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庙沟村的蜜桃熟了” ——东港区农业局帮扶庙沟村纪实

日照日报 2017-10-20 01:30 大字

本报记者 姚彩虹通讯员 夏勇 杨峰

金秋时节,沿着盘山的水泥路,走进东港区三庄镇庙沟村蜜桃种植园,层层梯田随山就势,片片桃树错落有致,红艳艳的桃子挂满枝头。

“这个品种的蜜桃,不仅个大,又脆又甜,存放的时间也长,再过10多天就是最好吃的时候了。”10月12日,望着眼前丰收在即的桃子,驻村“第一书记”杨鹏脸上笑容满满,“这些蜜桃就是村民致富的新希望。”

2016年5月份,杨鹏被东港区农业局派驻为三庄镇庙沟村“第一书记”,从农技站长到“第一书记”,让杨鹏倍感压力的不仅是职务的变化,还有庙沟村的实际村情。

“首先是位置偏远,在东港区最西南,杨鹏从单位到村有110多里路。该村2015年被确定为市级贫困村。再就是劳动力欠缺,有能力的都外出打工了,剩下的150多口人大多数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展见效快的蔬菜大棚等产业很困难。”杨鹏坦言,面临诸多“老大难”问题,村干部着急,村民犯愁。

号准脉、找准路子才能谋发展。通过街头问计、入户走访、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杨鹏和村两委最终将村庄的发展之路锁定在蜜桃产业上。“2015年冬2016年春,村里种植了560亩映霜红蜜桃,但是由于不懂技术、浇水不方便等原因,桃树长势不好,村民也失去了信心。”庙沟村党支部书记任佰英告诉记者。

哪里有难题,就在哪里破题。在“娘家”东港区农业局的大力支持下,杨鹏围绕发展蜜桃产业,做起了“大文章”———

缺资金。将产业投资项目市级财政专项资金35万元的20万元,用于560亩优质映霜红桃栽植,组织成立了山外山合作社,并将全村11户贫困户纳入合作社,成为社员,定期分红。

缺技术。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策略,多次聘请果树专家到村实际指导、培训,并带领种植户到原产地青州参观学习。

“吃”水难。争取并建成了东港区水利局投资69万元的引水上山工程,建机井1座、泵房1处、蓄水池2座,铺设管道7500米。同时,争取了国家投资20万元的水肥一体化项目,只要打开开关,混合着肥液和灌溉水的“营养水”,就会通过管道直接供给桃树,不仅让桃树在生长关键期能“吃饱喝足”,还节省了人力,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行路难。争取东港区财政局投资10万元建设了1000多米桃园生产路,并修建板桥一座,畅通了上山的道路。

“青州的技术员说咱园里的蜜桃比他们的还要好吃,如果没有杨书记和区农业局的扶持,今年桃树能不能挂果都是大问题。”任佰英说,虽是第一年结果、产量不是很大,但口感特别好,村民们对蜜桃发展的前景很有信心。

事实上,在发展蜜桃产业的同时,杨鹏还将扶贫目光投向了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5万元的光伏发电项目已并网发电,预计该项目年发电量2.6万千瓦时,创利2.8万元,可惠及全村19名贫困人口脱贫。截至目前,已收入16000元电补。

为了让村民居住、出行更加安全便捷,杨鹏还争取投资10多万元拓宽了庙沟村连接外部村村通盘山路、漫水桥,并建了6处会车点,改造了自来水电路,安装了摄像头,并为没有安装有线电视的贫困户安装了机顶盒,在三庄镇率先达到了“户户通”。

借助危房改造项目,杨鹏和村两委对全村的老旧房屋进行了重建、翻新。“俺嫁过来五六十年了,从没想到能住上这么亮堂的屋。”87岁的高见兴老人逢人便说。

“村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杨鹏明白,要实现村庄的长远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素质过硬的班子。为此他推行了“五个一”工作法:即在村务公开栏设立一个“第一书记”举报信箱、每周召开一次两委干部及党小组长会议、每月党员直通日上一次党课、每季度与党员开展一次谈心活动、每半年检查一次党员学习笔记情况。

“现在不仅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党员干部精神面貌也改观了,责任心、凝聚力强了,为村里的事出力、操心都没啥怨言。”村会计高明兴说。 

新闻推荐

青春,在梦想的引领下飞扬 ——来自基层蹲点现场的报道

2017年9月19日,党的十九大代表、国网山东电力检修公司带电班副班长王进在扎鲁特—青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黄河大跨越段进行走线验收。新华社发(徐可摄)2017年10月2日,在驻守在辽东半岛的第7...

青州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青州,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