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该咋办,村民说了算 “街坊议事会”顺了马石西村民心

农村大众报 2020-06-19 13:47 大字

街坊议事会就在村民家门口召开。“今天讨论7件事,一是咱村的公益性墓地如何管理,二是污水改造用啥办法更好,三是从美丽庭院创建户里初评出星级文明示范户……”6月12日晚7点,青州市邵庄镇马石西村的路灯一亮,中心大街上便热闹起来,自带板凳的村民在7个街口自觉分成7个会场。对每月一次的“街坊议事会”,村民都已熟悉流程,在会上发言、提出自己的想法,也成了村民的习惯。

明亮的路灯下,7个街巷长各自向本街巷村民介绍了会议内容,村民听完后便相互交流,需要表决的举手通过,7件提前拟定的议题很快都有了着落。“街巷长把村民建议和表决结果记录在表上,次日再提交到由全体党员、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参加的支部生活会和阳光议政会上商定。”西三街街巷长李秀华介绍。

“过去村民对村里的事情可不像现在这么热心。”66岁的马君芳当过27年村干部,现在担任西一街的街巷长。他介绍说,马石西村是个小村庄,全村只有125户,433口人。与其他农村一样,这里的村民也大多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110人。平时,大家都忙于自己的生计,对于村里的事情大都不管不问。村民代表参加村务会时,只是听听干部说些啥,表决时举举手,其他啥也不讲。

“参会的就那几个人,每次开会都无话可谈,散会后也没人传达会议内容,村民不知情、不参与,村里工作很难开展。”说起前些年在村委会议室开会的情景,村党支部书记马云茂一脸无奈。如何解决“议事不出村委会”的难题?思来想去,马云茂认为还得先把党员发动起来:“村里有22名党员,人数不少,却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

为让村民和党员都参与到村庄发展,实现“公开议事,民主评事,规范定事”,村“两委”经过商议,决定沿中心街将全村划分为7个街巷管理区,东西各3个,中心街单设一个,每一街巷平均在十七八户左右。每个区域有3名党员,村“两委”提名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为街巷长,由本街巷内全体户代表表决通过。7名街巷长召集各自街巷村民召开街坊议事会,会议日期定在每月村党支部生活日和阳光议政日的前一天。

议事地点搬到村民家门口,参与的人就多了。每次“街坊议事”,小到家庭矛盾,大到村居发展,大家都畅所欲言,讲真话,说实话,不仅化解了过去的矛盾,街坊关系更融洽,建设村庄的思路和建议也越来越完善。

按照村民的提议,现在村东建起一个广场,村北建起一个公园,新修的道路两侧全部绿化,1200亩耕地顺利流转……事情办不办,村民说了算。

“村民在街坊议事会上提出的事情,包街干部和党员当场能够解决的立即解决;对一时不好解决的,及时反馈至村党支部,由村党支部召集相关会议、履行程序研究解决,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马云茂说,也有的提案会遭到村民反对。今年春天,村“两委”原定收回村西边10亩山地承包权改种丹参,有村民在街坊议事会提出种丹参人工支出大、村集体管理可能会赔钱,还算了一笔细账,表决时有多半村民不认同这一提案。意见提交给村“两委”,经过仔细核算,大家认为村民说的有理,最终放弃了这一项目。

农村大众报记者石鹏志

通讯员潘伟

新闻推荐

青州市人大常委会立新规推动转作风强实效

本报讯(记者薛静通讯员张孝强蒋林慧鑫)在青州只要说起老旧小区改造,群众都会不约而同地竖起大拇指,为人大代...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