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先交钱还得排半年
时髦接线员,卧虎藏龙
时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关键词:话务员;时髦
在展室走访中,几张老照片和一个场景还原令半岛记者印象深刻,因为这些人从事特殊的工作——话务员,也叫接线员。类似于现在的热线电话,不同的是,他们是中间转接者,用插拨线的方式,连通两地,这种方式我们往往在影视剧中可以看到,邮电博物馆里的场景模拟,颇为形象。
一个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女话务员,头戴耳机,正在忙碌着。“当年电话局的规模有大有小,场景模拟的是一个小规模接线台,如果有电话打进来,插孔指示牌会自动掉落,话务员会把线插到里面,随后和对方对话:‘请问你接哪里?’随后她会根据要求将线插到相应单位的电话插孔中,双方就可以通话了,也就是人工电话交换台。其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这种人工交换台还存在。”周宁女士说,由于人工交换台具有一定的保密性,所以至今在军事上还有所应用。
众所周知,接线员以女性为主,其实,青岛最早出现的接线员是男性。一张老照片足以证明:留着长辫,身着长袍,头戴耳机,面前是复杂的机器,我们不难猜测,他应该是清末的知识分子,担当着当时技术含量较高的接线工作。
“从1922年底青岛主权回收以后,我们有了自己的电话局,随后也有了第一批女话务员。”周宁女士指着一张穿着时髦的话务员照片告诉半岛记者,“上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通信事业发展得比较快,这是上世纪三四年代话务员工作的场景,你看她穿着打扮非常时尚,着旗袍烫发,跟电影演员似的,当时进邮电局工作几乎相当于现在的公务员,都需要招考,她们的工作环境和待遇非常好,生活条件自然高”。
周总监还带半岛记者认识了一位特殊的话务员,她叫赵鲁玉,“是1924年考到电话局的,当时电话局有100多个话务员,她是其中之一。另外,她还有一个身份:地下党员。她的哥哥就是曾任国立山东大学校长的赵太侔。”周总监说。据悉,赵鲁玉1901年出生,山东青州人,中学毕业后到日本读书,1924年回国并到了胶澳商埠电话局工作,1923年以前,接线员月工资30元左右,北洋政府接收电话局后,工资减至7元,为提高生活待遇,1924年12月28日,赵鲁玉领导全局百余名接线员罢工一小时,要求当局增加工资、发放奖金,最终取得胜利,每人每月加薪4元,发年终奖2元。罢工胜利后,赵鲁玉趁机发动成立“进德会”(即妇女工会),这是中国邮电战线上最早的女子工会组织之一。赵鲁玉的行动,引起当局的警觉,他们最终迫使赵鲁玉离开了电话局。由于1929年形势恶化,赵鲁玉出走大连避难,流落到沈阳、哈尔滨等地,贫病交加,于1937年患肺病在哈尔滨去世,终年36岁。
手拿大哥大,吉祥号天价
时间:上世纪二十年代到九十年代
关键词:大哥大;天价;电话号码
一进大厅,琳琅满目的电话直接冲击着游客的眼睛,它们形状各异,功能不同,甚至还有一些“奇形怪状”。楼上展厅,从人工磁石电话,到寻呼机、小灵通、大哥大再到2G、3G智能手机,它们见证了电话漫长而又曲折的发展历程,更能勾起不同年龄人群的略显久远的记忆。
玻璃窗里,78部老电话,来自16个国家。
依次观瞻,人工磁石电话,需要手摇拨打,需要话务员人工接通;投币式公用电话,漂亮的家庭装饰电话,收藏爱好者喜欢的古董电话、汽车电话、足球电话……
它们年龄不一,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如同五世同堂的大家庭,有的已白发苍苍,有的刚步入而立,但它们都已错过时代奔驰的列车,只好停在原地,迎接游客的注目,成为岁月的印记。
“青岛最早的自动电话开启于1930年,青岛开通山东第一个3000门史端桥自动电话局,1930年之前都是人工电话”,这应该是电话发展的巨大进步,直到1988年,服务了一个甲子的史端桥交换机才被拆除。
当然,除了固定电话外,移动设备的进步相信青岛市民有目共睹,在大哥大出现之前,青岛的寻呼机发展迅猛,最多的时候达到了100多万户,直到移动电话出现。大哥大凭借砖头状的外形和一万多元的高价成为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之无愧的手机之王。“手拿大哥大,腰挎BB机”,是万元户的标配。
只是,它们的出现是短暂的,很快小巧玲珑的移动手机将其取代,逐渐变成谁的手机小,说明技术含量高,自然是有钱有品位的人。小灵通凭借低廉的花费也一度是市内通话之王,不过,也如昙花一现。后来2G、3G、4G手机如后浪推前浪,更替前行,如今5G已经涌现,未来已来!
在电话、手机更新换代之际,电话号码从最初的3位数逐步增加到四位数;1940年,市话北分局2000门史端桥步进制交换机开通,青岛市内电话号码由4位升至5位,1986年上升到了6位,上世纪九十年代升到了7位,又从2005年起升到了8位。
“1993年5月17日世界电信日这一天,青岛还在人民会堂搞了一个电话吉祥号码的拍卖仪式,电话号码是908888,你猜最后卖了多少钱?卖了11万元!这在全国都可以说是领先的,可见当时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非常迫切。”周总监说,当时一个邮电工人的工资才几百块钱。
时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关键词:初装费;排队
邮电博物馆内,几个满载电话卡片的转木盘非常引人注目。电话卡片标注的是用户信息、障碍保修情况等,这还只是一个电话局的,足以证明,电话辉煌时用户量之巨大。
翻看1931年的电话簿,还不太厚,包含了青岛市内各机关单位和个人的电话号码,观察电话簿中的号码,发现和现在区别很大:110号是长途台,113号是问询台,115号是问事台,116和117号公安局消防队,119号是公安局。
“1930年的时候全市只有3000多户,到了青岛解放时为七八千户,一直到1978年,电话交换机也就一万多部,用户尚不足万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青岛人口快速增长,电话需求量巨大。
为了缓解通信压力,国家出台政策允许收取初装费。“初装费最高的时候是一部电话5000多块钱,这在当时属于巨款了,然而,即便你有钱,即便你交上初装费,也不一定能安装上电话,我记得有的需要等大半年甚至一年才能装上电话,因为安装到家是需要列好计划的,不可能为某一家单独拉线,需要各方面条件具备才能安装”。周宁女士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包括九十年代,每年政府公布十件大事,都会把通信列为其中一件,可见市场需求有多迫切。
可想而知,市民交上钱之后,心里是非常焦急的,于是出现了各种找关系走后门的景象,“市民千方百计地找人找关系,听说你是邮电局的工作人员,不管你是在电话局工作,还是在托儿所、食堂、保健站,哪怕你是托儿所的阿姨都会来找你,求你帮忙想办法找找领导,看能不能给快点装上电话,装机费都已经交了好几个月了”。只要电话局搞装机活动,门口立刻会排起长队,数百人等着盼着,实现“电灯电话”的高品质生活。
所以,电话数量暴增,1978年还不到一万户,到1988年2.7万户,而且光这一年就增长了一万多户,到年底新的数字是3.8万户。1993年一年装机3万部,超了过1992年前的总和,此时,青岛市的总市话总数是11.8万户。
到了2000年以后,用户已达200万,在2005年移动通信正式取代电话之前,青岛电话用户数量是237万。
之后,移动通信取代固话,现在几乎是每人一部手机,固定电话急剧减少,正在慢慢淡出历史舞台,可能将来会更少,不过它留下了伴随青岛发展的轨迹和百姓记忆里的温暖故事……
新闻推荐
“日高闲步下堂阶,细草春莎没绣鞋。折得玫瑰花一朵,凭君簪向凤凰钗。”初夏,正是玫瑰花怒放的时节,一团团、一簇簇,...
青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