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朝鲜“李鸿章”三过烟台

烟台晚报 2019-09-21 10:57 大字

魏春洋撰文/供图

烟台故事■钩沉

1882年,朝鲜国内发生“壬午兵变”。一位名叫金允植的朝鲜重要使臣,因此而多次途经登州(今蓬莱)、烟台(芝罘)。他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在登州、烟台的所见所闻,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近代烟台历史记录。

祸起肘腋藩使乞兵

金允植,字洵卿,号云养,是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他也是朝鲜王朝末期办理洋务与外交的第一人,有朝鲜“李鸿章”之称。

光绪七年(1881),47岁的金允植以“领选使”身份,率领一支使团(包括学徒25人、工匠13人、其它随员31人)出使中国,其主要任务是前往天津学习洋务。这是朝鲜一次积极主动通过清朝学习西方的有益尝试。

金允植在天津期间,朝鲜国内忽然发生政变。壬午六月初九日(1882年7月23日),朝鲜王朝京军武卫营和壮御营的士兵因一年多未领到军饷,发生哗变,汉城市民亦加入,袭击日本公使馆,攻入王宫,闵妃政权被推翻,大院君又趁机上台执政,史称“壬午兵变”。“壬午兵变”是一次以大院君为首的保守派对以闵妃为首的开化派的政变斗争。金允植作为开化派的代表,获悉消息后,立即向天津海关道周馥等清人游说,请求中国出兵,以阻止日本对朝鲜的侵略。他更向周馥表示,“清廷只需出兵一千余人便足以镇压朝鲜国内的乱军”。

中国方面,“虽然向来与朝鲜有甚为密切的宗藩关系,但中国传统以来对藩属国的内政与外交都是采取不干涉的政策,故朝鲜一直以来与独立自主国无异”。然而,自李鸿章接任清廷北洋大臣起,就定下了对朝鲜的积极外交政策。此时李鸿章因母丧丁忧回安徽老家去了,暂由张树声兼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张树声沿用了李鸿章对朝鲜的积极外交政策。

在张树声的主张下,清廷8月7日颁布出兵谕旨。“准派三品衔候选道马建忠、统领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酌带兵船驶赴朝鲜查探”。8月9日,海军提督丁汝昌领道员马建忠乘战舰“威远”号,并率“超勇”及“扬威”二舰从芝罘(烟台)出发赴朝,朝鲜使臣鱼允中则乘“超勇”号随行。

8月13日,清廷又“调驻扎山东广东水师提督吴军门,督带所部之陆师六营,即日乘招商局轮船由登州开驶东渡”,准备“乘迅雷之势,直取王京,掩执逆首”。这次,“领选使”金允植是清廷征韩大军的向导。

征登州兵横海平乱

金允植于1882年8月15日从天津乘坐“日新”号商船出发,前往登州与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会合,然后开赴朝鲜。“初四日(8 月17日),阴,雨。终日大风。八九点钟,见东南方海山数峰入望。问之,乃登州界也。十二点钟,抵登州。亦形胜巨镇也。雉堞沿海,谯楼飘渺,列插水军旌旗”。

今日,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将率登州陆师六营出发赴朝,“故留营水军列旗放炮而送之。即军礼也。轮船在港者为五只,一则插帅字旗,吴军门所座也;一则张字旗;余所坐船,插郭字旗;又有王字旗。皆登州六营营办之旗也”。

未刻(下午一点至三点钟),“闻帅字船放开船炮。诸船一时应之。岸上樵楼亦应之各三声。帅字船起烟前驶,张字船继发。余所坐船,将载登州兵及器械、粮饷,故不发。少顷,兵士等乘风船、载器仗,陆续登舟。”此时,“风急雨下,船皆出没,人皆沾湿。尽觉出兵之苦也”。陆师六营“自晚一点钟始,至八点钟乃登毕。或云六七百,或云八百名,不可详知。而达夜喧嚷、推挤,不得安眠”。晚上十二点钟,征韩大军起烟行船。“开东抵烟台,水路二百里而近云”。

初五日(8月18日),“晴,大风。朝日登上层,望见烟台。是通商口岸,帆樯簇立,城郭带上,面海有火轮船二十余艘在港口,尽是商船。而其中四船,即兵船东出者也。帅字旗在西岸下”。

午刻(正午),征韩大军从烟台出发。初七日(8 月20日)到达朝鲜京畿附近的马山浦。此后,在金允植参与策划下,七月十三日(8月26日)计擒大院君,并将他火速押送天津,随后剿灭叛军,并使闵妃继续掌政,迅速将这次兵变平定。

这次平定“壬午兵变”,金允植与张謇、袁世凯等后来的中国风云人物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金允植还为袁世凯写下了《野宿马山浦示慰庭》一诗。诗中小注中提到:“余随军至烟台,与慰庭(即袁世凯)同乘小舟赴吴帅船。时风雨大作,波涛汹涌。几不得济。至本国马山浦下陆。浦口无人家,诸军暴露。余与慰庭同宿于野。”该诗写道:瓶空口亦耻,藩固室斯安。处世知知己,与君共济艰。雨帆烟港晚,露宿马山寒。庶勉平生志,毋忘此日艰。

游蓬莱阁拜访张季直

“壬午兵变”结束后,金允植又返回中国。这次的任务是将原来留在天津的学徒带回朝鲜。1882年11月9日,他乘“泰安”舰,由朝鲜奔赴中国天津,途经烟台、登州。此次,金允植可以放心地观光了。

11月10日,“暮泊烟台。”次日,从船上望烟台:“烟台即山东,亦开港处也。比天津繁华虽逊,而依山筑馆,临海设埠,形胜过出也”。金允植与随员登岸,发现“此地多名人家,墙壁、路匡皆铺以石,故不能行车”。金允植还拜访了烟台练军营副将王益山、东海关道台方汝翼等人,并顺便到烟台街上的洋行观玩,“如入波斯市也”。

11月13日,金允植又随船来到登州。未刻(下午一点至三点钟)抵登州。登州城“外廓跨山海筑城,极其形胜。皆用石筑,无砖。岸上石皆奇怪,如画中看。信乎青州之有怪石贡也”。随后,金允植一行至登州练军营,拜访协戎唐廷威(唐号重庵,吴长庆门人,广东人)。金允植一行“共至教场观练兵。城外又有大教场,练大队兵。皆洋法也”。

随后,唐廷威引领金允植一行参观蓬莱阁。“蓬莱阁。是天下四名楼之一,飘渺在山顶。俯临沧海。秦皇东游时,尝登眺者也。仙馆神宇,弥满峰壑。”因“日晚不能遍观”,金允植一行主要参观了蓬莱阁的坤爻石、石镜、苏公祠等景点。“有坤爻石者,大怪石六个,涌立庭中。长一丈有半,色赤白。年久渐长云。以其六数相对,故名坤爻石”。“又有石镜,在避风亭傍。壁色黄赤,方一尺余。骤看与常石无异,谛视之,万象皆照。唐重庵云,天气清明,贵国山川皆入照此。土人自古流传之言也”。“避风亭在蓬莱阁下。阁上无日不风,凛然不可住。入此亭,则无一点风。亦奇事也。”

此外,金允植一行还参观了苏公祠。“有苏文忠公祠,设坡公塑像,香火以奉之。石刻海市诗,置左壁下。盖登州海市,素称壮观。春、夏、秋三时有之,独冬月不见。坡公来时,适值冬月而见海市。遂作诗,自奇缘也”。

金允植对苏东坡能“冬月见海市”大为感慨。“吾行亦值冬寒,不见海市。安得借坡翁之灵,开远人之眼也?”对于登州海市的名声在外,金允植感叹“我东宁海、三陟等地,常见海市,不减于登州”,但朝鲜海市却“僻隅而不闻于世耳”。

另外,金允植还记载了他与张謇在登州的会面。在上次前往朝鲜途中,金允植与张謇(张季直)两人彼此倾慕,一见如故。“季直随吴帅东来,着有劳绩。及请赏时,固辞不受”。张季直在朝鲜著“有《朝鲜善后六策》,皆守经之论也。”金允植评价张謇是“清高绝世之人”。此时,张謇已经从朝鲜回到了登州。“季直闻我辈之来,疾驰来会”。两人“欢叙间阻”。金允植邀请张謇再赴朝鲜。“问何不复作东?答曰:“来月将赴江南过冬。明春三月,或可乘兴东游,未可知也”。两人还“把笔论时事,不己”。

见日色已晚,金允植遂与之分手,还舟。从船上看着“伫立岸上,举手遥揖”的张謇与唐重庵,“不胜黯然”。

照相听曲遍游烟台街

金允植在天津接到学徒后即准备回国,计划先乘民船到烟台,再从烟台搭乘兵船回朝鲜。但由于一时没有前往朝鲜的兵船,金允植一行滞留于烟台数日。因此,金允植得以遍游烟台街。

12月2日,“舟到烟台前下碇。雇瓜皮船九只下陆,奎聚栈人来迎,照管一行,家伙延入自己栈房。苦无暖炕,幸值不甚酷寒。夜宿店中,主人姓朱,号丽川”。在这家客栈的墙上,有朝鲜使臣鱼允中等人的名片。看来这是一家经常接待朝鲜人的客栈。

在烟台,金允植除了拜访烟台练军营副将王益山、东海关道台方汝翼外,还在烟台经历了平生第一次照相、听京剧等活动。

一是照相。12月3日,“金允植一行前“往照像局榻余影”。在照相馆里面,“置椅子使坐,后面立正头叉铁。右傍置一方凳,上安花瓶、茶壶。使余手执一卷书,盖助影中雅致也。正坐椅上,头在叉铁间,与对面照像具像直玻三步许,安照像具。照像者入房,敷药水(银硝镪水[原注])于玻璃片,持出,安插于照像具之后。面覆以青袱。照像者从袱底窥之。使余直视前面玻璃圆片。不过一瞬顷,取出后面玻璃片,入房中。照像者之妇言,此次大人瞬目,照得不甚好。请再照。许之。主人复带玻璃片如前,取照曰:可矣。取出示之,乃冠袍之一白发翁也。诚异事也”。金允植照毕,其高级随从也照了一张。“每像给价洋钱二元”。(原文均写作“照像”,在此保留原貌———编者注)金允植对烟台照相一事做了生动的描述。这张照片甚至被认为是朝鲜人在中国的第一张照片。

返回的路上,金允植一行又登上“烟台山望海台。台在峰顶,候望轮船之来往。登临远望之致,亚于登州之蓬莱。阁在此不远,而风大不能久住矣。山腰以下,洋馆包络,宏丽齐净,街道如矢。比天津洋馆,更觉幽趣”。二是听曲。“二十六日(12月6日)晚,张季直(张謇)因事来到烟台,邀请金允植同往酒楼吃饭。“酒楼在洋馆傍,楼馆高而厂,铺设华而整”。“坐定,有一人挟胡琴、携一个年幼女儿入来。请曲本。曲本书在小折子。座中诸人使唱《探母》曲。幼女儿年可十岁,顿开软喉。老者以胡琴和之。虽不知何语,清婉可听。少顷,设菜、斟酒、吃饭”。

金允植在烟台酒楼听到的《探母》,应当是京剧《四郎探母》选段。晚清京剧大兴,从太后、皇帝到普通百姓,无不喜欢京剧,烟台更是有“京剧码头”之称。金允植见到的应当是活跃在烟台的一位京剧童星。可惜,作为朝鲜人的金允植听不懂京剧。

12月8日,金允植一行终于等到有前往朝鲜的兵船,遂乘船离烟回国。回国以后,金允植参与并推进了朝鲜王朝许多方面的现代化制度设计。如创立了机器局、现代海关,参与了外交、外贸、军队、会计等多种制度的建设,推动了朝鲜近代化的发展。

张謇(张季直)

新闻推荐

青州:“一村一月一场电影”

□记者郑颖雪通讯员侯建元报道本报青州讯8月31日傍晚时分,青州市王坟镇王坟村后街又响起了欢快的音乐,村...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