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份“状元卷”,请查收!
□ 本报记者 张依盟
疫情下,走到今天,每个为梦想拼尽全力的学子都是英雄。宛如四百多年前,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名叫赵秉忠的青州书生,自信满满地走进考场,完成了他人生中最重要的答卷……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科举考试是普通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隋大业三年(607年),开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代,朝廷对科举愈加重视。为增进士子的成就之感,将考中者名单镌刻于京城西安大雁塔。“雁塔题名”即成为中选之美称。此后,历朝历代均于皇宫门外,以黄榜公布入选名单,因而又有“金榜题名”之说,另有“蟾宫折桂”“青云得路”均为获选之誉。
武则天时期,开创殿试。由皇帝于皇宫之内亲自主持最后一次考选,故殿试又称“廷试”“御试”。自此之后,殿试便贯穿科举历史的全程。明代,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文体采用八股文。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科举制废除,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殿试,又称策对,作为科举制度最高级别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考生现场答卷,考试时间为一天。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殿试的内容是要求考生站在帝王的立场上回答,如何执政治理国家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执政。
赵秉忠(公元1574年—1626年),字季卿,青州郑母人,15岁补府学生,24岁中举人,在县试、府试、院试中脱颖而出。时年25岁参加殿试,2000多字的文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赵秉忠在答卷中紧扣题目,在开篇写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几,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进而又提出了“实政”说和“实心”说的治国理念。
“何谓实政?立纪纲,饬法度。”“何谓实心?振怠惰,励精明。”也就是说,帝王执政国家政权,要把国家治理得和谐兴旺,首先要立法,各种规章制度必须齐全,其次要从皇帝开始以身作则,为臣民树立榜样,再辅以法纪,整顿吏治,安抚百姓,天下才能太平安乐。
赵秉忠还给皇帝指明了用“实心以任人,而人不敢苟且以应我,实心以图政,而政不致惰窳而不举。”赵秉忠这一番披肝沥胆的策对,皇帝大悦,朱笔钦定“第一甲第一名”,即状元。
1983年,赵秉忠的第十三代孙赵焕彬将这份状元卷(左图)捐献给了青州博物馆。历经400多年的风雨沧桑,状元卷依然保存完好,它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明代宫廷档案的空白,是全国唯一一份明代状元卷,堪称海内外孤本,为研究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提供了真实的资料。
我们在青州博物馆可以看到,明状元赵秉忠殿试卷通高47.6厘米,每折宽14.1厘米,天头8.6厘米,地脚3.3厘米,中间行文高35.7厘米。三层宣纸装裱,封面、封底系全绫装裱。
这份殿试卷分前后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作者及其上三代的简历,按规定为毛笔仿宋体书写,共四折。首折上方钤有篆书“礼部之印”四字方印,这一部分是被弥封的,封条上盖有“弥封关防”的长印。后一部分是正文,正文为十五折册页,全文共2460字,用工整小楷写成,试卷首页右上角顶天头有朱书“第一甲第一名”六个大字。正文之后是大学士及礼部尚书、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9位阅卷官的官职和姓名。最后卷尾印有“印卷官礼部仪制清吏司署郎中事主事臣朱敬循”大字一行。
赵秉忠为什么能考中状元?这与良好的熏陶和教育是分不开的。其父赵禧“读书通大义”,志书中记载赵禧“尝遇遗金于路,守不去,待寻者至,还之”。在赵禧担任山西文水县丞期间,当地发生灾荒,饥民甚多,赵禧便“佐令长赈贷,又私治粥,遇惫者辄扶掖哺之,全活甚众。”正因为赵禧爱民如子,当他离任之时,“百姓万人遮道泣”。在挽留不住的情况下,“则肖像以祀之”。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发生大饥荒,粮价暴涨,到了“斗粟千钱”的地步,但赵禧不为金钱所动,“又为粥以食饿者,生平厚德多类此”。
赵秉忠考中状元后,随即被授予翰林院修撰一职。由于政绩显著,到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便担任了会试同考官,高阳的孙承宗出其门下。到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又出任江南的主考官,所录取的考生如张玮、姚希孟、周顺昌等人都非常耿直、忠节,成为一代名臣。
这份状元卷是如何流传到民间的?有这样一种猜测:赵秉忠功绩卓著,引起了魏忠贤等一伙宦官的嫉恨,对赵秉忠大加陷害,赵秉忠在罢官回乡前,担心这份状元卷有可能被奸臣当作把柄,冒险将其携出宫廷藏入家中,所以我们今天才有幸欣赏到这份仅有的国宝。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付生通讯员刘芳芳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