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文区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全覆盖 步行十分钟 就近“享”文化

大众日报 2019-11-09 10:04 大字

□本报记者 杨国胜 都镇强

本报通讯员 王成波 高 斐

红炉锻制技艺,是潍坊市奎文区广文街道东上虞社区引以为傲的传统技艺。为弘扬“二百只红炉,三千铜铁匠”的红炉文化,今年10月11日晚,广文街道举办了2019潍坊(东上虞)红炉文化节启动仪式暨“永远的家园”专题文艺晚会。

不想,离演出还有2天,广文街道却接到专业演出团体“撂挑子”的消息,这让文化节其他主办方一时没了方寸。不过,主办方之一的广文街道却主动将演出任务揽了下来。用两天时间排练一场晚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的结果是“台上演出精彩纷呈,台下观众连声叫好”,效果不亚于专业团体。

“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奎文区广文街道文化站站长李宝亮底气十足。每个社区都有草根文化队伍,加上一年6场大活动、30多场一般活动,让李宝亮和他的同事们既有丰富的办活动经验,而且节目储备也很丰富。

“包括广文街道在内,奎文区高度重视文化活动的开展,使得社区群众文体活动具有了广泛基础,参加活动的人越来越多,积极性越来越高,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奎文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王婷告诉记者,各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都配备了专兼职、文化义工相结合的管理服务人员,建立了管理团队、文艺团队和志愿服务团队“三支队伍”,这些队伍定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带动了群众参与面的迅速扩张。目前,全区已成立各类文化队伍100多支。

72岁的奎文区东关街道工福街社区李洪英是位文艺爱好者,与几名志同道合的邻居自发组织在河边、路边,唱歌、跳舞、健身,“参与的居民越来越多,但前几年没有场地,经常为了场地问题头疼。”2014年,工福街社区主动找上门,为他们提供固定的排练场地,还倡导建立了草根文化社。如今,李洪英还担任着工福街社区草根文化社党支部书记,文化社已成立了草根合唱队、草根舞蹈队、草根器乐队等十一支小分队,人数也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现在的近二百人。

奎文区是潍坊市的中心城区,辖区内小区众多,居民文化层次也不同,如何让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大多数群众?为此,奎文区今年加强联动建设机制和长效保障机制,以此提高公共文化机构服务效能。目前,奎文区共有8个街道综合文化站,其中,国家一级综合文化站2个,二级综合文化站1个,三级综合文化站2个,其他街道综合文化中心均达到国家三级以上建设标准。

奎文区65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部按照文化活动广场、特色文艺表演队伍、多功能文化活动室、公共电子阅览室、图书室、培训室、书画室、传统文化讲堂、文化长廊等九位一体的功能要求规划建设。除了9项基本功能外,奎文区还在服务标准上做到全区统一。同时,在实践中奎文区也培育出了部分特色品牌。“目前,除正在拆迁改造的社区外,其余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率100%,达标率100%,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全覆盖,居民不超过10分钟就能就近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王婷说。

新闻推荐

潍城区工信局推进包村联户帮扶

□记者张蓓报道本报潍坊讯今年以来,潍城区工信局结合“工作落实年”,及时动员安排部署,号召全局干部深入开展包村联户帮...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