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 复产有困难就找“服务员”
□本报记者杨国胜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王卫东
“特殊时期,没有例外,请见谅!”2月15日11时许,隔着公司大门,中碳能源(山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忠光与记者打着招呼。“36.3℃。”大门外,测量记者的体温后,戴着口罩的保安又为记者办理了入厂登记。走进厂区,记者与李忠光几乎同时抬起右手,在空中停顿了一下又抽了回去,将握手礼改为了拱手礼。
由于为园区部分化工企业供应蒸汽,位于潍坊滨海区绿色化工园的中碳能源在春节期间维持了最低负荷运转,有少量员工在岗值班。随着疫情的发展,远在江苏家中的李忠光十分焦灼:企业情况如何,疫情走向如何?“刚开始两眼一抹黑,不知道如何防控疫情,对何时恢复满负荷运转也没了底。”在李忠光焦躁不安时,手机里连续“蹦”出的微信信息,让他心里有了底。
掏出手机翻出一条条群聊记录,李忠光向记者解释道:“多亏了这两个微信群,一个是滨海区经发局建的全区企业家群,一个是绿色化工园企业群。”原来,从大年初一开始,两个群就不断发布与疫情防控有关的内容。其中,在滨海区企业家群中,有滨海区经发局制定的企业疫情防控管理指导建议、企业复工防疫物资保障工作流程、企业防疫物资需求排摸表、企业防疫物资采购联系单等。
有了这些“操作指南”,中碳能源在全面恢复满负荷生产前,第一时间做好疫情防控准备:采购防疫物资、把就餐时间分为三段、厂区增加消毒环节等。2月9日,中碳能源恢复正常上班,潍坊市内的员工在当日全部返回工作岗位,从潍坊以外返回的近30名员工全部居家隔离网上办公,这其中也包括李忠光。“员工有陕西、江苏、河北等地的,我是大年初五从江苏省返回到滨海区的,按照要求在住所隔离了14天,才到厂办公没几天。”李忠光说,企业通过扫描二维码进入“滨海战疫通”人员直报核查信息系统,第一时间就将所有员工的信息报了上去。
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董广明介绍,他们还牵头成立复工复产工作专项工作组,联合园区、街办和审批、财政等部门,开通企业复工复产应急诉求网上受理窗口和热线电话,全面建立企业诉求记录解决机制,派遣专人现场解决困扰企业复工复产的“拦路虎”。目前,155名党员干部沉入企业担负“服务员”,24小时服务企业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制订实施方案并解决实际困难。
企业复工生产,一次性医用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也成了“紧俏货”。在中碳能源四处求购时,滨海区经发局协调外地一家口罩企业为其订购了3万只口罩,绿色化工园也为园区企业筹集了10吨消毒液免费取用。“口罩下周二就能到货,我们只留下1万只自用,2万只将捐献到武汉。”李忠光说,企业外方股东还从国外采购了5000只口罩将发放给员工。
中碳能源有一批春节前的订单,将第一次通过潍坊森达美港运往沙特。2月10日,船舶已停靠港口准备装货,然而港口开工不足,他们的1.2万吨货物无法按期集港。“如果我们不能按时将货物运往沙特,不但将承受7万美金的违约款,还将影响今年全年的出口业务。”李忠光说。
有了困难,李忠光第一时间就向包靠自己企业的“服务员”、滨海区绿色化工园安全生产监管处主办王建生求助。随后,王建生立刻向滨海区绿色化工园党委书记刘邦锋汇报。经过滨海区绿色化工园党委协调,滨海区建设交通局、经济发展局和潍坊森达美港等在全面保证防护安全的前提下,特事特办,为企业集港亮起绿灯:允许中碳能源进入港口协助装货。于是,中碳能源党支部发动12名党员成立党员突击队,带领100余名干部职工在港口连续奋战三天三夜,保证了出口货物准时离港。
到13时许,在员工三段就餐时间结束后,中碳能源又进入紧张的上班状态。李忠光带记者踏着积雪,走进厂区煅烧二车间、原材料仓库等处参观。他指着存放的原材料说:“企业节前储备了一部分石油焦,但由于春节期间运输环节困难,企业暂时还无法达到满负荷生产。不过,这一现象下周就将扭转。在党委政府帮助下,我们订购上了原材料,而且运输环节也为我们协调解决了一些难题。”
原来,疫情期间银行等金融机构未正常上班,导致企业现金流十分紧张,但上游厂家要求必须垫付款才能购买原材料。“我们又找到了‘服务员’,通过滨海区协调银行为企业提供了近900万元的贷款,才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李忠光告诉记者,他用三句话总结了疫情期间遭遇,分别是“疫情防控用具不缺,遇事不慌有服务员,遇到困难政府不推诿”。
在送记者离开时,李忠光指着身后的厂区说:“特殊时期,企业日常生产遭遇大的冲击,但我们保证不让一名员工失业,不会拖欠一分钱工资。另外,我们今年将在对员工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保等教育的基础上,加上公共安全的教育。”
新闻推荐
坚定抓好疫情防控 推动企业复产达效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两不误
本报讯(记者贺德良)2月14日下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惠新安到坊子区...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