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战争岁月 回报潍坊恩情 斯坦利博士幼年被困乐道院集中营 阔别七十余载带医疗技术故地重游

潍坊晚报 2019-11-02 09:48 大字

对于很多潍坊人来说,潍县乐道院并不陌生。当年被关押在乐道院集中营的侨民,如今在世的已经为数不多,其中美国的查尔斯·斯坦利(CharlesA.Stanley)博士就是其中一位。他1942年出生在北京通州,1943年和父母一起被关押在潍县乐道院集中营。集中营生活条件艰苦,幸而得到了潍坊人的大力帮助,他们才得以支撑到救援队到来的那一天。走过了70多年的岁月,斯坦利博士依然不忘这片土地,今天,他希望用自己的医术来帮助潍坊人。

重回乐道院,美国老人流下眼泪

秋日落叶萧萧,穿过曲曲绕绕的虞河景观带南侧小路,便能看到两排平房相对而立,平房前有一座青砖小楼,除却红色的门窗,外观略带沧桑。小楼正门上方,镶嵌着“乐道院”三个大字。此处就是潍县乐道院集中营旧址,这样一个静谧冷清的院落,已经历时百年,几经更迭,成为了世界人民向往和平与友谊的象征。

今年5月份,这里迎来了一位年迈的美国老人,他的名字叫查尔斯·斯坦利,就职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费城儿童医院,终身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内分泌科医生。因此,与他一起来的中国朋友,都习惯叫他“斯坦利博士”。

每一处都是熟悉的,斯坦利博士看得那么认真,还向身边的朋友介绍着乐道院。一些锁着门的房子,无法走进去,他便透过玻璃看看里面的物品,似乎一切都还熟悉。他甚至还擦拭着眼泪,若有所思的样子。

乐道院是斯坦利博士幼儿时期和父母待过的地方,虽然在这里的童年记忆有些模糊,但他多次听父母讲过这里,因此长大后,潍县乐道院成了他追忆父母的所在。

记者采访得知,在乐道院“潍县集中营关押人员名单”的纪念碑上,铭刻有他们一家三口的名字。斯坦利博士站在纪念碑前,情不自禁地摸了摸上面的字迹,回忆那段艰苦岁月,他不禁感慨着历史沧桑。

曾祖父来华传教,发展教育事业

斯坦利博士的祖辈与中国有很深的渊源。其曾祖父、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山嘉利(CharlesAlfredStanley)与曾祖母厄苏拉·约翰逊·山嘉利(UrsulaJohnsonStanley),是第一组由美国教会指派的到达中国北方的传教士。

山嘉利夫妇于1862年7月1日登船,此时他们新婚才5个月。12月24日二人来到上海,1863年3月13日抵达天津。他们在这里工作了48年,为中国现代教育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厄苏拉将自己的生命都交给了这块他们深爱的土地,她的墓碑10多年前被偶然发现,现保留在天津博物馆。

山嘉利在天津建立了最早的西沽教堂以及附属学校等,后来在原有小学基础上又增建两所中学,男校叫“究真”,女校叫“仰山”。据说,“仰山”是他夫人厄苏拉的爱称。厄苏拉是最早来到天津的三位美国女性中最著名的,是河北斯坦利神学校的先驱。

山嘉利的一生大部分时间在中国度过,1912年回到美国。他在天津创建学校、教堂,掌管教会工作,到处传教,开设新的教区。他也是著名的牙医,在第一次回美国度假时,进行了短期的牙科技术培训,回到天津后,为中国人和美国人诊治牙病,成为当时上海以北唯一一位可以拔牙和补牙的牙医。他还为《字林西报-北华捷报》(North-ChinaDailyNews)担当报道工作40年,常常向公众传递一些其他渠道无法获取的重要信息。

1866到1870年间,山嘉利还多次到德州访游布道,发展了不少教徒,使得德州当地的人们对基督教有所了解,为庞庄众议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司徒雷登曾为其父母主持婚礼

山嘉利夫妇一共生养了6个孩子,其中,斯坦利博士的祖父山理出生在天津,是个中国通,后来也成了传教士。他在河北建设学校、教会和传教士住宅,将公理会总部及工作逐渐转移至河北新区。他在中国工作多年,从事教育工作,传播西式教育思想,曾经在济南担任了近10年的齐鲁大学神学院院长职务。

他们从事的教育工作,成为传播西方教育思想的重要渠道,在改变当时人们教育思想和教育体制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其带来的西方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当地的传统教育观念,在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过程中起着某种程度的导向作用,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

斯坦利博士回忆说,父母、祖父母们将中国看作自己的家乡,深深热爱着这片土地,并将传播教育、启迪人们思想作为自己的理想,奋斗不已,为中国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

斯坦利博士的祖父山理与燕京大学第一任校长司徒雷登是非常好的朋友,斯坦利博士父母婚礼的举办地就在当时燕京大学校长官邸(现北京大学临湖轩),司徒雷登主持了婚礼。斯坦利博士的父亲CharlesJohnStanley于1939年就读于燕京大学,是燕京大学的中国历史学博士。

生长在乐道院,听父母讲述集中营往事

斯坦利博士1942年出生,次年,他和父母一起被关押在潍县乐道院集中营。这里的生活像监狱一样,粮食等主要食品都实行配给,定量和日军占领区的中国城镇居民一样,少得不足以维持生活的最低需要。

斯坦利博士曾经听父母讲过,当年在集中营里有近2000多人,生活非常艰苦,其中最缺乏的就是食物。战争刚开始时,乐道院里的食物供给还算丰富,可是到了后期,日军本身的物资就很缺乏,哪还顾得上乐道院里的外国人,有时一天三餐甚至变为一餐。因为缺衣少食,被关押的人很多都生病了,甚至失去了生命。

斯坦利父母以及关押在里面的许多人,最感谢的是当地的中国人。在集中营关押期间,他们曾经得到了当地农民和抗日组织的同情和帮助。斯坦利博士回忆,当时乐道院集中营与外界一墙之隔,被关押的人与世隔绝,不知外面战况如何,何时能出去更是未知数。时间长了,当地人摸准了日军换岗的时间,乘机把食物扔进墙内。他们还秘密捐赠善款,以国际红十字会的名义购买药物与营养品,悄悄为被囚的外国人运送食物,抗日组织为其发送信件,并及时地把集中营里的消息告知重庆的美国大使馆。当地百姓还把美军空投的物资偷偷送进集中营,帮助集中营的大多数人员捱过了囚禁岁月。

即使到现在,斯坦利博士也非常感谢潍坊人。他说,如果不是潍坊人,他们有可能见不到最后的胜利。他每次回来,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为潍坊人提供最大的帮助。

幼年获救返美,曾两次回潍坊

进入围墙内的苦工、围墙外的潍县居民以及抗日组织,成为了集中营难民灰暗世界里的一丝曙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然而在潍县集中营内的很多侨民并没有被释放,同时日军很有可能对集中营内的侨民们实施报复。为了解救这些侨民,8月17日上午,一支“鸭子行动组”风行小队从昆明出发,并在当天到达了潍县集中营附近一片庄稼地的上空。当他们跳伞降落时,集中营内的侨民们都从营内跑出来迎接。

斯坦利博士听父母说过,1945年8月17日的这一天,成为了被关押侨民难忘的日子。见到来救他们的中国人,每个侨民都表现出极大的兴奋,欢呼雀跃,经历漫长的囚禁,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刻的到来。当时的一支救世军乐队成员排成一排,为“鸭子行动队”的7名成员演奏起他们编配的《胜利集成曲》,以表达感激之情。

斯坦利博士跟着父母在集中营里度过了2年多时光,被解救出来后,一家人回到了美国。在之后漫长的岁月中,他对潍坊充满了怀念之情,1991年终于再次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潍坊,参加了集中营营救纪念活动。今年5月份,他利用出差的机会,再次来到了潍坊这片热土。

携前沿医疗技术回报这一方人民

在美国,斯坦利博士从事着医学研究,发扬了先辈们治病救人的精神。对于当年潍坊人对他和父母的帮助,他一直记在心里。他的学生中也有中国人,李长红就是其中之一。

在得知他最优秀的学生、博士李长红来潍坊担任盛德内科医院院长及创办糖尿病中心后,年过七旬的斯坦利博士来到潍坊参加了5月18日举办的中美糖尿病论坛并担任大会主席。他到乐道院故地重游,希望用自己的所学回报潍坊人民在其人生最困难阶段给予的支持与帮助。

“因为我从美国回来做糖尿病管理,医院的糖尿病中心起名为IDC(InternationalDiabetesCenter)。斯坦利博士参与后,因为他的专业、地位、与潍坊的渊源特别有纪念意义,因此,我们将糖尿病中心更名为斯坦利糖尿病中心(SDC)。”李长红说。

在这次大会上,斯坦利博士作了题为《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和单基因糖尿病》的讲座,让与会医生们了解了先进的糖尿病治疗技术和理念,也给更多的糖尿病患者带来福音。

对斯坦利博士及其他集中营的幸存者而言,潍坊的特殊经历已成为他们永远的、挥之不去的回忆,是一段非同寻常的往事。

A12-A13版文/图本报记者邓永杰(署名除外)

相关连接

斯坦利博士简介

CharlesA.Stanley(中文名字:山苞),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及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就职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费城儿童医院,终身教授,世界著名儿科医生,曾任费城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糖尿病(Diabetes)杂志副主编,世界儿科内分泌协会主席(LawsonWilkinsPediatricEndocrineSociety),现任美国FDA内分泌代谢及糖尿病药物评审专家组成员。他在儿科遗传代谢性疾病领域,包括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先天性脂肪酸代谢异常及糖原蓄积病方面,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首次发现了数种新的遗传代谢病,发表论著310多篇,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糖尿病杂志等,创建了费城儿童医院的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中心,该中心服务美国大多数先天性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是该病世界上最佳的治疗中心,2016年获得世界儿科内分泌协会的最高奖JudsonVanWyk奖。

新闻推荐

检修供热设备保障冬季供暖

□记者冯砚农通讯员杨涛报道本报潍坊讯为做好冬季供热工作,奎文区提前对辖区供热设备、供热系统进行全面检修,确保冬季...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