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与山东
□尚启元
孝妇河,是一条因“孝”而名的河,河流两岸孕育了许多历史名人。有一代帝师孙廷铨、《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清代才子王渔洋、诗人赵执信等。在孝妇河畔有一座范公祠,这是为了纪念范仲淹而建造的。
范公祠是一组南北向三进庭院的传统祠堂建筑,祠堂高下相间、布局合理、错落有致,给人以古色古香、古朴典雅之感。祠堂采用歇山式建筑、灰砖青瓦、斗拱飞檐。门前广场小溪上立有一座四柱三门的石牌坊,正反两面的檐下书有“先忧后乐”4个大字,3个门孔有3道石桥与范公路相连。广场青石铺地,绿树成荫,祠堂大门前有一株古槐树叫“宋槐”,相传为治平二年韩泽在创建祠堂时亲手所植。这棵老树树冠巨大,树干中空倾斜,于中空的树干中又生出一株新苗,树干挺直茁壮,枝叶繁茂,蔚为奇观,称“怀中抱子”,历经千年。
祠堂大门两边有一对石狮,红漆大门有一金匾,上书“范公祠”3个大字。左右分立两碑,左书“先忧”,右书“后乐”,门的两边对联是“宰相出山中,划粥埋金,二十年长白栖身,看齐右乡贤,依然是苏州谱系;秀才任天下,先忧后乐,三百载翰卿著绩,问济南名士,有谁继江左风流。”对范仲淹一生的经历和业绩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评价。
1004年,范仲淹随母来到长山县之后,改名为朱说。继父朱文翰体贴他失怙的心境,送他到当地私塾读书。后来,又送他到县学读书。在这种相对稳定的环境里,范仲淹读书十分刻苦,志向超群,15岁即被举为学究,并受到本县右谏议大夫姜遵的赏识和关爱,称其“他日中不惟显官,当立盛名于世”。
范仲淹也发下宏愿,此生此世,要么当宰相,要么做良医。个人的荣辱升沉并不要紧,他感兴趣的,从来就是料理天下,经纬万民。不久范仲淹又在继父友人的引荐下,来到邹平县长白山醴泉寺,拜寺中住持高僧慧通为师。范仲淹在寺中刻苦攻读,昼夜不倦。“断粥画齑”的故事,即是此时范仲淹读书生活的生动写照。
战国时期被孟子称为“齐之巨擘”的陈仲子,也是长山县人,他反对骄奢淫逸,力倡廉洁自律,视高官厚禄如粪土,甘愿贫穷隐居为人灌园。这个思想对范仲淹影响非常大。当范仲淹在醴泉寺挖到一坛金子和一坛银子的时候,不为不义之财所动,重新把金子和银子埋好。毫无疑问,纯朴节俭、不贪恋钱财的民风民俗,成为范仲淹成长的丰厚土壤。
范仲淹在邹平长山的读书生涯,所受的教育是多方面的,对他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因此,山东邹平兴盛的儒学风尚和佛教文化的影响对范仲淹先忧后乐思想的形成,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儒家思想中“仁者爱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百姓安乐”的民本思想,深深地注入范仲淹的心田之中,成为他一生为之奋斗的崇高理想。
从4岁随母改嫁来到长山人朱文翰家,至23岁别母佩剑赴南都学习,范仲淹在山东这片土地上生活了近20年,而正是这20年的生活经历奠定了范仲淹一生“先忧后乐”的思想基础。
1015年,27岁的范仲淹以“朱说”为名考中了进士,礼部第一。范仲淹中进士不久后,就出任了广德军司理参军,回到长山将母亲迎到自己身边奉养。
1017年,进士朱说经朝廷准奏,正式更名为范仲淹,字希文。
1051年,范仲淹到青州赴任的路上,正好路过长山,长山的父老乡亲闻讯后,成群结队地迎至城西10里地,范仲淹与父老乡亲一一相见,问寒问暖,触景生情,写了一首诗歌《寄乡人》:长白一寒儒,登荣三纪馀。百花春满地,二麦雨随车。
之后,范仲淹到了青州任知府,青州成了继邹平之后,第二座与他有缘的山东古城。不过,这是他的官宦生涯的最后一站。第二年,即1052年的正月,范仲淹改知颍州,在扶疾上任的途中病逝,年六十四。
范仲淹在青州期间,当地流行一种红眼病,蔓延多年,难以治愈。范仲淹亲自搜集民间验方,和中医先生们细心研究,利用清澈的阳河泉水调制,合药制成青州白丸,为不少人治好了红眼病。为此,范仲淹把调制药丸的清泉命名为醴泉,并在醴泉上建造了一座亭子。后来,人们为感念范仲淹,就把亭子叫作“范公井亭”。范仲淹虽然已是迟暮之年,但他不顾年老体弱,带病处理繁杂的公务。他还经常微服到黎民百姓中去,察访体恤民情,成为了青州人非常爱戴的知府。
在中国,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家喻户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堪称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典范。范仲淹从山东起步,成为了一位历史巨人。范公精神,也将像平静的孝妇河水一样,不分昼夜,潺潺地流动着。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薛静通讯员张孝强蒋林慧鑫)在青州只要说起老旧小区改造,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为人大代...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