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科学规划兴修水利保民安,记者实地探访乡镇村庄 “有了防水墙,一点事儿没有”

大众日报 2019-08-20 09:56 大字

□本报记者郑颖雪杨国胜本报通讯员郑秀宝

“你看去年发大水的水印子还在这儿。”8月18日,青州市王坟镇赵家峪村村民邓建军指着墙壁上一米多高的一条灰色印记说,今年有了新修的防水墙,水从河道里流过,一点事儿都没有。

出邓建军家门口,走过一条6.5米宽的沥青路,脚下就是大石河的河道,河水依旧湍急。“去年洪水一来,以前的防水墙和门口这条路的路基都被掏空了,水一下子冲到我家里。”邓建军说。

去年8月,青州市王坟镇受“温比亚”等台风叠加影响,大石河、钓鱼台河河水暴涨,冲毁堤坝,冲进村庄,损失惨重。

青州市充分吸取教训,把洪灾造成的险工险段作为全市防洪薄弱点,迅速开展水利设施水毁修复和灾后重建,总投资8.24亿元,在今年汛前完成了水毁修复、黑虎山水库溢洪道改扩建及大坝加固、弥河防洪治理、东部低洼易涝区农田排涝、大石河治理等重点灾后重建工程主体建设。

灾后重建工程能否经得起考验呢?今年8月10日至11日,受台风“利奇马”影响,王坟镇普降特大暴雨,全镇平均降雨量达到351毫米,最大降雨点降水量达431毫米,比去年“温比亚”台风期间的平均降雨量多出近一倍。

8月11日,记者冒雨来到王坟镇,在去年受灾惨重的王坟村、涝洼村看到,村民们生活秩序井然有序。村旁的大石河和钓鱼台河,虽然水位最高时离坝顶只差0.5米,倾泻而下的洪水不停地拍打着堤坝,但并没有出现冲出堤坝的情况。

同样的村庄,面对更强的降水,为什么出现了完全不同的情景?

8月18日,记者再次来到青州市探访,在青州市金潮来食品有限公司一个展示区内,数十张照片向大家展示着去年洪灾后的景象。“我们厂离大石河最近,洪水一来首当其冲,去年损失8000多万元,在社会各界和全厂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用了20天才把厂区清理出来。”该公司生产厂长刘永江经历两次台风感慨颇多,“今年雨更大,一点损失都没有,工厂放假3天就恢复生产了,多亏了大石河新修的防水墙。”

邓建军和刘永江都称赞的“防水墙”,其实指的是堤坝,这是青州去年开展的水利设施水毁修复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洪灾后,我们对大石河全线进行了清淤疏浚及护堤护岸,清理后的河道宽阔平坦,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行洪顺畅。建设的5000多米长,8.5米高、主体1.5米宽的钢筋混凝土堤坝,有效把洪水挡在河道内。”青州市水利局副局长刘清军告诉记者,这种钢筋混凝土堤坝他们称之为“防水墙”,有了它,沿线群众再也不用担心洪水会淹到家里。

经过一年的灾后重建,青州水利设施成为今年台风后没有重大损失的关键。台风“利奇马”为青州带来的平均降雨量达到433.1毫米,是“温比亚”台风期间降雨量的1.6倍,但是农田受涝面积比去年减少了六成。

青州的水利设施修复工程,对潍坊市的防汛工作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去年,青州黑虎山水库水毁严重,经过一年的溢洪道改扩建及大坝加固,该水库的下泄洪水能力和大坝安全性能进一步增强,在拦截和削减洪峰中的作用更加突出。“黑虎山水库的水位连续5天比安全水位高出3.5米,为下游抗灾救灾作出了最大支持和努力。”黑虎山水库运行维护中心主任孙明光说。

新闻推荐

抢救接力·祝福接力·正能量接力

□本报记者李振郑颖雪本报通讯员谢静马加荣“抗洪干部董明亮,加油!”——网友“杨门女将”“...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