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瑞芳做客“文学照亮人生 中外经典文学讲坛”《煎饼花》:一部书写家史的新书
马瑞芳 新时报记者黄中明 摄
8月25日上午,“文学照亮人生——中外经典文学讲坛”与读者如期相见。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马瑞芳携新作《煎饼花》做客讲坛,讲述这部家史背后的故事。马瑞芳说,书中写到的家人陆陆续续都已经离开,他们给她留下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对长辈,对伴侣,对子女,对亲族,对民族,对国家,全心全意的爱。
《煎饼花》不是《煎饼花儿》
多年以前,马瑞芳曾经出版散文集《煎饼花儿》。在中外经典文学讲坛现场,马瑞芳澄清,此次《煎饼花》是新作,并非过去的《煎饼花儿》,前者是她的家史写作,后者关于其家史的文章则只有三五篇。马瑞芳表示,写作《煎饼花》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写作的过程也是回忆往事的过程,有时哈哈大笑,有时又泪流不止。
之所以再次使用“煎饼”作为书的题目,大概是因为这种食物在马瑞芳的人生中意义重大。马瑞芳说,小时候不喜欢吃煎饼,但在那最艰难的岁月里,家里的兄弟姐妹都是靠煎饼喂大的。马瑞芳兄弟姐妹七人,其中四人毕业于山东大学,另外三人分别毕业于山东医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岛医学院,煎饼与这个书香之家发生了密切的联系。
后来有家人陆续离去,煎饼成为一种记忆的纽带。“小时不想吃煎饼,长大后,总想拉住年迈或病重的亲人不让走,哪怕留在人世不过是一起吃煎饼。”《煎饼花》的封面上如是写道。
再一次认识“偏心”却又心怀大义的祖父
马瑞芳早先就曾写过祖父的故事,在她的笔下,祖父传统观念浓厚,甚至重男轻女,比如让刚生下来的马瑞芳喝米汤,把应该属于她的母乳让给哥哥,“因为男孩顶门立户”。2000年,在一个亚洲文学研讨会上,有外国学者质疑马瑞芳笔下的祖父是虚构的。这位学者认为,祖父不可能指导给婴儿哺乳的环节,而且祖父最疼爱第三代,不可能如此对待还是婴儿的马瑞芳。
“我啼笑皆非。不要说有些中国国情欧美资深汉学家理不清,对我爷爷那个重男轻女、偏心眼到登峰造极的白胡子老头,我这个嫡亲孙女也经历了漫长的认识过程。”马瑞芳在《煎饼花》中写道。
在活动现场,马瑞芳倾情讲述祖父生平事迹。马瑞芳说,祖父是青州名医,治病坚持“三治三不治”,拒绝给汉奸看病,受日本败兵欺侮,愤而绝食,中秋节写下咏叹八路军进城的遗诗。祖父去世时,几百人自发前往送殡,他们大都是祖父生前接济救治的乡亲。
关于祖父的更多故事,比如严立家规,用自己的方式关爱家里的小辈等,马瑞芳将它们一一写进了《煎饼花》中。自在不成材,成材不自在
马瑞芳之前也曾写过母亲的故事,她用一个“等”字概括。母亲含辛茹苦将他们兄弟姐妹7人送入大学,“自在不成材,成材不自在”,督促他们认真读书,学好本领,却不是图他们将来养老送终,而是“学有所用,即为孝顺”。马瑞芳他们大学毕业后,奔赴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各有建树,母亲则常常“等”在家门口,“等”邮差送来他们的消息,就这样“等”了一辈子。
在马瑞芳的这部家史中,“煎饼”就首先与母亲发生了息息相关的联系。马瑞芳介绍,母亲出嫁前是青州富户家的“王三小姐”,饮食精致周到,自然不会有粗粮煎饼,但嫁到马家之后,不仅要吃煎饼,还要学着摊煎饼,期间还闹出过小风波。
马瑞芳戏称自己家里“男女平等,女略高于男”,尤其是父亲,在母亲面前总是没脾气。马瑞芳他们不解,父亲说:“我是深敬你娘!”父亲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后又一直身居公职。虽然父亲“有权”,但母亲没有收过一分钱。马瑞芳说,有一次,一位叔叔塞给家里妹妹一包糖,母亲想还回去,结果人走了。父亲回家后,母亲像犯了大罪,紧张兮兮地解释,后来得知那是人家生孩子的喜糖才释然。
马瑞芳称《煎饼花》是“我的家史”,她在活动现场感慨,书中写到的家人陆陆续续都已经离开,他们给她留下了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对长辈,对伴侣,对子女,对亲族,对民族,对国家,全心全意的爱。大爱无疆,无怨无悔!”(新时报记者江丹)
新闻推荐
□记者冯砚农通讯员杨涛报道本报潍坊讯为切实解决执行难,惩治银行借款案件执行中拒不履行生效裁判的失信...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