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益都街道破解难题谋发展促转型

潍坊日报 2017-11-07 08:42 大字

本报讯(记者付生通讯员潘静怡刘福庆)“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青州市益都街道牢固树立工作项目化理念,把推进项目建设当作检验干部作风的“磨刀石”,发扬一线工作、干就一流、愈挫愈勇的“一竿子插到底”精神,破解难题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速,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动力。

提升质效攻坚项目。避免产生“温水效应”,不断放宽视野、提高境界。他们按照可比可学、单项突出的原则,确定临淄区辛店街道、诸城市舜王街道作为比学超标目标,每季度一次“对标学访”、每月一次电话微信联系、每周一次对比整改,看材料比全面、看现场比差距、看对照比进展,对特色园区建设、城市社区改造等工作汲取经验、常态比拼。

汇聚力量攻坚项目。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过去一呼就应、一拆就动的政府“红利期”逐渐消失,代之以群众维权意识增强、项目推进成本高企的发展“攻坚期”来临,这更需要建设一支吃苦耐劳、敢打硬仗的新时代干部队伍。以“铁一般的担当、铁一般的信念、铁一般的纪律”锤炼过硬干部队伍,领导干部关注“钉子户”、“棘手事”,党员干部奋战一线实干,全力为项目推进破解一切藩篱和障碍。对瀚高中联环境科技等产业项目,实行包靠干部+职能部门+驻地村庄帮促重点项目机制,深入现场发现问题,与青州办事中心建立联合通道,合力提供手续办理、土地调整、政策落实等系列化服务。对试验区学校建设等民生项目,包靠干部与监理公司、居民小组协调行动,全程驻工地、即时清障碍,对材料把关、建设过程到工程验收等各个环节监督质量、加快进度。对中晨片区等拆迁项目,拆迁小组坚持征收业户、亲戚朋友和所在单位“三必到、反复讲”,算好经济收入、居住环境“两笔账”,先后解决房屋租赁、低保入学等实际问题30多件次。

发力难点攻坚项目。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精神强力推进19个工业项目、9个民生项目、10余个拆迁项目落地见效。城区环保产业园、益都先进装备产业园、中小企业创业园三个园区建设拉开框架,湿式电除尘器、中天包装镀膜等过亿元项目建成车间即将投产,地主网成立分公司81家,华邦建设集团晋升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试验区学校和辛庄小学教学楼、11条背街小巷改造、13处老旧小区改造、投资6000万元的西店和石家便民市场等民生项目相继竣工,衡王府跨铁立交等大型路桥项目加速建设。棚改拆迁项目高歌猛进,中晨片区、康屯片区等1018户居民拆迁完毕;其中叶家和卞万2个棚改片区540户居民,从拆迁动议到建筑物清除仅用三个月时间彻底完成。衡王府跨铁立交项目,多年来多次行动均无功而返,今年一举攻克470户居民拆迁任务。集中力量实施“环保攻坚”项目,先后取缔小散乱污企业7家、停产整顿53家,拆除小锅炉94台、养殖场6处,实现落后企业、燃煤小锅炉、禁养场养殖彻底“清零”。

强化保障攻坚项目。从责任分工、调度推进、考核评价三个环节入手,稳妥实施、严格奖罚,以责任落实倒逼各项目全方位推进、开加力提速。实行干部本职工作、项目建设“一岗双责”,落实书记办公会成员督导重点项目制度,逐名干部逐个项目明确推进时间节点和工作任务。实行3类100多个项目挂图作战,要求领导干部每周一次提报实绩,找出差距、明确措施,先后印发项目进展通报10期,评出拆迁能手10余名。将项目建设作为重要内容,每季度一次机关干部评议,定期组织党员干部述职,党员干部人人登台“晒成绩”——项目服务工作。以此为据,公开选拔中层干部8名,纪工委约谈工作不力的项目包靠干部,倡树以拆迁工作论英雄、以项目进展比成败的工作导向,进一步激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新闻推荐

“有助于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的精彩报告” ——潍坊市各界收听收看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侧记

□本报记者马廷刚马林峰潘来奎付生何赛吴晓强11月6日上午,省委在济南举行中央宣讲团党的十九大精神报告会,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政法委秘书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汪永清作宣讲报告。潍...

青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