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其人其事(二)文/图武正彪
编者按:《明朝开国大将傅友德其人其事》,限于篇幅分两次刊登。前文主要介绍傅友德故里,傅友德归属朱元璋前的经历。本文主要介绍傅友德一生经历主要战事,封赐,家世,及身后事。他一生经历的主要战事有:
一、从战鄱阳湖。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七月,陈友谅倚仗兵多将广,大船巨舰千艘,借朱元璋大兵解围张士诚攻打安丰之机,围攻朱元璋治辖的洪都(今南昌)八十余日,洪都守将朱文正十万火急告危,朱元璋亲率舟师二十余万,星夜兼程,解南昌之急,与陈友谅发生了著名的“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拥有60万大军和当时最大的战船。优势是明显的,战争僵持不下。朱元璋计用火攻,智破“陈友谅巨舟连锁之阵,焚其战舰数百艘,烟焰涨天,十里之间湖水尽赤”。“德(傅友德)操轻舟荡其锋,身被数创,战益力,手杀数百人,复与诸将遨击于泾江口”。鄱阳湖大战历时37天,终于,朱元璋扭转战局,陈友谅虽兵多势强,然无计可施,屡战屡败。朱元璋修书劝降未果,友谅冒死突围出,中流矢贯晴及颅而死。朱元璋说:“友谅亡,天下不足定矣。”足见这一仗的历史意义。而傅友德在这一仗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攻克武昌,连战百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因武昌久攻不克,朱元璋亲征视察。傅友德率百勇士攻下高冠山(今蛇山),流失中颊而退,继而肋下中一箭,仍不退缩。直至武昌攻克。九月又攻下庐州,十二月再攻衢州,继而攻襄阳、安陆,身负九伤,擒获其将帅。还师淮东,攻克泰州并淮安,打败张士诚之援兵与马逻港,破元将竹贞于安丰。从长江上游打到了下游。
三、剿灭四川夏政权。洪武四年,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统率十万大军征讨四川大夏明氏政权。中山候汤和为征西将军统领南路军,与傅友德兵分两路进军四川。傅友德由陕西进击四川,声东击西,趋捷攀险,接连攻下阶州、文州、青州、绵州、汉州,前锋直至成都,傅友德历时十个月,战至百例,大夏政权一朝覆灭。中山候汤和则以战无功绩而受明太祖朱元璋的责备。战事结束,朱元璋亲制《平西蜀文》,明陈傅友德功劳第一。
四、从征大将军,鏖战北国、克元都。与徐达、常遇春北征大漠,所向披靡。破沂州,下青州。取莱阳、东昌。渡河取卫辉、彰德,至临清,获元将为向导,取德州、沧州。既克元都。战西凉,扫残元,击败元将元太尉,进军扫林山,活捉元将平章管著,元守将颜帖木儿闻傅友德到,只有开城迎接的勇气。正是:“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五、征南大将军 洪武十四年(1381年),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在云南兵反。朱元璋决意用兵。朱元璋命颍川候傅友德为征南大将军,永昌候蓝玉、西平侯沐英为左右副将,率步骑三十万征战云南。故元梁王把匝刺瓦尔密遣其伪司徒平章达里麻,屯兵十万于曲靖,以抵抗明军,傅友德倍道疾趋,出其不意,达里麻突见傅友德大军大惊,“以为神兵飞至” ,先擒达里麻等;俘众二万,马万匹,横尸十余里,友德纵降者使各归本业,“夷人见归者皆喜慰。”友德军声益振。
洪武十九年云南反复,傅友德再征云南。并从长治久安计,驻兵移民,终成永世安宁。
傅友德功勋封赏
《明史》称 :“友德喑哑跳荡,身冒百死,自偏禅至大将。每战必先士卒,虽被创,战益力,以故所至立功,上屡敕奖劳”。
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升江淮行省参政知事。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亲御奉天殿自定功臣名次,封侯者28人。傅友德位其中,封为颍川侯,食禄1500石,赐铁券(何谓铁券?铁券——其型如瓦,石刻诰文,背镌免罪减死,奉录之数,字嵌以金)。领同知大都督府事。
洪武四年傅友德奉命剿灭四川大夏政权后,明太祖朱元璋亲制《平西蜀文》,盛赞傅友德“马嘶蹄踏 尽角声张惟我颖侯智勇难量羌人稽首壶浆道傍劳我军行绵汉是降”。“其功傅一廖次”。赏傅友德白金250两,彩缎20表里。
洪武十七年(1384年),夏四月壬午,论平滇功,进傅友德颍国公,食禄三千石。子孙世袭。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命傅友德兼任东宫师保官,即太子太师。
傅友德有四子一女。分别为傅忠,傅所(春),傅让,傅天锡。老大傅忠是朱元璋的女婿,尚寿春公主,为驸马都尉;傅让,金吾后尉,傅所(春)过继给弟傅友仁;傅天锡早年夭折。其女傅氏为济喜妃(晋王世子朱济熺之妃。朱济熺,晋王朱棡世子,袭封晋王。朱棡,明太祖朱元璋与正宫皇后马秀英所生嫡三子,永乐皇帝朱棣之兄)。
傅友德死后录用其孙傅彦名金吾尉千户。
傅友德之死
傅友德自元朝末年参加萧县芝麻李农民起义军,至明朝洪武27年而死,他为朱元璋所赐死。其一生战事连绵,特别是归顺朱元璋,尽展其才,战功赫赫,戎马一生,明朝开国大将中可比者少。在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王朝大业中立下了卓越功勋。傅友德由颍川侯升至颍国公,太子太师,食禄三千石。追封三代,子招驸马,女册王妃,可谓功成名就。
后人特别是史学家,究其死因,有千万种分析,然而在朱元璋内心深处,真正原因似乎谁也没有弄清。
六百年傅友德
大明王朝,以明太祖朱元璋于1368年在南京宣布明朝建立,年号洪武之始,到1644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吊死万岁山而终,运数276年。到了明朝150年后的嘉靖年间,傅友德才追封“丽江王”,谥“武靖”。六百年来傅友德真相陆续浮出水面。一些地方纪念傅友德屡屡不绝。最典型的纪念,不能不说贵州省安顺市的“屯堡文化”。
贵州安顺自古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见《镇宁县志》)。“县境汉里之民,多明初平黔将士之裔,来至江南,尚有江南遗风。”(《兴仁县志》)今天在贵州省安顺市一带,聚居着一支于当地人迥然不同的汉族群体——屯堡人,他们的居住建筑、语言、服饰、饮食起居及娱乐方式,都沿袭着明代的文化习俗。“汉族迁徙来最早者,为明洪武初年征南屯田戍边之军队”。他们所居住的村寨以屯、堡、官、哨、卫、所、关、卡、旗等命名。这就是在明朝初年傅友德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在云、贵平定后,原先的三十万征南将士除沐英留守一万余人镇守云南外,其余大部返回黔中(即贵州省安顺地区)留下驻守。其时全国卫所军队人数仅一百二十万人,然驻黔中的兵力就达约二十万,几占全国总兵力的六分之一。这也是“屯堡文化”一词的源起。六百年的岁月,屯堡人就像始终保持江淮风俗习惯一样,始终没忘记当初他们的带领人——傳将军,在贵州安顺市西桥镇博物馆里雕塑着傅友德征南的将领群像,系统介绍了他的烈烈功绩。如今高原上这道亮丽的风景,引来世界游客如织,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屯堡人在介绍自己的同时,更详细介绍了傅将军。他与“屯堡文化”齐名,屯堡人崇仰傅将军。六百年的屯堡,六百年的故事,六百年的沧桑。岁月悠悠,明清的中原文明早已成为现代的史书,时光倒流,然而六百年前的江南风物在屯堡定格。黔中屯堡人,以其遗存的古风和鲜明的特色为世人所惊叹、震撼。在云南大理州鹤庆县松桂镇,还保存着傅友德的“丽江王”府(又称友德公祠)。这是明嘉靖元年云南抚司何孟春报请皇帝申立的傅友德祠堂。明、清两朝至今历经四次维修,每年春季庙会,重大节日等活动,人们总忘不了到傅公祠堂去祭祀……在玉山,傅友德将军用于祭祀的祠堂至今保存完好。当年被发配辽东云南等边关的傅友德家亲隐姓瞒名多代,复原了傅友德后代之名,以多种名义纪念他的祖先傅友德。
傅友德可谓明代杰出的人物,他是宿州人,光绪《宿州志》载:曾居于“傅家湖南岸”(今宿州市埇桥区灰古镇傅湖村)。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柴秋英)为切实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快捷度、满意度,青州市紧紧围绕精简流程、优化服务,稳步推进...
青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