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人自制风筝炫技

今日周村 2018-11-21 08:32 大字

鲍佑明绘制的“八仙过海”画片□本报记者  李莹

74岁的王立水和78岁的鲍佑明老人幼时就酷爱放风筝,后因此结识并成为好友。退休后,二人更是把做风筝和放风筝作为“事业”来对待,并双双获得市级风筝大赛第一名的好成绩。

王立水是原建国村第一生产队队长,后任周村大发化工厂厂长,2006年退休。“小时候我就喜欢放风筝,但那时没有条件,这个爱好就暂时搁浅了。”王立水笑着说,2001年,潍坊的朋友送给自己两条蜈蚣风筝,他看着好奇,就拆开研究了研究。“没想到拆开的风筝我还能按原样组装好。”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的风筝制作和放飞之路,一干就是20多年。

记者了解到,制作一条长50米左右的蜈蚣(或称龙头)风筝需要一个月左右,从骨架的制作到图案的绘制,都需要手工完成。劈竹子、拔细、烘干、用模具定型,经过这四道步骤,风筝骨架的原材料就准备好了。“画片是影响蜈蚣风筝美观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选择手工绘制。”王立水介绍,风筝身既要结实耐用,又要轻巧,适于飞行,他们一般会选择最薄的防雨布,用丙烯做颜料绘制图案。记者看到,一条名为《西游记》的蜈蚣风筝由百余片画有西游记中各类人物的画片组合而成,蓝色的背景下,孙悟空脚踩祥云,反手搭凉棚的样子让人忍不住赞叹老人的工艺精妙。画片制好后,需要绑鸡毛保持平衡,再用白乳胶将画片粘在骨架上,最后用线拉紧,把风筝栓到线上。王立水告诉记者,风筝成型并不是最后的成功,只有试飞成功,风筝才算真正做好。“平时都说,‘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但别小瞧了这些鸡毛。”王立水抚摸着风筝上的鸡毛说,一条长50米的风筝,哪怕多5根鸡毛,也会影响平衡。所以,制作风筝是一项集细心、耐心、静心和恒心于一体的手工技艺。

王立水带记者来到鲍佑明老人家中,记者看到,车库就是他的“工作室”,摆满了制作风筝的原材料和已经成型的风筝。一条由8个小龙头组成大龙头的风筝尤其显眼。“做风筝年岁长了,我就琢磨着怎么能做出新花样。”鲍佑明说,别看这条风筝体积大、制作复杂,但其可拆卸、便于运输,所以他经常带着这条风筝出去“透透气”。每次风筝升空都会引来许多市民的关注和赞叹,他听到别人的称赞也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由于风筝制作周期长、工艺复杂且不能直接变现,风筝制作技艺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老人希望能有年轻人喜欢风筝、热爱风筝制作,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让子孙后代都能看到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

新闻推荐

博观熙岸无施工许可证擅自开工 建设单位及其负责人、施工单位及其负责人均被罚款

博观熙岸开盘时的情景。本报11月20日讯(记者蔚晓贤)20日,记者获悉,潍坊市高新区在建高档住宅小区旭辉银盛...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