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芦苇荡 今日稻花香

潍坊日报 2019-11-09 10:30 大字

□本报记者马林峰

金风送爽,稻花飘香。10月25日,位于寒亭区高里街道的潍坊袁隆平现代高效数字化海水(盐碱)稻示范园区内,一片繁忙的秋收景象。自4月30日育苗,经历180天的精心培育,潍坊第一粒“袁米”在高里诞生,千亩海水稻喜获丰收。在田间,大型联合收割机在稻浪中来回穿梭;地头上,金灿灿的稻米脱壳后装进运输车上。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如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粮食产量;如何增加农民收入,让外出的农民再回来;如何改良盐碱地,提高生态效益?面对这一系列问题,寒亭区高里街道以问题为导向,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坚持产业为基、全面振兴,片区带动、全域提升,城乡融合、全要素支撑,组织引领、全民行动,创新提升“三个模式”,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市级示范区”,成功引进了袁隆平海水稻种植项目,建设潍坊袁隆平现代高效数字化海水(盐碱)稻“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让万亩盐碱地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潍坊市成为继青岛之后全省第二个试种海水稻成功的地市。荒芜的盐碱地一改贫瘠的历史,“丰腴”的高里大地唱响丰收的赞歌。

推广种植“袁米”,高效农业助农增收

“前期测产的结果基本上亩产400多公斤,536公斤的产量大大超出预期,对下一步的推广种植,我们增加了信心。”海水稻项目负责人高强说。经过由潍坊市4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实测,此次试种的海水稻亩产高达536公斤。

盐碱地种什么这一问题多年以来一直困扰着高里北部村民。平时种植小麦玉米,不但缺少淡水灌溉,而且产量品质都不高,每亩收入不足1000元,导致土地流转率低,抛荒率高,农村人口大量外流。

高里街道北部禹王湿地片区周边盐碱地广阔,推广种植海水稻具备非常适宜的种植条件与产业化发展优势。街道联合滨城投资,依托禹王湿地综合开发,以海水稻项目为突破口,实现盐碱地变废为宝。寒亭区委、区政府对相关部门加强调度,协调解决项目落地、开工、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及时关注项目进展,全程参与海水稻的插秧仪式和收割仪式,助力助推项目的推介、投产和达效。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保证了海水稻项目在高里街道的落地落实。

“海水稻的种植不仅可以实现农民的致富增收,也让农业适度规模化生产成为可能。事实证明,大田作物选种优良品种、加强经营同样也能挣钱,这样就可以把外出打工的农民吸引回来。”高里街道党工委书记孙晓东说。以平均亩产536公斤、粳米率65%计算,亩产精米也将达348公斤。按照18元每公斤的收购价,种植海水稻每亩将受益6264元,剔除成本要素,每年也将增收3000多元。

高里街道在今年种植海水稻1000亩试点成功的基础上,二期推广至5000亩,三期扩至10000亩。孙晓东表示,下一步,在群众自愿基础上,引导村民以入股、转包等形式开展土地流转,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专业合作社,促进土地经营权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其他投资主体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坚持产业为基、全面振兴。高里街道创新提升“三个模式”,坚持放大产业优势与补齐农村短板并举,推进农村产业向高水平转型跃升,围绕主导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新六产”开发,构建集“科研+生产+加工+营销”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实现跨界融合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将品牌农业发展打造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打造潍坊北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先行区、示范区和样板区。以此为契机,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打造以“南部优质麦项目+中部小米产业园+北部海水稻示范基地”为依托的高端农粮作物示范园区。今年,在一空桥村的1800亩全国优质强筋麦示范区也获得了丰收,还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功举办了国家农业农村部“全国优质麦现场观摩会”和市级现场观摩会。

盐碱滩变良田,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昔日兔子不拉屎,如今一片稻麦香。”寒亭区的一位老干部面对盐碱滩涂里稻浪滚滚的场景,随即赋诗一句。曾经,高里街道北部禹王湿地周边盐碱地约一万多亩,很多盐碱地被撂荒,导致土壤碱化严重。如今,“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情景再现。

海水稻并非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而是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经过多年的杂交试验,培育出的能在盐碱地里正常生长的水稻品种。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高里街道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深入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牢记使命担当,为充分利用盐碱土地,并使土地碱性得到有效改善,街道与山东滨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潍坊袁隆平现代高效数字化海水(盐碱)稻示范园区项目,以海水稻资源为载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技术为支撑,项目为纽带,集聚创新要素,优化资源配置,并通过建立“资源分享、成果共享、平台共用、合作共赢”的“科企协作攻关”新模式,提高海水稻资源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让“耐盐碱抗逆性海水稻”这一宝贵生物资源在盐碱地里造福百姓。

“袁米”的到来将使这些盐碱地变为良田。孙晓东说,待海水稻二期、三期大规模推广后,对于盐碱地开发利用、守住中国耕地18亿亩红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潍坊市大量的咸水资源也将得以利用,可有效缓解农业生产淡水资源紧缺问题。这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缓解耕地红线压力,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有效改善碱性,生态效益迅速见效

沙鸥翔集,锦鳞游泳……10月26日,在禹王湿地片区的海水稻示范园区内,清新的稻花香弥漫在整个湿地,绿油油的河沟里,时而见到鲫鱼跳跃出水面;水面上,野鸭和海鸟相互嬉戏。

“海水稻的到来,让农民们欢呼雀跃,一个主要原因是对生态有利。海水稻的种植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盐碱地,而且能够使土地的碱性得到有效改善。”高里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庞效花说。

高强说,海水稻项目用的是四维改良法,就是整合要素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以及抗逆性水稻四大要素的技术配套方法,应用于盐碱地改良,根据盐碱地情况将四大技术进行自由搭配,因地制宜,有效解决潍北低产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问题。

高里街道北部有近万亩中强度盐碱化土地,土壤pH值在8.7左右,全盐含量在6.19‰~8.7‰,重度盐碱地全盐含量达到15‰以上,无重金属污染,土壤养分含量低,具有“缺磷、少氮、钾有余”的特点。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根据成功经验,选用YC1903号海水稻进行试种。在种植过程中,经过精确的测量和设计计算,采用灌水洗盐的物理改良方式,确保发挥土壤最大效益;结合生物改良法,在土地平整阶段施用酸性的土壤修复剂,以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同时,海水稻生长期间喷洒适宜碱性土壤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效促进水稻根系发育,提高水稻的抗病性。经专家预估,经过3年的海水稻种植,潍北地区盐碱地土质PH值将明显下降,其他轮种的大田作物产量也将明显提高,盐碱地大面积抛荒的场景将一去不复返。

“生态效益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基础,关系到长远发展。”孙晓东说。袁隆平海水稻基地建设完成后,可实现10000亩盐碱地的耕作丰收,万亩滩涂变良田,对于改良土壤、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新闻推荐

潍坊市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系统上线 5分钟完成一笔财政资金支付

□记者张鹏谭佃贵报道本报潍坊讯10月15日,潍坊市级第一笔15483315.35元财政资金,仅用5分钟就完成支付,标志着该市国库集...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