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成是媒体人的骄傲

大众日报 2018-08-30 04:49 大字

□逄春阶

我特别喜欢漫画,特别喜欢方成的漫画。方成怎么能走呢?乐呵呵的,幽默风趣。他100岁了。然而,他走了,8月22日上午9时54分在北京友谊医院安然离去。方成的离去,是漫画界的损失,也是新闻界的损失。方成长期在《人民日报》担任美术编辑。他是我们媒体人,特别是报人的骄傲。

方成曾说:“漫画离不开新闻,新闻少不了漫画。报纸上的漫画,应当是艺术的夸张与新闻的真实的统一,新闻的真实性从某种意义上保证了漫画的真实性。”

据方成生前采访资料,每天新华社的新闻稿一来到报社,方成就逐条阅读,针对当天的重要新闻配上漫画。因有截稿期限,他只有3个小时的创作时间。这种创作方式和编辑方式,近似于给新闻“配评论”,心急火燎,那是等米下锅。他在《人民日报》工作时的创作是真正的新闻漫画,每一幅作品都是根据新闻事实而作,讽刺性、时效性与针对性很强。

上世纪80年代,方成创作的《武大郎开店》《苦读未悟图》《不要叫我“老爷”,要叫“公仆”》《张飞卖肉》《面币图》等作品,有强烈的生活气息和讽刺性。可以说,方成的漫画冒热气、接地气、有人气,成为新时期讽刺漫画艺术的经典之作。可以说,这与他从事新闻工作有直接关系。

方成是个标准的新闻人,新闻人的特征是“忙”。写稿子的,忙完了一件,接着一件等着;画新闻漫画的,画完了一幅,接着一幅等着。不像专业作家、专业画家,写起来、画起来节奏是从容的,可张可弛,悠哉游哉。新闻人的状态往往是匆匆忙忙。匆匆忙忙“急就章”,也锻炼人的思维,磨炼人的意志。

方成八十五岁时画有一幅自画像,题曰:“生活一向很平常,骑车书画写文章。养生就靠一个字——忙!”他的一位忘年交也记得他说过的话:“我长寿的秘诀就一个字,就是‘忙\’,忙得忘记了身体,忘记了休息,忘记了一切,甚至忘记了死亡。”看到方成的话,我能体味他的“忙”的含义,我老家有句话叫“闲不住”,大概就是方先生说的“忙”的状态。记者看到新闻就要写,方成看到新鲜事儿,看到不平事儿,就要画。而不平事儿,总是那么多,不用刻意,一出门,就碰上,就添堵。忙啥?忙着记录,忙着存照,用自己的一支笔。

方成是个优秀的新闻人,优秀的新闻人有个特征是“留心”,对各种事情都感兴趣,把“心”留在目力所及之处。比如方成的《伯乐》,一架玩具木马旁边,两个官员在评头论足,其中一个胸前挂着布条:“伯乐”,可笑的是还有一个“副伯乐”,也挂着条。这让我想起潍坊漫画家玮平先生画的《副壶级》,一个茶壶,四个茶碗,茶碗上写着“副壶级”。给茶碗个“副壶级”待遇,命名得好,观察仔细,琢磨到位。两个漫画家讽刺的官本位现象,有异曲同工之妙,让人忍俊不禁。方成还有一幅叫《无题》的漫画,一个官员模样的鞋匠,坐在一把藤椅上,左手拿一张纸,右手拿一把剪刀,正在剪鞋底,而那张纸上画好的鞋底样,全是三寸金莲。他身后是个打开的意见箱,里面都是群众来信。

因为“留心”,画出来的才直戳人心。方成一生勤奋,多在讽刺上下功夫,笑人间可笑之人与事,恰如美国民谚说的:“漫画以笑语叱咤世间”。见丑恶之脓包,一针挑破,让人在笑声中思忖,这就是价值。

作为前辈,方成是个有定力的新闻人。也许有些人看不起我们新闻人整天的“忙”,看不起那些“急就章”(我看到自己写的东西,也觉得肤浅)。但我翻开二十年前的报纸合订本,看到自己名下的文字,感觉自己还有点儿价值,因为也参与了历史的记录,纸页发黄了,但文字还闪光,尤其是那些细节。我们没有方成的智慧,没有把新闻挖深说透写全,但是毕竟说了,也就留下了我的“文本”。

累了,烦了,看看方成的漫画,对丑恶现象刺得很过瘾,看了很开心,越品越有味道,就觉得方成还活着,生龙活虎地活着。他还在忙呢。

新闻推荐

公共自行车“查体”

潍坊市公共自行车中心组织人员,排查站点设备受损情况,及时消除故障隐患。全员上岗清理站点卫生,给公共自行车“...

潍坊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