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台石”高约两米、长约三米、宽约两米,坐西朝东,形似一只憩落在山顶的燕子。因燕台石之故,烟台山又称为“燕台山”。烟台山谓之“燕台山”难以考其源起,但可以肯定的

烟台日报 2018-04-17 08:47 大字

□燕台石要在极短的时间了解今天的烟台,必登烟台山,似乎舍此别无他求。

我从在烟台读书开始,到参加工作以后,不知多少次登上烟台山,走遍了山上山下、前后左右,看惯了潮起潮落、船来船往,听惯了浪击礁石、涛声依旧。时至今日,我仍喜欢闲暇登上烟台山,就像诗人海子那样,只要面朝大海,心便春暖花开。烟台与燕台小考烟台山堪称是一部浓缩的烟台历史。它不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更是烟台的历史山、文化山,且不说这里有实物和图文展出的开埠纪念馆、方志馆、京剧艺术馆、冰心纪念馆、十余国家领事馆等等,就是遍布山麓的楼、塔、路、树、石,无一不承载着烟台的历史信息。我与到过烟台山的朋友交谈过,都说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但是,如果您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烟台人,亦或一位浪迹天涯的游客,烟台亦称燕台你可曾听说过?

烟台人都知道,烟台的称谓源自烟台山。烟台原来不过是福山县所属的一隅,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为防倭寇袭扰,在南山(奇山)北麓兴建奇山守御千户所的同时,在北山(烟台山)设熨斗墩,亦称狼烟墩台、烽火台,发现敌情,昼则升烟,夜则举火,以为警报,民间俗称“烟台”。不过那时也有人因烽火台形状如同熨斗而称烟台山为“熨斗山”。清同治五年(1866年),在今烟台山西侧建成海关码头,东海关为指挥进出码头的船只,在熨斗墩上设立灯塔和旗杆,灯光和飘扬的旗帜成了烟台山的一景。此后,又有人称烟台山为“拉旗山”。

烟台山有许多巨石,尤以北侧临海一面为多,结义石、合壁石、醉仙石、母龟石、太白石、造化奇观石、石船,或大或小,或高或矮,嶙峋突兀,蔚为壮观,但其山顶原来并没有什么建筑,只有一块天然巨石,称为“燕台石”。此石高约两米、长约三米、宽约两米,坐西朝东,形似一只憩落在山顶的燕子。因燕台石之故,烟台山又称为“燕台山”。烟台山谓之“燕台山”难以考其源起,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称谓远远早于始于明代的“烟台山”是无疑的。

19世纪末,烟台山、燕台山、熨斗山、拉旗山混称。1905年,烟台山建起灯塔,命名为“烟台山灯塔”。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芝罘岛、商埠区(东至今广东街,西至今海防营,南至所城,北达海岸)改为原福山县所辖的芝罘区、烟台区。这是首次以烟台山命名的行政区。1913年,烟台区改为原福山县烟台特别区,亦称烟台警察特别区。1934年春,山东省政府建山东烟台特别行政区,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1945年8月24日,烟台第一次解放,成立烟台市人民政府。此后,烟台山的其他名称逐渐消失,烟台山也成了烟台市的著名标志。烟台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烟台为抵御外寇所设,颇有厮杀血腥的气息。

烟台自明清称谓始,就硝烟弥漫,伴随着血与火的洗礼,以致承载着民族的巨大屈辱。历史上自明代以来,烟台曾饱受倭患之苦。自明朝到大清,倭寇数十次在烟台沿海登陆,人们遭受百般蹂躏。史载原籍福山人柳升、蓬莱人戚继光和奇山所千户张家都是抗倭英雄。1398年(明洪武三十一年)3月“安远伯柳升同平江伯陈琅帅舟师巡海,至青州海中,大破倭,追至金州白山岛而还”。1441年(明正统六年)倭寇进犯,烟台奇山所城首任千户张升率军与倭寇发生激战。官兵奋起杀敌,倭寇大败溃逃。张升率众乘胜追击至文登附近海域,在搏击中不幸以身殉职。在所城张氏祖先里,曾涌现出8位抗倭名将,战功赫赫。1553 年(明嘉靖三十二年)原登州指挥佥事戚继光耀升为山东备倭都指挥佥事,总督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卫所,开启戚继光一生抗倭的辉煌。

到了清朝末年,1856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借口“亚罗号”事件,派兵进攻广州。法国借口神甫马赖被杀事件,亦出兵入侵中国。1858年英法联军抵达天津附近海域,逼迫清政府签订《天津条约》后,仍不满足从《天津条约》攫取的种种特权,蓄意利用换约之机再次挑起战争。1860年5月、6月期间,英军占领大连湾。1860年6月8日,法国军队3000余兵力,绕过成山头,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烟台。法军占领烟台后,在烟台山上修筑炮台,在烟台山下修水桩码头,派人到天津北塘查看地势,选择登陆地点。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增兵到15000人。法军还封锁了渤海湾,以烟台作为进攻大沽口的前进基地,法军司令部就设在烟台山的龙王庙。7月22、23日,法军兵分两路乘船北上,与从旅顺出发的英军会合打进北京。1860年10月7日—18日英法联军洗劫烧毁圆明园。1860年10月24日清政府再次被迫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两个不平等条约在“五口通商”的基础上,又逼迫清政府开放10个口岸,其中北方有天津、牛庄、登州。登州就是今天烟台的蓬莱。当时英国首任驻登州领事马礼逊发现烟台芝罘湾港阔水深、地理位置优于登州,遂强行率先把领事馆建在烟台山上,并要求清政府于1861年5月下旨,由登州改定烟台为通商口岸。英国一位区区领事,即可当了大清的家,将泱泱大国的开放口岸这等大事指日变更。读史至此让人义愤填膺。烟台开埠实属清廷无奈之举,登莱青道署衙门1862年3月也随之从莱州迁到了烟台。烟台由此成为山东乃至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

而这些才仅仅是开始,真正发生在烟台又轰动中外、震惊国人、影响到整个中华民族命运的大事件还在后面。这就是,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在烟台签订和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在烟台换约生效。烟台山见证两大国耻条约英法等国在打开中国沿海门户及长江后,又想打开内陆的“后门”,便借口“马嘉理事件”,亦称“滇案”来扩大它对中国的侵略。1876年(光绪二年)8月21日,李鸿章与威妥玛在烟台正式开始谈判,这年9月13日,在烟台山下英国人把持的东海关税务司,签下了丧权辱国的《烟台条约》。这一条约不仅按英国政府的意图结束了滇案,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实现10余年扩大通商特权的愿望,得到窥伺我国西南边境的有利条件。英国从《烟台条约》中夺得的各项权益,很快又被其他列强根据“一体均沾”的片面最惠国待遇特权而普遍享有。

李鸿章深切地感到弱国无外交,必须增强国力军力,“师夷长技以制夷”,发展“利炮坚船”。他从1876 年后5次到烟台,兴建烟台通伸冈西炮台和金沟寨东炮台,投巨资购置当时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昂贵的克虏伯大炮。1886年举荐委派其得力干将盛宣怀到烟台任登莱青兵备道道台兼东海关监督,一干就是六年。1888年12月17日在胶东威海建立了清王朝乃至亚洲最强大的海军舰队———北洋水师,到德国和英国购置世界最先进的铁甲舰。但即使如此,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并没有使中华民族的命运出现转机。在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李鸿章于战后的1895年4月17日,代表清廷在日本签下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割让辽东半岛,赔偿2亿两白银。日相尹滕博文当即逼迫清政府20天后必须到中国烟台换约生效。

根据有关文献记载:尽管《马关条约》在换文之前,国内和国际发生了“公车上书”、“三国干涉还辽”以及台湾的罢工、罢市等重大历史事件,清政府内要求延期换文或拒绝换文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但是,清廷还是按照草约里约定的时间在烟台如期换文。中方换约大臣伍廷芳和联芳于1895年5月6日从天津来到烟台,安排在广仁堂内住宿。而日本的换约代表伊东巳代治则于5月7日来烟台,下榻于德国人在烟台开办的饭店———海滨旅馆。当日及次日,中日双方代表多次见面,商谈归还辽东半岛以及中日双方交割台湾的详细细节。5月8日晚10时“假一外国饭店”正式换约。按照国际法的惯例,换约意味着双方政府正式承认了《马关条约》的合法性。因此,也就是从这一天起,台湾在法理上正式成为日本的领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战败的日本遵照盟国的《开罗宣言》等文件将其归还给中国为止。

当年,《马关条约》在烟台换约称得上是东亚乃至整个世界最为轰动性的事件之一。不仅因为这是东亚新贵日本崛起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更因为由俄、法、德导演的“三国干涉还辽事件”在烟台换约期间达到最高潮。据史料记载,还在换约之前不久,英国、德国、俄罗斯和美国等国的驻华公使和这些国家的海军舰队,就怀着各自不同的目的相继来到烟台,密切关注换约的各种动向。为了向日本施加压力,主张“还辽”最有力的俄罗斯甚至将其远东舰队悉数集合在烟台的海面上,并将战舰上的不必要的物资卸下来,放置在日本代表下榻的旅馆对面的海岸上,以表示俄罗斯随时做好了与日本开战的准备。正是在这些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之下,日本才不得已吐出了已经“吃到腹中的肥肉”,最后以3000万两白银的要价,作为退还辽东半岛的“补偿”。《马关条约》的生效,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最为严重的是,它招来帝国主义列强们瓜分中国的狂潮,使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它不仅增强了日本的国力和发展,使日本“脱亚入欧”走进“列强”,而且也为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跌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埋下了祸根。还是在烟台,这一条约换约生效后,各国列强蜂拥而至,单是烟台山周边,不但“八国列强”大建领事馆,连挪威丹麦芬兰这些北欧小国也来了,从1861年烟台开埠至1932年,共有17个国家在烟台山的弹丸之地设立了领事馆。直到今天,国内及亚洲各国没有几个城市有这么多的外国领事馆。烟台山领事馆近代建筑群今天还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烟台在近代历史上留下的令人瞩目的印记,也是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至今还在淌血的深深伤痕。我们中华儿女永远都不应该忘记。耸立在黄海之滨的烟台山,警示我们炎黄子孙,一定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燕台寄托着美好的理想烟台那个古老的名字燕台,却在进入近代后,因烟台在近代史中的特殊地位,而被人渐渐遗忘了。燕台与烟台虽一字之差,但寓意迥异。

燕台则与烟台不同,它的出现皆因燕子栖息之地而命名,呈现一片祥和安宁的氛围,寄托着人们美好的理想。

当地有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黄海之滨的一座无名小山,住着一位勤劳朴实、打渔为生的汉子,被玉皇大帝身边的侍女燕女神钟情,私自下凡人间,与之结为夫妻,并育有一双儿女,一家人在小山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料,燕女神私奔之事被玉皇大帝知晓,派天兵缉拿燕女神回归天庭。燕女神在离开小山上空时,将自己身披的斗篷从天空抛落下来,化成一形似燕身的巨石耸立在小山上,永远陪伴着自己的夫君和儿女,护佑着这方土地,这也成了众多燕子喜欢聚集至此的原因,燕女神的后代从此在烟台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这座小山因此被称为燕台山。

虽然是传说,但在现实中往往能找到它的影子。在燕台山(烟台山)原本人烟稀少的原始状态下,燕台石长期裸露于山顶,成为燕子的聚集地,燕台石一侧有一株古栾树,树高达10米,粗约2米,树龄达600年以上,可以佐证燕台石的悠久历史。也许正是这种自然环境的原因,每到初春季节,就会有成群结队的燕子从南国飞回这里。它们争先落于石上小憩,然后又凌空翱翔,绕着燕台石盘旋不停,它们也经常在早晨和黄昏时分齐聚山头,围着燕台石鸣啼不止,好像是对这里有着难舍的情感。早年间,烟台人也便有了“脱下棉袄,燕台山上看燕子”的说法。

燕台山历经岁月变迁,周遭的建筑物从无到有,植被等自然环境也不断改变,但是燕台石却“一石岿然”。后来到1935年5月,烟台官商重修龙王庙和忠烈祠时,因为对燕台石的特殊情感,不忍将其移位,便将它堂堂正正地留在供奉精忠报国民族英雄关羽、岳飞的忠烈祠院落当中,不过,每年春天,燕子还是成群结队地飞到燕台石,密密麻麻的燕子落满院内,并在忠烈祠房檐下筑巢做窝,生儿育女。燕台石抒发爱国情怀燕台石不仅是燕子的栖息地,也成了人们寄托爱国情怀的信物和镇山之宝。1896年(清光绪22年)春夏之际,栖霞人崔汉东陪同外地学者林丙修一行登临烟台山观海赏景时,所见山头遍布洋房、山下尽是外国兵舰客船、大好河山饱受摧残,忧国忧民之情油然而生,于是题诗一首,后在重修忠烈祠时刻于燕台石的侧翼。《燕台》诗云:“崆峒踞左,之罘横前,俯临渤海,镇齐接燕。吁嗟群夷,蚕而食之,唯台岌岌,一石岿然。谁守此者,保有万年!”燕台石刻诗由此成为烟台近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丙修(1849~1922)何许人也?其原名文蔚,字南樵,号蔚生,启人之父,邑砚池人。光绪二十年进士,历华亭、吴县知县,累升候补道。著有《易琐言》《易学余闻》等。其子林迪(1882~1940),字启人。历任福建南安县知事,芦溪县佐,浙闽军司令部秘书。晚年任县救济院副院长、院长,兴办育婴堂、荒年施粥、造桥铺路、设置茶亭、收葬遗尸等社会慈善事业,广做善事。浙江省主席黄绍竑赠匾“乐善好施”。从不多见的文字记述中,我们不难了解林丙修父子的忧国忧民情怀。

1896年,即中日甲午战争的第二年。甲午战争以清朝失败签定《马关条约》告终,《马关条约》在烟台换约生效,中国深陷半殖民地的深渊,而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也进一步高涨起来。特别是觉醒的爱国知识分子,发动了“变法救亡”的“公车上书”。想必林丙修登山触景生情,对中华民族面临着被瓜分的危险忧心重重,在列强领事馆遍布的烟台山直抒胸臆:“谁守此者,保有万年”。林丙修的题诗镌刻在燕台石上,不仅彰显出强烈而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也为后人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解放后,在燕台石西北数十米处,又矗立起一幢抗日烈士纪念碑,上镌1945年8月解放烟台战役中为国捐躯的89名革命烈士的英名。燕台文化源远流长行文至此,需要说说“燕台”文化。“燕台”并非烟台独有,全国就历史上的“燕台”而言,出处颇多,一说指战国时燕昭王为招贤纳士所筑的黄金台。唐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诗“谬忝燕台召,而陪郭隗踪”,司空图《喜山鹊初归三首之二》“若使解言天下事,燕台今筑几千金”,杜牧《寄浙西李判官》“燕台上客意何如,四五年来渐渐疏”,温庭筠《中书令裴公挽歌词二首》“空嗟荐贤路,芳草满燕台”,罗隐《病中上钱尚父》“纵饶吴土容衰病,争奈燕台费料钱”,这些诗作的“燕台”所指,均源自战国时期燕昭王招贤纳士的典故。又一说指冀北一带,如唐祖咏《望蓟门》诗:“燕台一望客心惊,箫鼓喧喧汉将营”。另一说指幕府,如唐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长吟远下燕台去,惟有衣香染未销。”冯浩笺注:“燕台指幕府……言我惟怀府公之德,别无闲情牵绕也。”还有一说指北京。清初在北京为官的诗人施闺章、宋琬、丁澎、张谯明、周茂源、严沆、赵锦帆被世人称为“燕台七子”。“燕台七子”公余唱和赠答,词清句丽,以推崇学习明代的前后七子为世人称道。

“燕台七子”中的宋琬,就是烟台的莱阳市人。宋琬自幼聪慧,刻苦好学,应试县、府皆名列榜首。崇祯八年(1635)以高才生充拔贡入京深造。与父宋应亨、兄宋璜,名噪京华。崇祯十六年(1643),清兵攻打莱阳城,宋应亨、宋玫组织宋氏族人及乡民抗清,城破殉国。宋琬则出游吴中在外得免一死,先后流落苏州、杭州、金陵等地,使其有机会进一步接触社会生活,了解平民疾苦,后出任陇西道佥事、浙江按察使司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政绩颇受人称道,一生著述甚丰。

历史上以“燕台”为题的诗作很多,燕台石上的林丙修刻诗与唐代诗人汪遵创作的一首《燕台》咏史七绝用意颇有几分相似,汪遵通过燕昭王招贤纳士,乐毅大破齐国的典故,鞭笞了当时统治阶级亲佞远贤的丑恶,表达了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之情。录以飨之:燕台礼士招贤万古名,高台依旧对燕城。如今寂寞无人上,春去秋来草自生。

“燕台”被赋予了许多含义,无疑寄托了人们许许多多的美好向往。但我的感觉,燕台还是燕子的栖息之地的本意为好。燕子是人类的益鸟,吉祥之鸟。主要以蚊、蝇等昆虫为主食,一只燕子一个夏季可捕食各种害虫50万只以上,是保护农作物的卫士。燕子是我国著名的夏候鸟,每年初春迁徙来到北方,夏季遍布全国,繁殖后结群南徙,到印度、南洋群岛及澳洲等地越冬。燕台作为有益于人类的燕子的栖息地是恰当的、荣幸的。

燕台的称谓不仅流传在民间,也曾出现在官方的文献中,如公元1904年(清光绪二十九年)绘制的“山东燕台街道图”可以佐证。据说,烟台1934年成立“烟台特别行政区”时,曾有人建议以“燕台”命名,而最终被否决,究竟因为这里是海疆重地、需要警钟长鸣,还是因为其时当政者皆为勇夫、决策者随意而为,不得而知矣。

烟台与燕台究竟那个名称更好,殊难遽下结论,或许恰如一个事物的两面,伟业需要血与火的洗礼,幸福必须天与人的默契。倘以此求教方家,必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矣!

新闻推荐

古城济南是庙宇最多的城市之一。曾经在济南的古城区内,几乎每一条街上都能看到一处或几处庙宇,其中关帝庙最多。古城济南的关帝庙

重修芙蓉街关帝庙的郭玉山芙蓉街关帝庙共青团路关帝庙(吕传泉摄)□晋葆纯徐均光张宗祥关帝文化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前总统里根竞选时,曾...

青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青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