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失智老人何处可安心托身

潍坊晚报 2017-10-28 08:43 大字

养老机构的护工照料失智老人。记者调查发现潍坊市尚无专业收住机构,居家养老困难重重

近年来,失智老人走失的报道屡屡见诸报端,本报“公益寻人”栏目更是频频接到家中失智老人走失的求助电话。家属照料精疲力竭,失智老人该如何看护,成为不少家庭的“痛点”。10月27日,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出于安全考虑,不少养老机构对失智老人“敬而远之”,而用人成本高昂、职业陪护人员缺乏以及在陪护过程中对突发情况难以处理都成了“失智养老”普及的“拦路虎”。

◎典型个例

83岁失智老人曾经气走11个保姆

10月27日上午9时许,潍坊鹤祥安养中心的公寓内,今年83岁的李女士正跟在护工的身后专注地看她打扫卫生。与印象中失智老人语言含混、眼神涣散、无辨认能力的特征不同,李女士全身上下干净利索,安静得像个害羞的小姑娘。“奶奶您多大岁数了?”“我今年20岁了。”外表的平静并不能掩饰住老人的病情。

李女士退休前是城区一家医院产科的护士长,沉稳干练、工作突出曾是她的标签,没想到自十年前老伴去世后,老人的神智就出现了弱化,且一天比一天严重。

“原来一直在家护理,但是后来我们实在是照顾不了。在家里剪鸭绒被,弄得满屋子都是羽毛。”老人的儿子说,类似的事情在他们家时常上演,这让他们心力交瘁。“为了照顾她,我们前前后后请过11个保姆,都被气走了。”老人的儿子无奈地说,承受不了的时候,真想躲起来大哭一场。

“奶奶您今年多大岁数了?”“我18岁了。”记者提出的同样问题,换回了不同的答案。随行的工作人员介绍说,每天上午是李女士最“清醒”的时段,不吵不闹还能够进行简单的交流。“就算在这个时候也会自言自语,说的都是她以前工作的事,有时候半夜会对着墙角说,‘这个小孩真好\’。不了解情况的人会被吓一跳。”护工说。而当护工再次询问老人的年龄时,又得到了一个答案:“70岁”。

防止出事,护工时刻把她带在身边

2015年秋天,精疲力竭的子女最终选择将李女士送到养老机构进行护理。而今年46岁的护工柳淑为成了李女士的“专属”护工。回想起老人刚到安养中心的那段日子,柳淑为直言“有些打怵”。

原来,刚来安养中心的那段时间,李女士的睡眠特别少,几乎每天只睡两个小时,平时的时间基本上都是在“捣蛋”。掰着窗前的栏杆把头往里伸,用手抠房间里的电插板,偷偷往外跑,不让人碰等情况,让柳淑为疲于应对。

“现在还经常会抠房间里的电线等危险品,就连呼叫器的电线也不放过。实在没有办法,我们的工作人员只能将房间内的电线插口一个一个全部封死。”柳淑为说,为了防止老人偷偷地下楼后走失,他们甚至要把楼梯口的大门锁起来。

“现在老人的情况已经好多了,每天晚上能睡五六个小时,而且刚睡醒的那段时间会特别安静。”柳淑为说,陪护了李女士两年时间,只要自己上班,就不会让老人离开她的视线。“这个老人的情况特殊,所以只能提高警惕,就算是其他老人呼叫我的时候,我都会带着李奶奶一块儿过去,多数时候她都会很安静地跟着。”柳淑为说,李女士的“特殊待遇”还经常引来其他老人的“攀比”。

◎现状

多数养老机构不愿意接收

家有失智老人,其家人往往疲惫不堪,像李女士这样到养老机构进行专业护理似乎是最好的选择。而对于青州的赵女士来说,患有自闭症的弟弟成了她无处安放的“痛点”。今年9月6日,本报曾报道青州市50岁自闭症男子赵先生从养老院翻墙出走一事。直到不久前,赵女士走失的弟弟才在蒙山被平安找到,可摆在面前的难题仍无法解决。

“我弟弟之前已经走失过多次,我只能把他送到养老院,但是养老院担心他再次走失,一直不愿意接收他,直到我签订了‘免责协议\’,人家才同意接收。这次他从养老院走失,人家说什么都不肯再收了。”赵女士说,眼看着自己上了年纪无力照顾,患有自闭症的弟弟却无处安置了。

10月27日,记者从市内多家养老机构了解到,目前市内的养老机构接收老人是按照自理、失能和半失能标准划分,而对于失智老人,目前潍坊市没有严格意义上单纯收住失智老人的养老机构。“接收失智老人,养老机构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一家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如此告诉记者。

城区金色阳光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养老服务中心目前护理着几位失智老人,但占比不高。通过日常工作可以明显感受到护理难度大,照顾失智老人要比照顾失能老人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因为多数失智老人能自由活动,需要护理人员贴身跟随以免走失,甚至有些老人脾气暴躁,对危险的预判能力很弱,极易发生安全事故,这也是很多养老机构对失智老人“敬而远之”的原因所在。

缺乏具备技能的专业人才

失智老人的数量日渐增长,而失智老人走失已经成为家庭和社会面临的巨大困扰,国内的一线城市已经出现失智老人专属的养老机构,但在潍坊鹤祥安养中心执行院长马秀兰看来,失智老人专属养老机构的普及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曾接收过一位百岁老人,她有幻听的症状,总以为别人在说她的坏话,以致终日以泪洗面,精神状态很不好。为了打消老人的疑虑,我们曾经想了很多办法都不见效果,最后还是我们的医生想了一个妙招。”马秀兰说,鉴于老人的人生经历,护理人员找到了毛主席头像并打印了一份“文件”盖上红章,再告诉老人,“毛主席认为您是个好同志,不要在意别人的话语”。一生爱戴毛主席的老人这才打消了疑虑。

“从这件事情可以发现,照顾失智老人光靠护工的细致和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马秀兰说,虽然目前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都是经过培训后才能上岗,但是具备相关专业照护技能的人才还是太少,“培养这样的人才需要特别大的财力,一般的养老机构确实难以承受”。

◎对策

尽量对老人进行早期干预

在临朐县九山镇敬老院院长张文亮看来,失智老人被送到专业养老机构照护的案例还是太少,更多的失智老人还是处于居家养老的状态,尤其在农村地区,这样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

“很多人觉得老人健忘很正常,如果不照顾患病的父母,而是把他们推出去,这是不孝。”张文亮说,这种思想往往会耽误失智老人早期干预的最佳时机。更为严重的是,失智老人或多或少存在攻击性,如果仅仅在家中陪护,不仅容易走失,情绪失控时,还很容易进行破坏甚至伤及自身。

在采访过程中,马秀兰也提出了相似的观点,目前我国失智老人已经突破一千万,但是社会对于失智养老的认知却很有限,主要体现在看护手段上。“很多家庭对失智老人的照料就是居家看护,这属于观念缺失,如果能够在早期进行专业干预,失智老人病发的频率会降低,病情也会延缓。反之,如果照顾不好,病情会恶化得比较快。”马秀兰说,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有更多的失智老人专属陪护机构来收治这样的老人,同时也希望能够有失智老人的专属门诊来研究失智这一分支,好让更多的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康复治疗。

文/图本报记者张身率

新闻推荐

东夏10家幼儿园进行消防安检

本报讯近日,青州市公安局东夏派出所组织民警和消防文员深入辖区对幼儿园进行了消防安全检查。检查过程中,民警对幼儿园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灭火器是否配置...

青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