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羊山,听听那冷雨

济南时报 2019-05-14 14:12 大字

□钱欢青

细雨随着夜幕笼罩下来。羊山脚下,分外安静。

一定要在晚上漫步,在一个从未到过的地方,在日光退却的寂静里,情感会跟随寂静下来的大地,屏息,敏感。夜风中一种安静的喜悦,一种欲说还休的苍凉。

一大片油菜花,盛期已过,油菜籽开始结出累累硕果;一大片月季花,正在怒放,色彩浓艳。油菜花和月季花的尽头,是一大片风平浪静的湖泊。一到羊山,我们就被大自然的深情厚意包围。早上还在济南,中午已到羊山,暮春的勃勃生机让我们猝不及防,隐藏着被城市粗鄙长久遮蔽了身心的慌张。

没想到午休起来,下起雨来。山林愈发苍翠,一层一层铺陈开去,总有雨珠结网,闪烁在苍翠深处。羊山海拔原本就只有198米,却跌宕蜿蜒,处处曲径通幽,羊头、羊尾、羊身,各有丘壑。羊山海拔如今已经不到198米,曾经这里处处采石,山头千苍百孔。但时间就是这么神奇,曾经乱采乱伐的山头,如今居然成了一片鬼斧神工的山顶湖景,孤岛林立,怪石高悬。峭壁下栈道一步一景,恍若烟雨江南。绕过去,一座曹公亭,亭之东南,一块突出的岩石,石上刻“衮雪”两个字,竟是一代枭雄曹操手笔。

曹操手笔绝非空穴来风。据康熙十二年《金乡县志》载,曹操任兖州牧时,屯兵之所,正在此处。曹操在此招贤纳士,文有荀彧、郭嘉、刘晔,武有满宠、于禁、典韦,一时豪杰群集。东击青州绿林军,南袭徐州城,大战吕布于淮阳,烈马烽烟,都由此处发兵。

据说“衮雪”石刻,乃是曹操流传至今的唯一手迹。史载东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曹操在羊山、葛坡大败黄巾军后,逸性湍飞,率文官武将,登羊山之巅,赏景洗尘。当年此处,周围全是沼泽水泊,唯羊山孑然孤立,激流撞乱石,水星飞如雪。曹操诗性大发,遂奋笔写下“衮雪”二字。据说当时就有人问这“衮雪”二字为何独缺三点水,曹操挥手一指滚滚激流,曰:“这不是水吗?”所谓“狂涛巨浪流石边,衮字旁边不用点”,遂成千古美谈。

从来成王败寇,历史总会给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堆上一层又一层迷人的传奇;从来烽烟激烈,一将功成背后,总有累累白骨淹没无闻。就在这“衮雪”石刻边上,一片树林的断崖处,星罗棋布的汉墓层层叠叠,露出石板。这是由上万个汉墓组成的全国闻名的汉墓群。近些年来已经出土的陶俑、陶壶、陶马、壁画、铜镜等文物就多达两千多件。这些汉墓当然和曹操无关,它们只能说明,汉代此处,人烟繁盛,当是一处重镇无疑。

更激烈的战斗发生在1947年,著名的刘邓大军在挺进大别山之前,发起了一场大规模的鲁西南战役,其中在羊山就打了整整十几天。时值酷暑,又逢大雨,战斗异常激烈,敌我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如今的羊山,烽烟早已沉寂。雨中,我们在烈士墓前鞠躬,苍翠山色掩映,那个故事不断在我内心翻滚——那是1996年的一天,一位七十六岁的老太太来到鲁西南战役纪念馆,在一位名叫南峰岚的战士画像前站了足足一个小时,当工作人员将她领到南峰岚墓前时,老人终于泪如雨下,失声痛哭。——原来这是她49年前新婚不久的丈夫。她找了他一辈子,终于在羊山脚下找到了,却已经阴阳两隔。回山西之后第二年,老人就去世了。

大地无边,吸纳了所有的烽烟与往事,将一切都化归林木花草绵延不绝的宁静。细雨依然淅淅沥沥,时急时缓。山前胡集,一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同样安静得出奇,老树老院,斑驳的石头围墙上,蔷薇争相拥簇、怒放。孤独的老人不慌不忙骑着三轮车回到自家院子。村边一个高台,名曰裕丰,立于高台之顶,放眼望去,浩渺的葛山湖扑面而来,风光真是好得无边。

高台上一个新建的亭子,名字却叫思过亭。

漫步羊山脚下,深夜的街道灯火稀疏,黑夜包围过来,没有什么可以躲避。唯有那石板路,经过雨水冲刷,泛出盈盈亮光。一家烤串店的招牌霓虹闪烁,三两个年轻人在里面举杯畅饮。

夜深了,一切都沉寂下来,只有细雨梭梭,仿佛在向大地窃窃私语。回到房间,打开窗户,冷雨洒了进来。

新闻推荐

用心对待每一个患者

张洪莹始终奋斗在临床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用真诚的心去善待每一位患者。工作27年来,从未请过任何...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