会来我家里找我玩。”说起自己教过的孩子,张国强言语中满是自豪和喜悦。

虽然办起了正式的辅导班,但张国强依旧坚持利用周末时间为本村的孩子免费辅导作业。疫情防控期间,孩子们在家上网课,他就利用QQ群、微信群免费给孩子们辅导作业。如今辅导班从最初的两三个孩子,发展到有暑假班和寒假班,截至今年6月,他已开办了10期,每期学生60多人。随着辅导班进入正轨,他也成功脱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尽管我是个重度残疾人,干不了体力活,但我愿意用我的知识来回报社会。每当听到孩子们叫我‘张老师’,我心里都会无比满足,很有成就感。”张国强说,希望孩子们长大后都能成为有理想有抱负的人,能为国家做贡献,为了这一目标他会一直坚持下去。

“时光如沙,湮没岁月的长痕;时光如马,飞跃深谷与繁花;时光如你,刀刻的皱纹,风吹过你的华发,还有一颗金子的心,屹立成塔。”听着学生念作文,张国强脸上浮出笑容。文/图本报记者窦圆娜通讯员孙中强王玉倩

新闻推荐

合作社有活力种蔬菜高收益

青州市高柳镇14个村搭上“致富快车”高柳镇是青州蔬菜生产重镇,鉴于良好的产业基础,九州农庄蔬菜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