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救灾现场,还原脚下有泥的“追风人”
本报评论员肖明君
每一次破坏力巨大的灾害,留下的除了一片狼藉、一时恐惶和不幸伤亡,还有一串串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感人故事,成为永恒的积累,经久流传,感怀不尽。
青州村干部董明亮,抢险救灾中被倒塌房屋砸伤,不幸高位截瘫,从而引发一场动人心弦的空陆联动,跨地救治,这种“高度关注”的背后,是整个社会对一名普通干部的牵挂,也是对一群身边的“董明亮”们夜以继日坚守的情绪回应。
13日的新闻中,我们使用了一个标题,叫做《他们,就是最坚固的堤坝》。在对准救灾现场的每一帧镜头中,每个人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这真是一群肉身的堤坝,他们永远是扛着沙袋“逆水而行”的人,他们总是遵循第一时间的“集结令”,他们总是充当抢险一线的“排头兵”。每一位受灾群众都可以见证,他们身边的“董明亮”,多数平时工作默默无闻,然而一旦放置在特殊条件下,这就是一群高大的、令人可叹可敬的身影——
从8月8日开始,寿光市纪台镇纪台二中校长李德全就值守在作为安置点的纪台二中。家中79岁的母亲已经病危,他却六天没有回家;
21岁的刘佳恒,刚做消防员一个多月,却坚持和战友们持续排水,三天三夜只睡了不到8个小时。
在灾情到来之前,山东全省对抗灾抢险的工作要求是“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到岗”,而我们恰恰亲眼看到了这些人“岗位意识”的强悍。
岗位,会赋予一个人责任;一个人,则要用踏实的行动丰富岗位的价值。岗位意识,就是一种“有我在”的在场意识,就是一种“被需要”的人之本分。很多人可能觉得,这不就是自己应该做的吗?不需要被称赞吧。但是对于被灾情动员起来的整个社会而言,他们,无疑就是整个抗灾体系的中坚,在灾民眼中,他们就是最大的指望和安慰,不可或缺,须臾不离。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很多受灾家庭说得最多的不是诉苦,而是不停的“感谢”。只有这个时候,才更能体现出什么是“风雨同舟”,什么是“鱼水之情”;什么叫“灾情就是命令”,什么叫“众志成城”……
台风已经过去,救灾仍在路上。阳光总会重新照射在脸上,家园也会在重建中复苏,而那些在深水中手拉着手搜救,确保“一个也不能少”的群体动作,早已成为雕塑般的存在,成为人们心头动人的剪影。而就在想要当面赞扬一下他们的时候,他们却选择了继续忙碌:发放物资、安置群众、保障医疗到位、查验房屋安全、维持物资充足、保证物价平稳、积极部署重建……据了解,董明亮所在社区早就实施了责任分片,而像他一样在岗位上已连续值守四天四夜的那群人,现在仍未停歇。
这样的人,在青州还有多少,在山东还有多少,在国内此次台风受灾区还有多少……这不会有一个详实的数字,但他们却是具体的、细节的、活生生的存在,虽然司空见惯但绝非平淡无奇。我们,就是要从救灾现场打捞起这些平凡而美好的人性,让这些最“追风”的人,让这群真正“脚下有泥”的人得以还原,向大家推送最基层版的初心和使命。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晓杰“大爷,您的血压有点高,多注意休息。”“大姨,您多吃点水果。”一声声亲切的关怀,一份份充满...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