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快意”人生

山东法制报 2021-03-19 00:34 大字

他们都说,我说话自带加速滤镜,而且最少得是 1.5 倍速起,跟我对话得像视频播放软件那样,一键开启倍速播放功能,可能这就是速裁带给我的收获之一吧。

“确认过眼神,我是民事人”

1994年,24岁的我迈入了潍坊市潍城区人民法院的大门,正式成为了一名法院人。根据党组统一安排,我在执行三庭工作了整整9个年头。2003 年,因工作需要,我被调到立案庭任副庭长,至此,我与民事审判的缘分开始了。

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让我接触到形形色色的民事案件,积累到的丰富经验带给了我一双“慧眼”,不论什么类型的民事案件,通读诉状再结合证据,基本能把案情概况分析个八九不离十。

2019年8月,我院正式成立速裁团队,一转身我又成为一名速裁法官,带领两名书记员和一名人民调解员组成了速裁团队。进入速裁团队的第一个月,我就像一台永动机一般,从早上九点到晚上六点每天都在审判庭内,家事、民间借贷、劳动争议等各种类型的纠纷轮番上阵,我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无缝衔接、自主切换,即使夜幕降临庭审全部结束时,我抱着卷宗走出审判庭,可脑子里还在快速复盘今天的庭审情况。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渐渐地也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速裁工作不能依靠单打独斗,要实现团队化“作战”,在我的带动下,团队里的伙伴们也渐渐开启了“加速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因质效指标较好,今年1月,我在全市法院速裁工作经验交流视频会上作典型发言。那一刻,我为自己的付出,为团队的努力,为全院干警的帮助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但知行好事,常怀同理心”

“清官难断家务事”,可作为一名速裁法官,我恰恰要面对太多太多的家长里短,不同角色、不同背景的各种悲欢离合每天都在我身边上演。

在法庭上,我看到过新婚几个月却在法庭上大打出手的小两口儿、看到过有很多子女却无人赡养的老人的眼泪、看到过为了家产撕破脸皮大吵大闹的兄弟姐妹、看到过因父母离异在走廊上独自流泪小女孩的无助、看到过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闹上法庭的邻居……每每面对这样的场景,我也曾有过困惑、迷茫和焦虑,可最后带我战胜这一次又一次挑战的,可能就是同理心吧,每一起案件,每一次开庭,说的每一句话,甚至是裁定书上的每一个字,我都会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努力感同身受他的经历、他的想法、他的诉求,用他们最能接受的方式释明“法”与“理”。

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也正是因为这颗同理心,2020年我们团队收案605件,结案604件,结案率99.9% ,平均办案天数6 天,15天内结案率94.7% ,一审服判息诉率97% ,如果除去之前从民事审判庭带到速裁团队的部分案件,我们团队15天内结案率和一审服判息诉率均已超过99% ,平均办案天数4天,各类综合指标排名全省前30名。

“叩问来时路,未来定可期”

2020年初,新冠疫情来袭,全民居家抗疫。可对我们而言,年后原有的工作节奏被完全打乱。而41起涉案人数众多的劳动争议案件偏偏在疫情最严重的1月份申请立案,可当时面对疫情的严峻形势,根本无法实现现场开庭。考虑到劳动争议案件的特殊性,我们在与当事人电话沟通后,决定利用智慧庭审平台组织一场互联网庭审。可这时,难题又出现了。此案的原告是41 名自然人,均无代理人,平均年龄在六七十岁,最大的一位年龄已近八十岁,很多人从未涉足过互联网,甚至连智能手机也不会用,网络庭审难度极大。为了帮助他们,我们团队全体成员利用整整一天的时间多次与原告进行电话沟通,建立了十几个微信群,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他们使用手机软件,学会在线签名。

在做好前期充分准备的情况下,网络开庭当天,整个庭审过程网络流畅,原被告均通过网络现场进行了证据展示,并在核对笔录后进行了网络签章,41名原告与被告在线达成调解协议。

回首这些年,我享受其中,它既有法官这项职业赋予我的是理智、严谨和速度,又有生活赋予我的从容、热爱和精彩。我坚信,岁月绝不会亏待内心充实热爱生活的人,未来,我依旧会怀揣期待继续迈上这场未知的旅程。

□宋晓萍

新闻推荐

打头阵 当先锋以实干开启现代化高品质城市管理新征程

□潍报全媒体记者赵金凤“全市重点工作突破暨服务企业发展动员大会,吹响了冲锋号,激发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开局...

潍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潍坊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