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 扎制“雷锋”风筝放飞盛会
张效东参加了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希望家乡风筝越飞越高
今年70岁的张效东是一位风筝艺人,8岁起跟着爷爷学习扎制风筝。随着第一届潍坊国际风筝会的举办,张效东成了远近闻名的风筝明星。后来,他在传统风筝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发明了动态风筝。转眼间,他已成功参加了36届潍坊国际风筝会,见证了风筝会的发展并获得了诸多荣誉。9月11日,记者来到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张家院村的效东创意风筝传习工坊,听他讲述他与风筝的故事。
人物小档案
张效东,1949年10月出生,寒亭区寒亭街道张家院村人。在传统的潍坊风筝技艺上大胆创新,发展了“六动”“四动”动态风筝。在历届潍坊国际风筝会上,多次获创新、扎制金奖等多项大奖。先后被授予世界风筝顾问、中国风筝专家、国际潍坊风筝一级工艺大师、潍坊工艺美术大师等。2010年5月,被潍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认定为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4年4月,被山东省文化厅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2018年,被文化部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正扎制明年风筝会的参赛风筝
9月11日上午9时许,记者走进位于寒亭区寒亭街道张家院村的效东创意风筝传习工坊看到,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风筝,张效东正在认真地绘制一只“紫气东来”风筝。只见画面中老子手持玉如意,跨在青牛背上,眼睛凝视着前方,青牛脚踩蓝色祥云,象征着吉祥如意。
这只风筝长1.2米,是为迎接明年风筝会专门设计制作的。张效东想创作一只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风筝,便以老子过函谷关的传说为创作灵感,主题突出70周年。“这只风筝取名为‘紫气东来’,还配有一条长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此祝福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大。”张效东说。
每年风筝会结束后,张效东就会着手为第二年的风筝会做准备。今年除了扎制这只风筝外,张效东还为明年的风筝会准备了20多只风筝,最小的1平方米,最大的40多平方米,目前正在积极扎制中,计划年底前全部完成。
另外,张效东每年还会接到不少企事业单位的订单,为他们扎制大大小小的参赛风筝。“春节后我就开始为企事业单位扎风筝,所以春节前我必须把自己的风筝扎完。”张效东说。
曾摆摊卖风筝经常被抢购一空
张效东自小喜欢风筝,并深受爷爷影响。他心灵手巧,短时间内就把风筝扎制得有模有样。后来,他干过钳工和修表工,学过木工技艺,还学过舞龙、舞狮等,由于悟性高,很快他就以多才多艺闻名。再后来,他被介绍到潍坊城区学习京剧服装、道具制作,拜师田翔千。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效东在张家院村成立了东院戏剧厂,加工京剧服装,员工达到了40多人,他们白天工作,晚上排戏,文艺活动很活跃。
为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1982年起,张效东开始专心扎制风筝,把风筝当成主业来发展,正式成立风筝厂,招收了20多名学员,以扎制“八卦”“蝴蝶”“沙燕”“金鱼”“大鹰”等传统风筝为主。扎制好的风筝,拿到当时的白浪河沙滩上摆摊售卖。由于造型精美,他的风筝很受欢迎,经常被抢购一空。
“当时潍坊没有专门卖风筝的商店,都是在白浪河沙滩上卖,一天能卖四五十只。”张效东说,“老人和孩子买了风筝,就在沙滩上放飞,天空飘着五颜六色的风筝,十分壮观”。
由于经常去卖风筝,张效东和不少风筝艺人成了好朋友。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朋友说起,潍坊将要举办风筝会,这让他十分激动,也让他的手艺有了用武之地。
参加首届风筝会,捧回一等奖
1984年,潍坊举办第一届国际风筝会,张效东精心扎制了一只板式雷锋风筝。回忆起第一届风筝会扎制的风筝,张效东仍记忆犹新。“从朋友那听说后,我就报了名,然后开始研究扎制风筝,雷锋精神比较火热,我就想以这个为创作背景。”张效东说,当时的传统风筝主要以蝴蝶、燕子等为主,人物风筝比较少,这也是他想创作雷锋风筝的主要原因。
有了想法后,张效东就开始动手准备,绘画、扎制、裱糊……每项工作他都做得十分仔细,历时一个多月,终于扎制完成了。为了有十足的把握,张效东对风筝进行了多次修改、调整,提前进行了5次试飞,直到比赛前一晚,他的脑子里还在琢磨这只风筝,生怕出现任何闪失。“比赛前一天,我一晚都没有睡着,既兴奋又紧张,脑子里全是风筝。”张效东说。
春风中,头戴红五星,身着绿军装的“雷锋”迎着朝阳冉冉升起,“雷锋”的身边满是金灿灿的葵花。这只风筝在放飞场上一亮相,就赢得了评委们的一致好评,最终以精美的画工获得了当年的放飞绘画一等奖。
大胆尝试,创作“高科技”风筝
随着风筝会的举办,潍坊风筝的名气越来越大,不少风筝经营者慕名来到潍坊购买风筝,张效东终于不用再去白浪河沙滩摆摊卖风筝了。“有了名气后,大家抢着来潍坊订购风筝。”张效东说,他的订单从几单到几十单再到几百单,越来越多的订单让他干劲十足。
上世纪90年代末,潍坊风筝大多是固守传统的板式、筒式、硬翅、软翅、串式等,如何在传统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张效东陷入了深思。想到自己年轻时做过钟表维修工,便开始尝试利用齿轮的机械原理制作会动的新式风筝。他大胆尝试、不断创新,创作了集声、光、电多种科技元素于一身的大型立体风筝,并利用齿轮和杠杆原理,使风筝发出光影和声音,在天空中吞云吐雾。还创作出了会动会唱歌的福娃风筝以及“青蛙螳螂对弈”“鼠猫争春”“丰年”等“高科技”风筝,使潍坊风筝变成了活的工艺品。
转眼间,潍坊国际风筝会已经成功举办了36届,张效东参加了36届。他亲眼见证了风筝会的发展,亲身感受了风筝带来的荣誉。张效东经常到国内外各大城市参加风筝扎制、放飞表演,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忘宣传潍坊,宣传潍坊风筝。“我扎制了这么多年风筝,风筝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看到潍坊风筝取得的成就,我很欣慰,祝福我们潍坊的风筝越飞越高。”张效东说。
文/图本报记者刘燕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潘来奎)为繁荣戏剧曲艺发展,集中展示近年来潍坊小型剧(节)目创作成果,由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市文化馆...
潍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潍坊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