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府大院内的泉池
玉乳泉
进入山东省人民政府大院的北门,绕过影壁不远,在路的东西两侧,各有一方泉池,池周饰以石栏。东池北壁石刻“凤翥池”三字,西池北壁嵌有题记。由此向东,至大院东南隅,原来还有华笔池,现已埋入地下。凤翥池西北侧,还有一方形泉池,为玉乳泉。
华笔池,寓意妙笔生花,写出灿烂文章;凤翥池,则有像凤凰般振翅腾飞之意,这两个泉池都是因科举考试而得名。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八月上旬,山东布政使江兰主持科考事宜,使人分别在贡院和布政使署内,凿成“华笔池”和“凤翥池”。江兰撰写《新浚凤翥池记》,并书写刻于石上。题记对华笔、凤翥两池的挖凿作了概括叙述。
据记载,凤翥池北原有一块太湖石,形状如凤起舞,故名“凤翥石”,泉以石名,石、池相映。玉乳泉则位于省人民政府大院西部,因泉水滴滴如乳汁而得名。泉池原长40米,宽30米。1999年修复后,泉池以石砌岸,长宽各7米,深2米,呈不规则状。
华笔池和凤翥池所在的位置,明清时期分别是贡院和布政使官署。贡院是山东举行省级科举考试的地方,至今有600余年的历史。布政使官署所在地一直是历代官署驻地,最早可追溯至北宋,有据可考的历史近千年。
济南贡院,建于明朝洪武初年,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重修。大门朝南,为三开间,正中悬“贡士院”匾额,院内有“明经取士”“为国求贤”牌坊、至公堂、明远楼、聚奎堂、应试号舍等建筑。明清500多年间济南贡院共举行过200多次乡试,录取近2万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朝廷下令停止科举考试,贡院就改作他用,后来成为今天的省府大院东区。
明朝洪武初年,省级最高行政机关“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由青州移驻济南,建署于元代肃政廉访司旧址,后分别于明天顺四年(1460年)和万历七年(1579年)重建,即为今天的省府大院西区。
1948年济南解放,大院东区和西区均由济南市军管会接收。1949年3月,共产党领导下的山东省人民政府由青州迁至大院。1979年12月,第五届山东省人民政府在大院成立,之后历届政府都在这里办公,省政府大院一直是山东省的最高行政机关所在地。 (本报记者陈炜敏)
本期“济南故事”小结:
妙笔生花华笔池,凤凰振翅凤翥池;
更有玉乳泉相伴,三泉流长历沧桑。
新闻推荐
□通讯员郭轶敏崔浩杰记者张思凯报道本报济南讯日前,国家优质工程奖专家组先后对国网山东电力...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