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方百计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山东坚定不移贯彻“两个毫不动摇”系列述评(中)

大众日报 2018-10-29 01:01 大字

□本报记者杨学莹

民营经济,已占到山东经济的半壁江山。近年来,面对经济转型升级中遇到的暂时困难,山东省委、省政府千方百计出实招、谋实策,为企业松绑减压、助力铺路,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强化要素支撑,化解制约瓶颈

融资难,是长期困扰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老大难”问题。从2017年的“非公十条”到2018年的“实体经济45条”,山东省委、省政府频频出台政策,各级各部门坚持不懈地帮企业破解难题。

银行断贷抽贷,是企业最担心的事。以往,一笔贷款到期,企业必须先还上,再贷出来。为了“过桥”,企业有时不得不去借“高利贷”,风险极大。2017年3月,德州市在全省率先下发通知,落实中国银监会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积极推广实施“无还本续贷”模式,对即将到期的贷款提前开展调查评审,对符合规定的企业,通过展期、以新发放贷款结清已有贷款等方式,避免企业流动资金出现断档。德州市提出,力争2018年所有银行机构都开办“无还本续贷”业务,2020年前,“无还本续贷”受益企业2000户。

德州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公司董事长谭英潮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公司数笔贷款都使用了“无还本续贷”业务,不用还款就得到了续贷,为企业节省500多万元费用。

不仅在德州。日前山东出台《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即“支持实体经济45条”),明确要求完善续贷转贷政策,对企业融资到期需要续贷且符合无还本续贷条件的,按无还本续贷政策办理,无还本续贷情形不单独作为下调贷款风险分类的因素。这给企业减了负,也给银行松了绑。

银行不敢贷,主要因为信息不对称。山东省税务局落实中央部署,主动作为,与银行进行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把经授权企业的纳税数据、经营数据、纳税信用评级等100多个数据项开放给银行,帮助其进行贷款风险评估。银行心里“有数”了,企业无抵押、无担保、仅凭诚信纳税记录,上网一申报,最快3分钟即可拿到最高300万元额度的贷款。

省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处长孙黎告诉记者,目前,山东省“银税互动”贷款已贷出600多亿元,其中1/3支持了小微企业。特别是今年5月“银税互动”贷款业务上线,实现了“秒贷”,更是引爆了需求。记者获悉,日前,济南一家畜牧科技公司在齐鲁银行申请“税融e贷”,当日就得到100万元贷款额度授信。

“银税互动”“政银保”“政银担”、整合省级担保机构……山东多措并举,帮助民营企业打开融资渠道。截至今年5月末,山东省民营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21825.3亿元,同比增长3.9%。

用地难,用地贵,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一大难题。山东省提出,对工业用地采取租让结合、先租后让、长期租赁、弹性年期出让等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减轻企业初始投资成本。

10月17日,潍坊市锴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竞得青州峱山经济发展区5080平方米国有建设用地30年使用权。若正常按50年期出让,出让价格每亩16.53万元,30年期价格则为每亩12.27万元,企业选择了30年,节约初始购地投资32.5万元。

企业用地由“吃标准餐”变为“吃自助餐”,企业就有了选择,丰俭由己。今年3月到9月,潍坊全市企业选择“弹性年期出让”等工业用地灵活供地方式的就有12宗。

加快存量土地交易流转,让企业更便捷地获得发展用地,也是一个办法。临沂市2017年8月开通了线上线下统一的土地二级市场,企业买地不用四处打听了,简单如上网“淘宝”。至今年9月底,通过此平台,临沂全市已转让土地430多宗,总面积7700亩,转让金额25亿元。

解决“用地贵”,山东政策频出。去年,山东省“非公十条”提出,对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土地出让底价可按同等别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日前出台的“支持实体经济45条”提出,2018年10月1日起,制造业用地的使用者可在规定期限内按合同约定分期缴纳土地出让价款。

为了缓解“用工贵”,今年,山东继续下调工伤保险基金费率;明确企业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继续按18%执行,按规定为符合条件的困难企业办理社会保险费缓缴、延缴手续,缓缴、延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对“十强”产业企业,将稳岗补贴标准由30%提升到50%,帮企业降低用工成本。

减税降费,让企业轻装上阵

前不久,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文意外发现,公司账上多了一笔数额不小的退税。原来,公司享受到了国家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电网企业的“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政策,晶正等山东企业共被批准退税71亿元。

除了严格执行国家一系列结构性减税政策,今年,山东积极向国家争取一揽子新旧动能转换税收政策,给企业带来了更多实惠。目前,新旧动能转换税收政策中,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创业投资和天使投资抵免所得税等7项政策已落地实施。

山东还主动研究出台了一批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日前,“支持实体经济45条”降低了企业的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印花税税负。省级层面,每年可为企业减负108亿元。

力度空前的减税措施,去年为山东企业和社会减税728亿元,预计今年将新增减税约806亿元。

降费清费方面,山东找准症结、分析根源、加大力度清理涉企收费。去年,山东分8批取消、停征、免征、降低了6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全年为企业和社会减轻负担140亿元。省级立项的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已全部取消。今年,山东认真落实中央对政府性收费的减费政策,预计全年可为企业和社会再减负6亿元以上。

目前,山东减费的重点已深化到经营服务性收费方面,降低企业用电用能成本力度进一步加大。记者从省物价部门获悉,今年山东省已连续4次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每千瓦时降价7.52分钱,为全省工商业用户减轻电费负担超过86亿元。另外,高可靠性供电费标准执行下限、取消临时接电费、暂免“三余”电厂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每年可分别减轻相关企业电费负担1.2亿元、4.06亿元、15.09亿元;推进电力市场直接交易,可为企业减轻电费负担15亿元。天然气管输价格方面,今年8月,山东省管道运输的天然气城市门站价格每立方米降低0.09元,每年可为全省用户节约气价1.35亿元。

记者从住房城乡建设部门获悉,山东省今年继续阶段性降低公积金缴费比例,预计全年为企业减轻负担12.3亿元。在工程建设领域推广银行保函替代四类保证金,前三季度已为全省企业减轻负担72.14亿元。

据预计,2018年,在去年减费140亿元的基础上,山东省为社会和企业减费的规模比去年还会有所扩大。

搭台清障,支持民企创新创业

民营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但有些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受限于自身实力,创新能力不强。山东拿出真金白银,想尽千方百计,大力搭平台、引人才、清障碍,引导其走上“四新”促“四化”的创新之路。

山东对产业集群创新扶持方法,不是扶持单个企业、单个项目,而是对准产业集群的核心“关节”,进行“点穴式”精准支持,让几个点带起一条链。2017年山东“非公十条”提出,利用3年时间,支持50个产业集群开展转型升级示范行动,对符合条件的支柱、主导、特色产业集群,每个分别给予3000万元、1000万元和500万元奖励。

淄川建陶集群是得到扶持的特色产业集群之一。山东省主要支持淄博市淄川区与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打造淄博建陶产业示范基地,推动集群智慧化转型。目前,示范基地已诞生了全国首家建陶智能互联工厂——淄博新金亿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传统建陶企业首次实现了海尔、酷特式的“大规模定制”,企业用工由600人下降到280人,库存降低20%,能耗节约27%。通过“入园上平台”,淄博建陶企业由135家整合至20余家,企业正在由单打独斗向产业平台化、大规模定制模式转型,实现成本下降7%-10%,产能提升20%,产品也大幅度提档升级。

目前,山东省已投入4亿元,支持了37个产业集群,带动了大量民营中小企业提升竞争力。

中小企业引才难,山东各级党委政府不遗余力予以支持。省科技厅统计,“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自实施以来,其中80%授予了山东省民营企业培养和引进的人才。

在费县,每年都举办近10次“蒙山大讲堂”,县委书记、县长出面,把院士和国内顶级专家请到家门口,给企业家、党政干部充电。每次讲座,县里最大的千人礼堂坐得满满的。下了课,县里都要安排院士、专家去企业考察,企业借机就与专家接上了头。企业相中的人才,政府不拘一格给予支持。优优木业聘请的职业经理人栾金榜,只有大学本科学历,临沂市和费县也将其纳入急需紧缺人才,分别给企业补贴20%、10%的年薪。在各路英才助力下,费县目前的规上企业已达到438家,在临沂市各县区中排名第二,这些规上企业几乎全部为民营企业。

山东围绕“专、特”,推进中小企业个性化创新。实施“一企一技术”创新工程,现有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127家、创新企业1105家。培育“专精特新”和瞪羚企业,现已培育命名“专精特新”企业2566家、瞪羚企业100家、隐形冠军企业198家。山东“支持实体经济45条”提出,对认定的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全国中小企业“隐形冠军”“独角兽”企业、新评选定的“瞪羚”企业省财政都有奖励,最高奖300万元。

山东大力抓好“双创”,推动中小微企业迅速孵化、成长、壮大。组织召开全省中小企业创业兴业大会,举办“创业创富项目博览会”“中小企业双创周”“创客中国”山东创新创业大赛等专项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创业氛围。山东安排省财政专项资金2.4亿元,连续3年扶持培育30个创业辅导基地。全省市级以上创业辅导基地超过600家,国家级“双创”平台达到17家。

千帆竞渡,百舸争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山东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基本经验,也是目前攻坚克难的制胜法宝。只要我们坚定信心、保持定力,一如既往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山东经济必将越来越富有活力。

新闻推荐

潍坊市金融办着力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

本报讯(记者贺德良通讯员戴鹏)降低中小企业获得信贷成本,是金融支持中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支持实体经济不断壮...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