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邵庄镇推行“街坊议事”制度,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一次街坊议事会 当场解决仨问题

大众日报 2020-01-03 09:32 大字

□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郑颖雪

本报通讯员 孙 楠

去年以来,青州市邵庄镇各村的大街小巷,经常能看见围坐在一起讨论的村民们,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们聊的不是家长里短,而是村里的大事小事。为破解基层治理难题,邵庄镇在全镇各村推行“街坊议事”制度,创新基层治理模式,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大到土地流转,小到村民生活上的事儿,都可以拿出来议”

“前期我们通过‘街坊议事’流转给山东省青然农业现代发展有限公司1200亩土地,今天咱们就议议明年怎么和青然农业合作的问题,目前流行的主要有两个模式,一是公司+合作社+农户三方合作,另一个是咱们自己干,大家伙儿商量一下。”2019年12月24日,在邵庄镇陈黍村的“街坊议事”会上,村党支部书记曹永江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他首先提出了一个议题。

“咱们自己从来没干过,经验不足,应该走出去到已经成功的村看看,再作决定。”

“怎么对村集体有利,怎么对村民好,咱们就怎么干。”

……

村民积极发言,现场气氛热烈,经过几番辩论,村民初步决定选择“支部+党员+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并报给邵庄镇政府研究。

“平时,我们从自己家拿个小板凳坐在街上、院子里就开始商议,议出来的问题再向村‘两委’汇报,问题很快就解决了。”陈黍村村民刘春玲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里管‘闲事’的人多了,大事儿小事儿都积极提意见,大家拧成了一股绳。”

“大到土地流转,小到村民生活上的事儿,需要我们的都可以拿出来议,村民们发现议事确实能解决问题,都畅所欲言,对村里的各项事务踊跃参与,再也不是以前不闻不问的态度了。”曹永江说。

议出来的问题能立马解决的,当场解决

刚讨论完流转土地,村民曹元礼马上提出了另一个问题:“村里现在修路下挖过深,部分村民房屋地基暴露在外存在隐患。”

“走,咱们现在就去看看。”曹永江说着,带着正在议事的村民们来到了修路现场。

经过现场勘查讨论,村干部当场敲定了解决办法。“我们决定在村民房屋裸露的地基处打10厘米混凝土,埋到第一层石头以上,保证房屋安全。”曹永江说。

12月24日,趁着中午休息的空档,邵庄镇车马社区的党员干部们来到该镇马石西村“串门”,走进村民家中听诉求。村民李秀花说起了自己的烦心事。

“我老了,不会用手机交合作医疗的钱,还得去东高镇的银行办。”李秀花说。

网上缴纳合作医疗费用,本是便民利民的好事,可一些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农村老人却犯了难。“网上缴费的程序中可以添加人员,让邻居把你添加上,替你交上就行。”邵庄镇党委委员、车马社区党总支书记王福涛边解释、边操作。

从李秀花家出来,干部们又串了几个门。一次小小的“街坊议事”会串门活动,当场就解决了网上缴纳合作医疗费用如何操作、旱厕改造、冬季点炉子怎样避免安全隐患三个问题。事虽小,却连着民心。“以前看着镇上的干部不敢和他们说话,现在经常跟我们坐在一起议事,见了我们先问我们生活上的困难,跟家人一样亲切。”马石西村村民李秀梅告诉记者。

干部多走一步,街坊邻居沟通交流更近一步

“我们村外出务工人员多,村民们对于村里的事情普遍不管不问,村里工作难开展。”马石西村党支部书记马云茂说,为此,马石西村“两委”开动脑筋,将全村划分成7条街道(7个小组),由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分别担任街巷长,定期组织每条街的村民召开“街坊议事”会。把议事地点搬到村民家门口,让“两委”干部管理服务多走一步,让街坊邻居沟通交流更近一步。

“没想到让村民发表意见参与管理以后,大家非常认可,村里工作开展一下子顺畅了,现在全村大变样。”马云茂说。

邵庄镇党委书记徐九华说,“街坊议事”会的开展,使得干部与群众互联互通,干部作风由“懒散浮”变为“严实硬”,农村人居环境由“脏乱差”变为“洁净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升。

邵庄镇对马石西村的经验做法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提炼,将“街坊议事”浓缩为16个字:“公开议事、规范定事、民主评事、合力干事”,并组织全镇92个村党支部书记现场观摩学习、制订具体实施方案、专门召开大会动员部署,在全镇范围内推行“街坊议事”制度,引导群众完成向村级事务“主人翁”的转变,提高村级治理能力,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新闻推荐

普法讲座 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预防

普法讲座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近日,新都小学举行“与法同行,为成长护航”普法讲座。(孙志红)...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