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成博领略佛造像的艺术之美

华西都市报 2020-01-14 02:09 大字

1月14日,成都博物馆的开年大展“映世菩提”特展将在一层特展厅开放,来自南北朝时期佛教重镇益州、邺城、青州等地的102件/套佛教艺术作品,跨越千年汇聚蓉城,杜牧笔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风采,将在成博的展厅里得以重现。

穿越千年的“最美微笑”

佛像寄托着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历朝历代的造像在工匠们的巧手下都呈现出庄严和谐的美感。尽管每个时代人们对“美”的理解不尽相同,但“微笑”却始终是表达真诚与善意的最佳表情。从龙门卢舍那大佛的神秘微笑,到云冈第20窟禅定佛的威严微笑,再到安岳卧佛院涅槃佛的淡然微笑……中国佛像面部多以微笑来面对世人。

1996年,青州龙兴寺出土400余尊造像,以出土数量之大、种类之多、雕凿之精美闻名于世界,是迄今中国发现数量最多的窖藏佛教造像群之一。除了外来特征最为鲜明的“青州样式”,青州造像令人难忘的,还有佛造像的微笑。微微一笑,是最生动的表情,含蓄恬静,抚慰人心,似乎在其身体中都涤荡着一种愉悦。本次展览中,青州市博物馆的彩绘石雕思惟菩萨像,人情味十足的微笑尤为动人。走近这尊独自沉思的思惟菩萨像,让人不由得陷入美的沉思中。

“璎珞庄严身”的菩萨

在佛造像中,作为佛的胁侍,菩萨像是被大量使用的雕塑题材。菩萨一般穿戴极为精美,服饰优雅,且多佩戴璎珞饰品。璎珞是菩萨像上戴冠、耳铛、颈饰、胸饰、臂钏、腕钏等严身之具的统称,源于公元1-5世纪的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北部及阿富汗东北边境一带),以出家前贵族装束的悉达多太子形象为基础。北周时,长安地区的菩萨像流行精美的璎珞装饰,既是对早期犍陀罗风格的继承,又在其基础上有中国化的发展。

成都下同仁路、商业街等出土的北周佛像亦流行璎珞装饰,可见在北周逐渐控制四川后,南北造像风格的融合。随着佛教文化的盛行,菩萨身披璎珞的形象也开始影响到我国的服饰装扮,经过数年的汉化,璎珞成为了人们日常的首饰,也成为流行元素之一。

从“褒衣博带”到“青州样式”

自魏晋时期起,政治动荡、经济衰退,很多文人士大夫或欲实现政治理想却又怯于宦海沉浮,或彻底看透世事觉得无力回天,于是返归内心,开始寻求自我超脱和精神释放,洒脱不羁、不拘一格的服饰风格成了时代风尚,宽袍阔带的儒生服饰蔚然成风,谓之“褒衣博带”。

而到了北朝晚期,“青州样式”成了该时期佛教造像的突出代表。青州地区的佛造像艺术一改“秀骨清像”的审美,形成了“面型渐趋丰颐,衣纹渐趋简洁”的薄衣佛像新风格,并逐渐发展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青州样式”。“青州样式”在整个南北朝晚期造像中外来特征最为鲜明,同时体现了汉式佛像艺术与印度笈多艺术的融合。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曾洁

新闻推荐

两会新话题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为东营发展提速

“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京沪高铁二通道天津—东营—潍坊(烟台)段、济南—滨州—东营高铁全线开工。...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