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信用潍坊”的力量

潍坊日报 2019-01-25 09:27 大字

□本报记者尹莉莉刘伟

人无信不立,城无信不兴。诚信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的文明标志。潍坊市自2016年4月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全市上下积极投身创建工作,通过聚焦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大领域”,聚力抓好信息归集、平台建设、查询应用、联合惩戒、政策法规、信用监管、社会服务等重点环节,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2018年,潍坊市确定为全国首批12个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青州市被确定为首批30家率先开展守信激励创新工作的城市,诸城市、寿光市成为山东省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

诚信为先,一路走来,潍坊市国家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创建取得显著成效,省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进展顺利,守信激励创新工作扎实推进,为潍坊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强大的信用支撑。

加强体制建设推动全民参与

近年来,潍坊市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作为全市重大的基础工程来抓,先后制定出台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失信联合奖惩等政策意见。

社会聚力唱响诚信大戏。2016年11月,潍坊市召开市、县、镇、社区(村)四级干部群众参加的诚信潍坊建设视频动员大会,激发起全市人民创建全国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参与热情,大力营造“知信、用信、守信”的良好氛围,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为扎实推进工作,潍坊市创新建立了县市区信用综合评价指数,由信用工作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共建共享、联合奖惩、信用信息应用、体制机制、信用宣传教育等七大类25项指标构成。并把县市区信用综合评价指数,纳入了全市科学发展考核,极大地调动了各级、各部门加快推进信用工作的积极性,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蒸蒸日上。

以金融信用试点在农村起步为例。潍坊市积极探索以“信用评定+信用互助”为主要模式的农村合作金融试点,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建立合作社信用评价机制,制定农户信用评价标准,对农户信用情况建档建卡、专项评级,逐步建立起以合作社及农户为主体的征信数据库,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户信用评定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潍坊市在山东省率先开展了信用互助业务,通过合作社提供担保、托管银行整体授信、分户发放贷款的业务模式,为农户提供低息贷款,有效满足了农户生产经营中的资金需求。为山东省乃至全国开展以农村合作金融为着力点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开辟了新路径。

互联共享打造信用“云数据”

海量信用信息的归集与整理,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的前提。2016年,潍坊市搭建“一网三库一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目前,市级信用信息平台归集数据1.5亿条,位居全省前列,实现了对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和各类注册法人信息全覆盖。

在系统中,潍坊市开发了联合奖惩、食品药品、重点人群等专项应用,设置了三级预警,实现部门间共享查询、打印信用记录,面向社会提供查询、公示等服务。潍坊市开通“信用潍坊”网站,实现信用信息查询、双公示、政策发布、红黑名单发布、宣传等功能,社会关注度逐步提升。

失信联合惩戒,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加大惩戒力度,让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是潍坊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针对逃债骗贷、制假售假、商业欺诈、电信诈骗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失信行为,潍坊市根据国家、省的意见和要求,结合潍坊实际,制定出台了操作性强的失信联合惩戒意见,首先对16个领域120类严重失信行为,从获取生产要素、行业准入、任职资格、出国出境、高消费行为等9个方面予以限制。

目前,潍坊市已将失信联合惩戒制度扩展到全行业、全领域。创新实施了发起部门提出惩戒建议、市信用办推送惩戒信息、实施部门执行惩戒措施、实施部门反馈执行情况、市信用办督促监管落实“五步走”程序,使失信联合惩戒工作规范、有效。为推动跨区域联合协作,拓展联合惩戒区域,潍坊市与青岛、威海共同签署《青潍威信用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协同开展联合惩戒工作,已互相推送了3批联合奖惩名单。

联合惩戒让失信者寸步难行。2018年,对2万多个严重失信主体进行了联合惩戒,实施联合惩戒5万人次。先后开展了政务、涉金融、电子商务等领域失信专项治理行动,收到良好效果。

全面共享失信信息,便于更准确地跟进金融惩戒措施。信用“云数据”不仅能对失信者形成强大威慑,更有利于形成监管合力,促进全市信用建设,优化信用环境。

“无形财富”彰显“有形力量”

信用是现代社会企业和个人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良好的信用可以转化成有形的财富。诚信监管,让潍坊市企业充分感受到了信用的力量,为新一轮转型发展注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潍坊市积极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率先在全省开展了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将信用分类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开,将企业信用信息与金融、保险、行业管理等对接,对信用等级优良的企业予以政策激励,对信用等级差的企业则予以相应惩戒并发出预警警示。

全市有26个部门在行政管理中采用了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加快构建行政监管、风险监测、信用管理、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相结合的综合监管体系,增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行业信用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潍坊市注重发挥行业协会、合作经济组织在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通过设立行业诚信联盟,建立健全联盟规章制度,形成内部自清、自律、自觉约束机制,以行业联盟自律带动整个行业诚信守法,有力推动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潍坊市组建了1.8万余家食品行业诚信联盟,通过加强联盟内部约束,切实从源头上提高了全市食品安全水平。2017年潍坊市被评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潍坊消费者协会发起成立了网络电商平台经营企业诚信联盟,通过签订联盟成员自律公约,加强内部监督管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潍坊市先后获批为省级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

当前,在司法审判、执行过程中,存在大量诉讼失信行为,执行难问题成为影响司法公信力的重要因素。为破解难题,潍坊市在全国率先建立“党委领导、法院主导、部门联动、信息共享、失信惩戒”的诉讼诚信体系,对诉讼参与人在立案、审判、执行及其他诉讼活动中的信用信息进行征集、评级,然后法院和其他行业主管部门进行信息对接共享,共同对失信行为进行规制和惩戒。

针对当前金融纠纷案件大幅上升、金融案件执行非常困难的实际,潍坊市全部设立金融审判法庭和金融执行小组,配强专业化、职业化金融审判执行力量。去年9月份,市法院系统和市信用办联合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涉金融案件集中执法行动,执行到位金额6.3亿元,在全市引起了强烈反响。

潍坊市惩戒失信行为,破解执行难,为诉讼体系建设编织“诚信网”,彰显了司法公信力。

持续用力,久久为功,潍坊市加强“信用潍坊”建设,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凝聚着社会合力,激发出发展正能量,推动着高质量发展。

新闻推荐

青州市完成2018年确定11件民生实事任务

本报讯(记者付生通讯员郑秀宝)民生无小事。在2018年1月举行的青州市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青州把增...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