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底蕴 源远流长

潍坊晚报 2022-04-02 09:01 大字

宋庆历初年,在平寿村附近,一次山洪暴发后,佛门高僧僧伽的铸像出现在了岸边。后善男信女纷纷捐资,建起一座寺院,名“大圣院”,将铸像移于其中供奉。大于河东岸的洪福寺村因寺得名,村寺中存在一幢奇碑,村民称为“千佛碑”。

平寿附近佛像出水乡民捐资立院祀之

大于河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民间相传宋庆历初年,在今潍城区望留街道平寿村附近,一次山洪暴发后,佛门高僧僧伽的铸像出现在了岸边。僧伽,天竺国人,唐代初年来到长安弘扬佛法,后辗转至江南狼山建广教寺,成为该寺的开山祖师,广有影响。诗人李白曾作《僧伽歌》:“此僧本住南天竺,为法头陀来此国。戒得长天秋月明,心如世上青莲色。”

这样高僧大士的铸像怎么会到河水中来了呢?推测起来,可能来源于“会昌毁佛”。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朝廷颁布敕令,刺史所在州以下不得留佛寺,僧尼强制还俗,寺庙被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某个寺院的大士铸像被推于河中,沉埋在了河沙里。通过一次次山洪的激荡,重见天日。不知毁佛历史的乡民,以为天降祯瑞,四乡六里轰动。再加宋时佛教又重新兴起,宋太宗赵光义封僧伽谥号为“大圣”。几年之中,善男信女纷纷捐资,建起一座寺院,名“大圣院”,将铸像移于其中供奉,后毁于兵火。金朝大定年间,重建大圣院,由朝廷赐名“宝泉寺”。此间山色环翠,流水漱石,行人到此,心变清凉,一时为远近闻名人文景观。

可惜在以后的历史岁月里,“宝泉寺”颓毁殆尽,化为残砖碎瓦。虽胜境不再,却为大于河文化留下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洪福寺村有一石碑村人称为“千佛碑”

洪福寺村曾因寺院“洪福寺”而得名,位于大于河东岸,旧时村头古柳的柳枝可垂于大于河流水中。不知从什么年月起,村寺中存在了一幢奇碑。碑为上圆下方形,高可及人肩,宽厚如方形石柱。更为奇怪的是,四面都有碑刻,刻满了众多佛像和密密麻麻、勉强可辨的文字。因佛像众多,村民世代相沿称为“千佛碑”。可谁都不知道这“千佛碑”有怎样的用途和来历。

直至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城里学者郭麐,破译了这幢奇碑的“密码”。因碑最先开头的文字为“映房等为现存七世同家眷”字样,后来郭氏编写《潍县金石志》记为《北魏映房等造像碑》,并详细记载了石碑具体形制:前后面计刻佛像菩萨并执仙乐者21像,左右侧及后面刻侍佛时(氏)男女僧尼95像及侍佛从时(氏)24像,无怪村人称为“千佛碑”了。碑记及题名276行527字;又前面佛菩萨三主像两侧刻有文字:“大宋国潍州北海县儒教乡石人子保高累村纠并都维那唐囗囗,今于绍圣三年岁丙子戊辰月丁亥朔二十八日,载修石佛。谨具姓氏如后(下略)”,这段文字计15行,可辨144字。碑上刻“侍佛时(氏)”和“从侍佛时(氏)”姓名多处,如“侍佛时房文王”“侍佛时囗妙光”等。“侍佛时”为北魏朝时期佛家用语,意为寺院主僧,“从侍佛时”为下等僧人,据此真相大白,石碑是北魏时期乡人为超渡亡灵、保佑现眷人口修建的一座造像碑。

疑问来了,在碑前面的那段文字上,既然是“高累村纠”“载修”,怎么出现在洪福寺村中?于是,就有了大于河的故事。村中古老传说,“千佛碑”出于大于河水中,由于河水激荡,出现在村西的岸边上。“高累”,高里村古称,同样临大于河而建,后衍称“高里”,南距洪福寺村七里余。村北旧时有慈愿寺,极为古老。碑前“绍圣三年(1096)”几行文字,郭麐考证为“盖宋绍圣时土人羼刻也”,其中“载修”即为“再修”讹写。

20世纪60年代后期,“千佛碑”还完好地保存在村中,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洪福寺已不再存在,村人自发建起半间草棚,为古碑遮蔽风雨。1966年,在“破四旧”的铁锤下,“千佛碑”载着大于河古老的故事,化为了齑粉。

后吕村西出土古石记载社坛买地详情

郭麐所著《潍县金石志》记载:清道光五年(1825),潍县西北乡吕家庄西大于河西岸出水古石一方,前后刻字,为《汉社坛买地记》,全文为:

“社坛西地二丈四尺,又北九尺。直钱一万六千七百。平寿县渏原乡父兄子弟延光三年甲子买,俾社坛千秋万岁。啬夫佟台。”

有志于古金石者曾拓下石上全文,郭麐又根据拓片以“双钩体”摹下另一文本。

延光,东汉安帝刘祜年号,延光三年(124),距离清道光五年古石出水走过了漫长的17个世纪,透露出了许多古老的文化信息:东汉时期,大于河两岸就有“平寿县渏源乡”建置,再次佐证了《水经注》中渏水名称的记载。管理乡的主官称啬夫,文中“佟台”即是此乡主官姓名。东汉时期,乡建置区域建有社坛,即为后来的土地爷庙之类。

据当地相传,这一方古石其实出水于后吕村以西的大于河东岸。后吕村李姓立村,西距大于河仅百余米。旧时与其南前吕村为一村,称吕家庄。清乾隆时期,大于河大水决口,冲出一条深沟,分为南北两村。此村在北,故称“后吕”。清代中期,后吕村村庄富裕,据传,村中一大户李姓翰林之家,就是雇用佃户背人渡河风俗的始作俑者。

碑子村名传说诸多明代于姓在此立村

碑子村,旧时村西一路之隔即为大于河,明代于姓立村。这一支于姓族人先于明洪武十八年由文登县斥山迁潍县,定居于县城西北阙庄村,后再迁潍县城里“四牌坊”街,明末为避兵乱,迁入此村中。至于村名的来历,却成为了历史的谜团。据传,于姓迁入以前即有人居此。有一老妪,青年守寡,膝下无子,公婆相继亡故后,小叔尚在襁褓之中,这位年轻寡妇以嫂代母,矢志不移,将小叔抚养长大,为其成婚生子。不料命运多舛,小叔夫妇又遭瘟疫死亡。寡妇克勤克俭,日耕夜织,终使侄儿成家立业。于姓迁入时,她已80余岁,犹劳作不辍,时时背负孙辈往来于禾场田园之间。老妪说:“我的脊梁上已背过这家人家三辈人了。”于姓族人深受感动,后即以“背子”为村名,渐衍称为“碑子”。亦有说:丈夫死亡时,寡妇已怀有身孕。后生下一子,含辛茹苦将儿子养大,成为殷实之家。“碑子”由“背生之子”衍化而来。传说种种,莫衷一是。

改革开放后地名规范化中,有关部门进村调查,又有新的传说发现:于姓初迁入时,因地近大于河,易受水灾,欲另迁别处。就在此时,村西大于河水浪中忽然涌出了一幢石碑,上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族人大以为吉祥,遂定居此地,定村名为“碑子”。

揆于事理,这种新发现的传说最接近于真实。后来,被多种地名资料录入。《寒亭区志》中记为:“明代于姓立村,因村中有一石碑,故名。”

新闻推荐

一场“特别”的订婚仪式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王聪聪通讯员尹玉江近期,疫情出现后,为保证正常教学不受影响,高密...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