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勇立乡村振兴潮头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集成示范区智能玻璃温室全国文明村前阙庄
□本报记者李文莉
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在这里落子,园区入选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省级东篱田园综合体已初具规模,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魅力乡村、文明乡村星罗棋布……走进寒亭,打造创新提升乡村振兴“三个模式”的生动实践已加速开启新征程,一派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这里全面铺开。
传统农业向现代产业嬗变
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在寒亭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技术集成示范区,郭牌农业的西瓜大棚里,新一季的精品西瓜已完成定植。今年3月,首季西瓜刚上市时,30元一斤仍然供不应求。高品质西瓜热销背后的密码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智慧农业的转型升级。据了解,郭牌农业在种植管理上拥有12项国家专利,通过数字化技术让智慧农业走进大棚,实现高质量、标准化生产,走在了智慧农业的前列,成为寒亭区推进现代化产业,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的典型代表。
放大品牌效应,寒亭区着力打造一批诸如潍县萝卜、寒亭西瓜等在全国立得住、叫得响的农业品牌。同时,深度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价值链和效益链,引领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市场服务业深度融合,投资8000万元新改建采摘观光基地、新建虞河农业观光带、发展乡村旅游示范点17家、农村电商200余家,辐射带动起了周边的农业新模式,周边生态旅游、休闲农业迅猛发展。
推动现代农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寒亭充分发挥农业综试区建设“主阵地”作用,招引高端农业要素,加速农业新动能集聚。加速推进国际种业研发集聚区、食品国际博览园、国际农业高科技智能孵化培训中心、中国农创港等一批重点项目;遴选20位相关领域特别是农业农村领域专家,组建综试区专家顾问团队,建设国际院士谷,与国内外41名院士等高端人才建立合作关系,聚集科研成果421项,实现转化落地项目16个;实施由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产业带动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50家以上,新型职业农民200人以上。
突出比较优势,高点站位、高质量突破,寒亭区着力乡村振兴宏观战略布局,着力打造“一体两翼”的乡村振兴样板,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一体即突出抓好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助推中国食品谷和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两翼,就是在全区东西两侧,分别以全国文明村前阙庄村和叶家庄子村为核心,形成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共同发展的两大示范片区。同时,着力实施“五个一”示范引领工程,每个街道打造1处田园综合体、1处示范片区、1处农村新型示范社区、1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1家农业龙头示范企业,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
凝聚乡村振兴磅礴合力
“一家一户经营成不了大气候,抱团发展,优势互补,才能有集约规模经营效益。我们村要当好‘领头雁’!”前阙庄村村支书于英智一语中的,道破乡村振兴的要义。从无区位优势、无资源条件、无集体积累的“三无村”,到建成可辐射周边10余个村的“全国文明村”,于英智这个“领头雁”功不可没。
群雁高飞头雁领。寒亭区聚焦乡村组织振兴,深化实施村级“领头雁”培育工程,调整优化“头雁”方阵36个。同时,实施“强村领航工程”,一个“领航村”与周边村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推动抱团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村事民议,乡村善治。党群干群交流会现场答疑,“千分制管理”激发活力,重大村务由村民表决……张氏街道友谊村敢为人先,不破不立,真正尝到了由“为民做主”到“由民做主”带来的“甜头”。从曾经的问题村、上访村、贫困村,到如今的文明村、和谐村、幸福村,友谊村的“小村巨变”,为乡村振兴写下了生动注脚:以自治激发活力,以法治定分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让乡村治理逐步走向善治境界。据了解,寒亭区充分发挥村“两委”班子在乡村治理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推动民主决策制度落实,真正构建自治、德治、法治有机融合的乡村治理新格局。
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寒亭区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建立党组织,使党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基层,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各类组织群体,组建发展联盟。“党建+园区”模式搭建合作平台,固堤街道依托寒亭区西瓜协会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成立“兼合式”党支部——西瓜协会党支部,使郭牌农业、京琪农业等多家企业党员在资源共享、运输物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党建+合作社”打通致富渠道,壮大集体经济,培育了一批强村、富村。其中,固堤街道西安村通过“党支部+合作社”新模式,23名党员带头成立寒亭区福厂果蔬专业合作社和寒亭区茂俊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抱团发展成效显著。
立足乡村基层治理能力和体系建设,寒亭区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村干部的“头雁效应”,强化制度建设确保治理效能,引导村民依规办事,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
要变富更要变美
筑牢百姓生活幸福根基
生态美、环境优、文化兴,凝聚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持续推进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受益于禹王湿地修复工程,我们村现在巷道整洁卫生、柳树纳新吐绿,村里的环境是真的好了。”邵吕店村村支书肖高芝看着村边的湿地水塘对记者说。寒亭区启动湿地修复工程,短短一年便见成效。投入3亿元,实施禹王湿地生态恢复与保护工程;投入3623万元,开展成片植树造林;投入10.5亿元,利用三年时间完成虞河、浞河、张面河、大圩河等河道整治……诸项实打实举措彰显着寒亭区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绿色”提升助力生态宜居,寒亭着力打造高铁沿线绿化美化景观带和浞河绿化景观带,结合棚户区改造、迁村并点计划,将农村社区生活污水全部纳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循环使用;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引进一批环保产业,打造高标准生态宜居生活环境。
人居环境的持续改善,让乡村生活更美好。寒亭区还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加快农村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试点,提高城乡环卫一体化水平;因地制宜加快推进“厕所革命”,完成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1.99万户。开展农村公路“三年集中攻坚”专项行动,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72公里。以景区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示范村庄,70%的村庄达到美丽乡村B级以上建设标准。
面子美,里子也要美。高里街道的墙面彩绘以其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阡陌纵横间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固堤街道东常寨村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潍县战役指挥部为依托,突出红色文化引领,打造红色文化的乡村宣传阵地,为美丽乡村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以文化人,润物无声。寒亭区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实现文明实践活动村庄全覆盖,创出特色品牌,形成常态机制,打造成为提升乡村文明新风的综合载体平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打响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完善新时代文明实践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一批有特点、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场所,积极构建“艺家驿站”15分钟城乡公共文艺服务圈;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增强农村基层文化“造血”能力;创新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百姓宣讲、知识讲座等文化活动,不断满足百姓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让群众生活美上加美。
新闻推荐
果园是最吸引孩子的地方,在桃子还没成熟时就被他们惦记了,等到累累的果实挂满枝头时,在夜幕的掩护下,孩子们的惊险游...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